常言道:“宁可嫁屠夫,不嫁读书人”这句民间俗语是什么意思?屠夫比读书人有前途吗?
古代封建礼制中有三纲五常,其中,“夫为妻纲”说得很明确,在一个家庭里,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姑娘一旦走进婚姻,是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的。因此,姑娘们在嫁人前都十分慎重,会认真挑选夫婿,如果嫁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丈夫,只能认命了。
在读书人和屠夫之间选择丈夫时,绝大多数姑娘会偏向于屠夫,为什么会这样?这需要从人们的传统观念,以及现实生活状况谈起。
先看明朝的一则故事“仗义屠狗”,它是打开这句俗语的钥匙。
明代末年才子兼官员曹学佺(1574年——1646年)一生饱读诗书,非常有才华,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从小就立志报国,但他偏偏遇到了独断专行、不学无术的崇祯帝,以及皇帝身边众多溜须拍马的人。
某天,崇祯帝的一个奴才为了取乐,竟然把崇祯帝的斗狗牵到大街上放开,观看恶狗到处咬人。一名过路的秀才当下被恶狗扑倒,眼看就要被恶狗所伤。千钧一发时刻,附近的一名屠户冲过来杀死了恶狗,挽救了秀才的性命。
事发地点正好位于曹学佺的管辖范围,奴才看到屠户杀了主子的狗,不依不饶,逼着曹学佺治屠户的死罪,并且还买通了秀才作伪证。曹学佺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顶住巨大压力,坚守了自己的立场,判屠夫无罪。
事后,曹学佺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写下了千古名联“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副对联经过人们的不断解读,衍生出了“宁可嫁屠夫,不嫁读书人”这句俗语。
姑娘嫁人“宁可嫁屠夫,不嫁读书人”,如果细细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古代有些读书人为了进入仕途,为了获得荣华富贵的生活,会改变自己的初心,变得世故起来,而大多数屠夫不会。就如“仗义屠狗”这则故事中的秀才,为了一些利益可以出卖良心。
古代读书人大多是穷人,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后进入仕途,谋个一官半职,才能改变生活面貌。古人常常把读书人戏称为“穷书生”,不无道理。如果一个读书人参加了一辈子科举考试,却一直未考中,那就等于他这辈子完蛋了。由于把时间全消耗在读书上,没有学到其他一技之长,读书人变得什么也不会干,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会一辈子受穷,因此,也就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而屠夫不会沦落到一贫如洗的地步,屠夫在古代平民里边算是家底比较厚的人,最起码他有一门手艺,不像读书人什么也不会干。若嫁给屠夫,生活保障没有任何问题,每天也有肉吃,这样的好日子大多数姑娘不会拒绝。
其二,读书人长时间处于贫穷状态,如果金榜题名,飞黄腾达后,容易滋生膨胀心理,也容易忘恩负义,做出抛弃妻子的事,而屠夫一辈子小打小闹,凭借本事和口碑做买卖,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安稳。
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许多人都很熟悉,里边的人物陈世美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心汉,他高中状元当上驸马后,为了攀附权贵,做出了抛弃妻子的大逆不道的行为,最终受到了铁面无私的包拯的惩罚。因为《秦香莲》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不少人对读书人怀有防备之心。虽然读书人是“潜力股”,但这个潜力股不是每个人能消受得起。
不过,分析问题要兼顾大局,屠夫有屠夫的优点,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长处,不能顾此失彼,有拉偏架的嫌疑。另外这两个“职业”还是可以互相融合的,比如屠夫也是读书人,因此成了屠夫状元,读书人也可以是屠夫,那就是有文化的屠夫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