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伊斯兰教为什么发展时期缓慢?伊斯兰教发展缓慢简介

伊斯兰教被称为是我国的三大宗教之一,它产生于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我国历史上将伊斯兰教称为回教、天方教或者清真教,而伊斯兰教是在我国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今天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伊斯兰教在唐代发展和传播。

唐代之所以会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唐太宗时期积极与西方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关系,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除了在公元750年的时候发生过战争之外一直都有着友好的外交关系,在651年的时候阿拉伯国的使者第一次来到长安拜见唐高宗,后来在148年间曾多次来到唐朝拜见唐朝的统治者。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阿拉伯国派使臣总共来访唐朝多达37次,随着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多,很多穆斯林的商人来到唐朝,当时我国将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胡人,在我国一些西部地区还有着胡人开的商店,称为胡店。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唐肃宗为了平反叛乱惩戒驻阿拉伯国的军队,而这些军队以客人的身份进入长安城之后有一部分人被允许留在中国,这一部分人就是后来我国伊斯兰教的先祖。这是留民在中国境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大多数都是单身,他们定居下来之后便娶了当地的女子通婚,由于他们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后代也成为了伊斯兰教的教徒,就这样在我国境内出现了第一批伊斯兰教。

到宋朝的时候伊斯兰教借着海上贸易的力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和通商范围都大大的超过了唐朝,而且在各国的商人中阿拉伯国的商人数量最多,他们大多是都是伊斯兰教的信徒。当时在中国境内的伊斯兰教商人也越来越多,所以长安城内逐渐出现了伊斯兰教教徒与中国人杂居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伊斯兰教逐渐传入了我国的西北地区,所以伊斯兰教才在我国境内逐渐的发展和传播开来,形成了我国的回教。正是由于唐朝的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才使得伊斯兰教有了进入我国的机会,正因为在唐朝的时候伊斯兰教的发展非常的好,才为后来伊斯兰教成为我国的三大宗教奠定了基础。现在在我国境内,伊斯兰教已经成为了其他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广的一个民族,而他们也逐渐与我国本土国民相融合。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