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静脉曲张艾灸灸哪里

得了静脉曲张医治方式是比较多的,还可以根据艾灸疗法来医治,艾炙是中医学普遍的一种医治方式,有非常好的推动血液循环系统的功效,进而做到非常好的医治功效,在开展艾灸治疗的情况下,一定要对于一些相对的穴道,那样才可以获得更强的医治功效,在艾炙的情况下要保重身体防寒保暖,防止受凉。

静脉曲张的艾灸穴位穴道

主穴:阿是穴、命门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涌泉。

注:

1)沿静脉曲张位置的血管迈向灸10分钟,边灸边推拿;

2)柔和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每一次共灸30分钟,命门穴、足三里每一次各灸15分鐘;涌泉穴先用艾草水泡足,后灸5-10分钟。 每天1-2次,10次1治疗过程;

3)艾灸穴位次序应遵照先弄之后、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腔、前头背后四肢的次序开展。

选穴比量法:

主 穴

选穴:静脉曲张位置。

选穴:在腰部,当后正中间网上,第2椎间盘横突下凹痕中。

作用:培元固本,强壮腰膝。

选穴:在上腹,前正中间网上,脐上4寸处。

作用:健脾和胃,柔肝安神助眠。

选穴:在脐中间,脐中央。

作用:通阳救逆,利湿举陷。

选穴:在下腹,前正中间网上,当脐下3寸。

作用:培肾固本培元,滋补原气,回阳举陷。

选穴:在小腿肚前两侧,膝关节凹处正下方约3寸(4横指),距踝关节两侧约1横指处。

作用:燥化脾湿,止脱生发胃气。

选穴:在足底端,蜷足时足前侧凹处,约当脚底第2、3跖趾缝纹首端与足跟联线的前1/3与后2/3相交点上。

作用:排热发火,通阳补肾壮阳。

艾炙早知

1、艾炙时要搞好防寒保暖,防止艾灸穴位位置受凉;

2、艾炙前后左右要喝一杯温开水,有利于排泄系统排出来身体内毒素;

3、灸后三十分钟内不能用凉水洗手消毒,2钟头内不必冼澡;

4、灸后不必吃寒性饮品、新鲜水果和海货;

5、餐后1钟头不适合艾炙;女性生理期不适合艾炙;

6、过饥、太饱、喝醉、大恐、大怒、大渴情况下不适合艾炙;

7、灸后若多艾,要用灭掉筒完全灭掉或放进罐里盖严灭掉;

8、灸后若出現巨大不适感或病况加剧,请前去医院门诊辨证论治。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