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则是“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中老年人无法感觉骨量在慢慢流失。当出现腰酸背痛、腰弯驼背、身高变矮、甚至发生脆性骨折时,骨质疏松已经进入中晚期。
一旦发生骨折,肺部感染和褥疮是最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死亡率可达10%~20%。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15.7%。根据《2013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预计未来3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将占所有骨折病例的50%以上。因此,上医治未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预防,对骨质疏松风险的筛查,以及对脆性骨折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骨质疏松风险的筛查
目前,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但由于设备成本高、检查费用贵等原因,不适合作为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推荐两种简易评估方法作为骨质疏松风险评估的初筛工具。第一种是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第二种是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OSTA=[体重(kg)-年龄(岁)]×0.2;评价标准<-1为低度风险,<-1~-4为中度风险,<-4为高风险。
这两种自我筛查方法简单易行,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局限性。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探索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工具,其中最常使用的是骨定量超声法(QUS)结合OSTA指数,进行人群骨质疏松的筛查。但目前为止的研究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纳入评估的指标少,样本量小,尚未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特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筛查工具,QUS的检测部位及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