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姜维第二次受拜大将军,然而他却未必高兴的起来,因为国内形势愈发严峻了。
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姜维第一次担任大将军率兵北伐,却因胡济失约未出兵,导致姜维在段谷遭到魏军重创,死者万计,星散流离,以致怨声四起,陇西骚动。当此情形,政敌亦开始落井下石,反战派代表谯周、陈祗撰文指责姜维穷兵黩武,常年攻伐却无所建树,称“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这篇著名的《仇国论》看似讨论治国之道,实则指桑骂槐,而这篇文章则正是后主刘禅想说的话,早在蒋琬掌权时期,刘禅就有过多次诏命,要求用兵务必谨慎。因此,刘禅对姜维的不满显而易见,他崇信黄皓,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如同刘禅自己的话:“皓趋走小臣耳……何足介意!”姜维真正的敌人怎会是一个身体残缺的下人,这一切毕竟都有刘禅背后指使的嫌疑。
处在漩涡中心的姜维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无奈自贬为后将军。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魏国征东将军诸葛诞叛乱,魏军征调关中部队东进平叛。为了配合吴国救援诸葛诞的军事行动,姜维再次北伐。尽管此次魏军高挂免战牌使姜维又一次无功而返,但他战后仍然被任命为大将军。然而就想刚才说到的那样,他一定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政敌们借机提拔阎宇担任右大将军,在地位上已经与姜维看齐,而姜维得到的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为了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再次就任伊始,姜维提出汉中军事部署改革。
蜀汉的汉中地区防御系统由魏延一手创建。主要在治所南郑外围建立防御,由阳平关、汉寿、兴势连成一条外围防御线,阻止敌军进入南郑地区。这个系统在数十年间一直维持着有效运转,曹爽伐蜀时王平便依赖这个防御系统阻挡了敌军。
姜维认为,这个系统虽然可以有效阻止敌军入侵,但只能起到屏障的作用,无法大量歼敌。按照姜维的思路,旧的汉中防御系统作废,代以全面放弃外围防御,以南郑为支点,以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为节点,围绕汉城和乐城打造一张大网。当敌军入侵时,所有蜀军退守汉城、乐城(南郑最后一道防线上的两个军事堡垒),同时派游击部队骚扰敌军,等敌军因久攻不下、粮草供给不便等问题导致士气低落时,各个据点的部队再配合游击部队一齐出击,从而给予敌军造成更大伤亡。换而言之,姜维的方针是用“请君入瓮”代替“拒之门外”。
他大约用了五年时间重建汉中防御系统,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最后一次率军北伐,但是他在侯和被邓艾击败。把姜维扳倒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了,坊间传言阎宇将取代姜维的位置。在稍微争取了一下以后(姜维劝刘禅杀掉黄皓,但刘禅对黄皓进行了明显的袒护),姜维也深感自己的地位朝不保夕,于是他率领大部队移师沓中,名为屯田,实为避祸。
沓中(左上角红色圆圈),汉中(右侧红色圆圈),两地相距304。5公里。
逃避通常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同年(蜀汉景耀五年、魏景元三年),司马昭解决了不听话的曹髦,扶植了新傀儡曹奂,巩固了自己晋公的地位,他正式提出灭亡蜀汉。
司马昭对此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准备,而钟会则全程参与了情报分析与方针制定。
“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这个分析基本靠谱,所采取的策略也正好针对蜀汉的软肋。由于姜维不在汉中主持大局,因此一边拖住姜维主力,一边横扫群龙无首的汉中诸军,这将很快突破刚刚建成汉中防御网。为了迷惑蜀军,司马昭还命青、徐、兖、豫、荆、扬各州开始着手建造大船,由唐咨监督,佯装计划伐吴。然而,邓艾多次提出异议,反对出兵西蜀。尽管史书并未详细记载邓艾的理由,但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邓艾争功的用意,常年担任对蜀前线指挥官的他显然不满自己只作为偏师去辅助钟会得成大功。在司马昭多次派遣师纂喻旨后,邓艾无奈接受敕命。
虽然魏国大放烟雾弹,但姜维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些信息,他上表后主,建议派张翼、廖化各率部队进驻阳平关和阴平的桥头以防未然。隔阂已经很深的刘禅怎肯轻易听信,而他的顾虑毫无疑问贻误了战机。
蜀汉景耀六年、魏景元四年八月,魏帝曹奂诏命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东西并进,进军益州,正式掀开了伐蜀战役。邓艾率军三万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三万自祁山进驻武都,阻断姜维回军汉中的后路,镇西将军钟会指挥大部队共十二万人从骆谷出发进攻汉中。另外,由东边的魏兴太守刘钦出兵子午谷,防止蜀军偷袭后方。
直到此刻,刘禅才终于相信魏军真的全面出动了,他急忙派遣右车骑廖化出征沓中救援姜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出征阳平关协助汉中防御。(详见示意图:形势1)
成都诸军火速出发后不久,汉中前线就已经天翻地覆,形势急转直下。在这个被曹操称为“天狱”的地方,钟会的战略是不恋战,直插敌后。为了迅速突破防线,钟会不惜杀掉开路不力的许褚之子许仪,震慑全军。蜀军按照之前姜维的安排,由王含、蒋斌死守汉城、乐城,而钟会则派遣荀恺和李辅将汉、乐二城团团围住,同时派遣护军胡烈越过南郑直插阳平开始夺关。钟会自己则率领主力大部队穿过外围防御网和阳平关,扑向敌后,他在阳平关以西不远处的定军山诸葛亮墓进行了祭拜,以示对蜀汉先贤的尊重,笼络人心。
西路军姜维得知钟会大军已攻入汉中腹地,意图回援。但邓艾怎肯放姜维过去,他派遣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陇西太守牵弘等阻击前军,金城太守杨欣等进驻甘松切断后路。归心似箭的姜维在强川口被魏军截击,败绩,赵云次子赵广临阵战死。
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处于包围圈中的姜维该如何突围出去增援汉中呢?而且最难办的是,去阳平关的路上还有诸葛绪率领三万魏军在武都的桥头进行拦截,本就被邓艾纠缠,若再遇到诸葛绪的拦截部队,姜维基本上相当于自投罗网。
他为自己精心设计了一场胜利大逃亡。姜维的计划是:折返向北出孔函谷,佯装袭击雍州的魏军后方基地,调动魏军,自己则利用扯出的空挡迅速穿插东进,增援阳平关。
这一招果然奏效,尤其诸葛绪听说姜维向北折返后干净利落的中计,他率部迅速后撤三十里,准备防止姜维袭击大后方。而邓艾则一直苦苦扮演追赶者的角色,但他只能看到姜维部队的尾灯。
驻扎武都的诸葛绪拦截部队已经被调开,姜维毫不犹豫带兵半路折回,诸葛绪大呼上当,又返回来阻截,但他最终还是晚了一天。姜维部队经武都、桥头冲出包围圈,向东南到达阴平,下一步他要火速进驻阳平关,帮忙抵挡钟会主力。
然而姜维终究还是迟了一步,阳平关没有坚持到姜维增援,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十几万魏军主力,守将蒋舒献关投降。为了给新东家送上一份大礼,蒋舒编造谎言对另一位守将傅佥说自己要带兵出关迎战,但他带着部队直接向魏军先锋胡烈缴械,胡烈则趁机攻入阳平关。傅佥继承父亲傅肜的烈士遗风,战至筋疲力竭,英勇殉国。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特地颁发诏书嘉奖他的事迹,称赞他“致死不顾……天下之善一也”。
阳平关的陷落,意味着蜀汉大门洞开,剑阁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汉朝四百年光辉剩下的一点点火星也即将熄灭。(详见示意图:形势2)
出入汉中的唯一咽喉被敌军切断,蜀汉各部队茫然不知所措。负责增援阳平关的张翼、董厥走到汉寿时得知了这个消息,停止前进。而费尽周折才甩开邓艾与诸葛绪的姜维在阴平稍作停留,重新调整部署。相应的,原本计划去沓中援助姜维的廖化也不必去了,他率部进军至阴平与姜维汇合。
为了应付被动局势,成都方面征调督镇巴东的右大将军阎宇统帅绝大多数部队勤王,只留罗宪领二千人驻守永安。与此同时,刘禅派尚书、卫将军诸葛瞻率兵进驻涪城,为剑阁诸军做后援。可是诸葛瞻到达绵竹后并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黄权之子黄崇倍感焦急,他建议立刻出兵占据有利地形,不能让敌军进入平原地区,诸葛瞻却对此犹豫不决。
除此之外,刘禅拒绝了南中的安南将军霍弋北上增援的申请。刘禅认为现在局势尚未失控,各部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抵抗和反击,不需要调集南中军团。这个腔调当然十分官方,当时的情形可谓火烧眉毛,军队当然多多益善,既然刘禅需要巴东的增援,当然也需要其他地方的更多支援。可为何刘禅拒绝接受霍弋的援助呢?
其实细想一下不难明白刘禅的用意,他应该主要是在留后路。阳平关失守后蜀军首尾断绝不能兼顾,输面很大,一旦最后防线剑阁也无法抵挡魏军,那么成都将成为不设防城市,广袤的成都平原将成为魏军骑兵驰骋的狩猎场。因此,对剑阁失守做出最坏打算就是刘禅的主要着眼点,他需要在成都尚未被包围时撤退,选择另外一个落脚点率领自己的军民进行抵抗。而他的下一站无外乎巴东和南中。巴东虽然与东吴相连,但并不具备阻挡魏军的险隘。相反,南中丛林地区与湿热气候却更适合蜀军步兵作战,那里会给魏军造成很大阻力。如果刘禅要把下一站定在南中,他就需要南中保证绝对安全,首先要有足以与魏军周旋的军队,其次要使富有“反抗精神”的南中人不在自己落魄之际火上浇油。
对于南中叛乱的问题,由于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渲染,普遍认为诸葛亮南征之后南中就彻底消停了。其实不然,在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后来南中叛乱的记载。
【后(诸葛亮)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
【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
【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张)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
【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
以上几条关于南中反叛的记载都发生在诸葛亮南征之后,尤其第二条记载的刘胄叛乱甚至发生在诸葛亮南征的八年之后,而第三条记载则对南中叛乱进行了整体描述,其情形可见一斑。因此说南中富有“反抗精神”不为过。
刘禅要霍弋部队不增援成都,真正用意就是要让霍弋好好守住自己的退路,在这个关键时刻,经常叛乱的南中必须不能乱。
刘禅在后方焦头烂额,前方将士也没闲着,他们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生死考验。没了阳平关,姜维与廖化在阴平会师后立刻赶赴白水,张翼、董厥也从汉寿出发北上至白水与姜维、廖化合兵一处,蜀军残余各部最终在剑阁集结,做出最后抵抗。
诸葛绪一路没能完成阻截姜维的任务,位置不免尴尬,同样拦截姜维失败的邓艾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意图合兵从阴平出发,经广武、汉德,再翻山越岭过江油,直取成都平原腹地的涪城。诸葛绪否定了邓艾的提案,他认为皇帝诏命是让自己拦截姜维,从西路攻入敌后属于违反命令。因此诸葛绪选择去白水与进军剑阁的钟会主力汇合。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钟会干脆吞掉了他的三万士兵,在钟会秘密举报诸葛绪怯战不进后,朝廷将诸葛绪槛车征还洛阳。不过诸葛绪后来还是飞黄腾达了,在司马炎篡位之后担任太常、卫尉,子孙也成了一时之贵。
实力进一步壮大,钟会的视线回到剑阁。
剑阁,当年诸葛亮在这里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把剑阁建成了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明珠,素称“川北屏障,两川咽喉”。钟会大军在这里与残余蜀军形成对峙,局面渐入僵持。由于钟会的补给线过长,粮草有些不支,后方还有汉中诸围尚未攻下,如鲠在喉,剑阁挡在面前,又不是两三下能够搞定。因此钟会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蜀汉似乎看到了力挽狂澜的曙光。
另一方面,奇迹正在上演。邓艾并不像诸葛绪一样甘心给钟会当绿叶,他决定独自统帅部队执行奇袭涪城的计划。公元263年十月,在正式上表报告自己的计划后,邓艾将精简出的万余勇士带进了汉德以南七百里杳无人烟的群山之中。他们凿山通道,搭桥开路,在高耸的悬崖绝壁上艰难前行。由于完全没有后勤补给,这支深入敌后的奇袭部队就走在覆灭与幸存中间的钢丝绳上。(邓艾的进军路线正好经过今天的北川县城,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几乎被夷为平地,这里的险要地形为救援队制造了极大障碍,如果你看过电视直播,相信也会对邓艾的这次进军路线有个直观的了解。)为了激励士气,邓艾甚至亲自用皮革包裹身体,率先跳下悬崖,在他的带领下,奇袭队士兵鱼贯而进,终于到达江由。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成功后的喜悦,而是江油守将马邈带领的蜀军。或许邓艾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染了远在剑阁的钟会,他立刻派遣将军田章带兵由剑阁以西进军江油,接应邓艾的奇袭部队。在先后击败了三支蜀军伏兵后,田章顺利与邓艾汇合。
有了援军,奇袭部队士气大盛,江油守将马邈的伏兵计划失败,不得不选择投降。邓艾不做调整,顺势进军重镇绵竹,一下打乱蜀军的部署。
敌军从天而降,出其不意出现在涪城守军身后,诸葛瞻坐不住了,急忙率领部队来到绵竹。之前他没有采纳黄崇的建议封锁险要路口,致使形势再次逆转。此刻,慌乱的诸葛瞻再次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他放弃固守绵竹的战略,率领全军主动出击。
绵竹并不陌生,汶川地震时也有所波及。此地位于四川盆地边缘,东南部已属成都平原,由于气候温和,自古便有福地之称。在这样的地形中作战可以说无险可守,面对魏国骑兵的优势蜀军胜算极低,加之前方频频失利,敌军又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身后,蜀军上下毫无疑问会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以致士气低落。
作者按:
对于邓艾这种深入敌后的奇袭部队,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黄崇建议的那样把他拒于国门之外,防止其进入腹地。孙子兵法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奇袭部队没有后勤补给,所有的粮草辎重都需要在敌境内解决,如果无法进入敌境就意味着没有粮草后援,一支规模不大而且肚子咕咕叫的部队完全不会构成任何威胁。若这支奇袭部队进入了我国境内怎么办呢?要知道,奇袭部队由于规模小,因此主要任务不是攻城拔寨,而是骚扰敌军后方,打乱敌军整体部署,为主力部队最终取胜创造条件。那么一旦敌军奇袭部队进入我方境内,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壁清野,由他自生自灭。首要原则便是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如果奇袭队跑去哪里我们的部队就追击到哪里,这就正中敌人下怀。况且敌军奇袭部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灵活、快速、隐秘的特点,在我方境内四处游窜,寻找薄弱环节伺机而动,各个击破。这种跟着对方跑的方式无异于被敌军拉着游街。相反,如果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保护好重要屯粮地和险要之处,坚守不出,那么敌人奇袭部队将无所作为,慢慢就会放松警惕,加上后勤补给不足,自己溃败的可能性极高。
回到伐蜀战役中,邓艾部队明显已经占据优势,他有多种选择可以应付诸葛瞻前来迎击的蜀军,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把诸葛瞻当成猴子耍。
但显然邓艾带头跳崖不是为了给钟会帮忙,他要比钟会抢先一步攻下成都。因此,邓艾试图用最快的方式打开绵竹城门。他率领部队与诸葛瞻在绵竹硬碰硬一头撞在了一起。面对严密列阵的蜀军,邓艾命令儿子邓忠从右路突破,司马师纂从左路突破,自己坐镇中央。然而邓忠和师纂很快回来报告说敌人阵型冲不动。邓艾大怒,全军翻山越岭损失惨重才走到这里,怎可前功尽弃,他对二人咆哮:再去打,若打不赢,我要你们的脑袋!
遭到死亡威胁的邓忠和师纂第二次一战成功,大破蜀军,诸葛瞻与儿子诸葛尚阵亡,同时战死的还有黄崇、张苞儿子张遵、李恢儿子李球。获胜后,邓艾部队依旧不做停留,开始向雒城进发。(详见示意图:形势3)
这一战使局势瞬间变得简单,蜀汉主力部队被牵制在剑阁动弹不得,阎宇的巴东部队还无法及时增援,而南中部队则干脆被按在原地,现在出发肯定是来不及了。那么谁来对付邓艾这支奇兵呢?为了避免被前后包夹,姜维等人放弃剑阁,向东进入巴郡,意图绕道回成都。钟会的大部队大摇大摆的通过剑阁进驻涪城,同时派出多路部队在北、西、南三面对姜维等人的部队进行堵截。剑阁主力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窘境不说,成都也已经门户大开。由于成都方面根本没有料定敌军会如此快速突破防线,因此成都根本尚未做好防御准备,可能部队还未集结,武器还未发放,器械还未调拨,城防还未加固,得到蜀军诸葛瞻等人在绵竹惨败的消息后,益州百姓开始大面积逃亡,四散进入深山,禁令在此时如同废纸一般。
按照刘禅先前的计划,他有必要安排撤出成都了。以谯周为首的主降派借机宣传投降论调,他说东边不可去,陛下是皇帝,吴国孙休也是皇帝,如果跑去吴国,人家怎么会允许你继续做皇帝?只能屈尊受辱。而吴国最终还是要被魏国吞并,陛下你又要第二次做亡国奴,与其受辱两次,我们干脆投降那个最强大的,只受辱一次好了。
谯周又说,南边不可去。南中向来就喜欢反叛,当年丞相诸葛亮空耗国力远征,南中人反了又反,从未真心服从王化。现在我们窘迫了跑去南中,他们必定再次叛乱落井下石,到时候如何是好?而且我们去了南中就要谋划复国,方方面面都需要财力、物力、人力,这些资源都要南中人贡献,他们本就不友好,又怎么会乖乖奉上呢?他们只会不服从管理。
所以,东边和南边都不能去,我们干脆投降魏国,享清福去算了。
谯周的这些话,首先击中了刘禅的软肋。去吴国是刘禅本来就没有考虑的,影响倒还不大,但对于是否要南撤到南中,反叛问题正是刘禅的顾虑所在,前面说过,他之所以不让霍弋勤王可能就是考虑到南中需要一支部队镇场子,尤其在这个关键时期。因此,谯周的言论强化了南中蛮人一定会趁火打劫的概念,似乎也击溃了刘禅最后的心理防线。若连南中都不能去,那就真的只能投降了。
其次,谯周的言论并非只是他一家之言,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这股力量迫使刘禅放弃抵抗。蜀汉建国之日起就不乏唱反调的益州本土士人,比如名士张裕就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刘备是“没毛猪”;另一位名士杜琼甚至多年公开宣扬“代汉者当涂高也”是指魏。而蜀汉朝廷极少敢对这些公开唱对台戏的名士进行处罚,刘备要处死那个大骂自己是“没毛猪”的张裕时,诸葛亮还予以劝谏,刘备气急败坏的声称“花草长在门前挡了路,即便品种再名贵也得除掉!”他们显然是投鼠忌器,有所顾忌。作为外来势力,蜀汉一直以来都受到本土势力的掣肘,而谯周更是其中翘楚,不但高居光禄大夫,仅次九卿,更“总州之学士”,可谓门生子弟无数,与杜琼等益州学者关系十分密切。
在这个大背景下,谯周发出投降的“要求”,刘禅能拒绝吗?即便拒绝了,他又如何解决谯周指出的那些难题呢?要知道真到那时,不仅是南中反叛而已,可能益州本土人也要反戈一击了。
出于以上考虑,刘禅决定投降,他否决了儿子北地王刘谌抵抗至最后一人的建议,有点略带被迫的向邓艾递送郤正执笔的降书,同时派人去汉中、巴郡和南中,敕命王含、蒋斌、姜维、霍弋、罗宪等众将不要再继续抵抗。负责递送降书的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带着皇帝印绶,在雒城遇到邓艾军队,正式请降。就在此刻,北地王刘谌在昭烈皇帝庙痛哭一场后,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然后自杀,以最极端的方式殉国。
公元263年11月,邓艾进军至成都,刘禅自我捆绑,携太子刘璿及诸王、群臣六十多人,抬着棺材出军门迎接邓艾前来受降。邓艾持皇帝节杖为刘禅松绑,焚烧棺材,安抚众臣,接受了刘禅的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示意图:形势4)
似乎应该总结一下,总结蜀汉灭亡的主要因素。
这个话题说起来其实很大,一个国家的灭亡必定要牵扯到众多因素,是许多国内、国外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我只简单罗列一些自己认为的主要因素,算是各抒己见了。
1。人心向背。
受演义影响,普遍认为刘备占“人和”,但蜀汉内部无法调和的矛盾其实一直贯彻始终,荆州派对益州本土势力的扼制和打压力度从未减少,毫不夸张的说,荆州派与益州派可以算是针尖对麦芒。除此之外,蜀汉对名士的态度也极不友好,对大部分士族出身的士人骨子里也不喜欢,这方面魏蜀吴三国有一定共同点。
魏国相对来说好一点,因为曹丕采用“九品中正制”,豪门士族的发展远远强于蜀汉,尤其在经过司马懿“高平陵之变”以后,豪门士族也主宰了魏国,在这样的情形下,魏国豪门士族可谓春风得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蜀汉益州派、名士、豪门却一直遭遇抵制。因此,当魏国豪门带兵打来时,蜀汉这部分受打压的人必然“暗自欢喜”,他们是要敌人来“解放”自己。因此,魏国获胜不免有很大人心所向的意味,谯周建议投降并非偶然,也不会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当一个国家大部分人都赞成投降的时候,刘禅其实早就输了。
2。姜维与反战派内斗削弱了自己战斗力
这个观点我已在文中花了一部分篇幅去描述,而且我特意给出了沓中和汉中所处位置的图示,目的在于向大家透露,由于姜维远走沓中,当魏军打来时,汉中防御网近似瘫痪:一无主力部队驻守,二无主将带头抵抗,而且兵力严重不足。在这样的情形下汉城和乐城直至刘禅投降也未陷落,虽然有钟会不恋战的战略因素,但仍然不可思议。
汉中作为蜀汉门户,竟没有主力部队驻守,简直让人咋舌,由于很多人反对姜维,因此原本的汉中主力被分割成数个,姜维率领绝大多数部队去了沓中,另外廖化和张翼各率领一部分被调回成都,此时的汉中几乎不设防了。
而刘禅与姜维的矛盾也直接影响了战局,这在文中也说到了,虽然司马昭大肆渲染伐吴,但姜维仍然看出了他的意图,但他建议刘禅向汉中增兵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廖化和张翼都曾经批评过姜维“穷兵黩武”,而此时姜维建议让他们俩带兵去汉中,在刘禅看来显然多了很多其他意思,不赞同理所当然。
除了对增援汉中的部署受影响以外,刘禅与姜维的隔阂还导致他对局势没有提起足够重视,首先阎宇的援军就出发晚了,如果刘禅能够及早重视姜维的建议,那么阎宇的巴东部队有足够时间去到成都,而且他也应该能够得到南中霍弋的增援,但这些都因为刘禅对局势认识不清而贻误了最佳时机,等他想起调动这些部队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3。诸葛瞻连续失误,葬送乾坤社稷
关于这点我在文中也花了较大篇幅进行描述。当时钟会的主力部队受阻于剑阁,已经开始打退堂鼓,只要诸葛瞻处理得当,魏军会被逼撤退不说,孤军深入的邓艾极有可能被全歼。关于这个就不再多说了。如果说前两个因素导致汉中失守,局面极其被动,那么诸葛瞻连续两次的错误决定则直接导致邓艾成就大功,直接导致蜀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