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汉成帝杀死亲儿子 赵飞燕替人背黑锅

上帝说,他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造就了很多美人,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是将这些美人降临到了人间。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美貌也是如此,有倾国倾城的貌,当然是嫁于帝王将相的,美人英雄才相当,织女爱牛郎那不过是文人墨客编撰的故事而已。历代的美女总是与叱咤风云的男人纠缠在一起,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可歌可泣的戏剧故事。从夏桀宠妹喜撕帛取乐到清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说美女贯穿了中国全部的历史,这种美女现象给枯燥无味的正史增添了许多令人咂舌的趣味,也成为历代文人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成为乡村野老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谈资。

汉朝的美人赵飞燕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赵飞燕,出身卑微,原来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婢女,平时干些端茶送水,扫庭洒户的杂活,没有什么名气。也许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被阳阿公主选去学歌舞。这赵飞燕天生就是个跳舞的材料,身材袅娜,娇小可爱,和杨贵妃比起来,是个骨感美人,不是有环肥燕瘦的成语吗?赵飞燕走路的姿态尤其撩人,仿佛是天生的猫步,如风拂杨柳,又如燕飞翩跹,有万种风情,故命飞燕。再加上歌舞双绝,就是现在也会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

自古以来美人不没,英雄横出。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成帝驾临阳阿公主家,对赵飞燕是一见钟情。当天在更衣室承幸帝恩,看来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对待一个美人时,无一不表现为赤裸裸的男人。就这样赵飞燕被选入宫中,做为一个皇帝,汉成帝不仅给予了赵飞燕优裕的物质待遇,“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而且许皇后被废后,就想立赵飞燕为后,一开始皇太后不同意,嫌赵飞燕出身不好,而且是个舞女,这种下九流人物怎么能配当皇后呢?后来在成帝的建议下,赵飞燕贿赂皇太后的侄子淳于长,让他到皇太后面前疏通关系,后来终于被封为皇后,做到一个女人最高的权力宝座上。一个男人对待一个女人最大的爱也许就表现在物质和名誉上面,古今同是,李真在《地狱门前》中说,我以前看到别人对待情人的样子,十分反感,心里就想我永远不会那个样子。可是等到自已拥有的那一天,才发现为博得心爱女人的高兴是什么都愿意去做的,包括违法犯罪。

赵飞燕当上皇后后,汉成帝的宠爱似乎从此也就结束了,而转到了赵飞燕的妹子赵合德身上,《汉书》中没有说赵飞燕失宠的原因,倒是野史外传上说的煞有介事,说赵飞燕因为和皇帝没有儿子,而和宫中待卫私通,被皇帝发现,才被冷落中宫。既然私通,为什么终没有孩子,看来此说法未必属实。只不过皇帝老儿喜新厌旧罢了。

这个赵合德除了漂亮,据说皮肤滑如凝脂,性格活泼,这个和赵飞燕不同性格的美人,当然会引起汉成帝的兴趣,于是被册封为昭仪。“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几年后,年仅四十六,一向强健的汉成帝去世,对于汉成帝的死,以皇太后为首的高层,就对赵昭仪进行了调查,其实目的是不言自明的,就是赵昭仪与汉成帝的死有关,最后赵昭仪在这吵吵嚷嚷的闹剧中自杀。究竟是不是赵昭仪害死了汉成帝?当然不是,皇帝是赵昭仪的靠山,她当然不会那么傻。不过对于这对老夫少妻来说,汉成帝服用术士丹药来助性,最后导致死亡,倒不是没有可能。

也许一切的污秽与灾祸就从汉成帝死后开始,现在我们通常听到或看到的历史故事其实是从一篇奏词中衍演而来。据史书上的记载,汉成帝共有三位妻子,被废掉的许皇后先有一子失之,也就是夭折。后一女失之。那个班婕妤也有一子失之,而赵氏姐妹也均无子嗣,这样成帝是后继无人,后来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即位后就是汉哀帝。

汉哀帝执政之初,司隶校尉解光就上了本折子,控告赵昭仪残害宫中怀孕的嫔妃,那可是汉成帝的未来的子女呀。解光在奏折中说,有一次,赵昭仪听说后宫许美人生了儿子,就大声质问成帝说,你不是总说从中宫(赵飞燕处)来,现在许美人为什么有了孩子?边说边用手抓头发,并用头撞击柱子,然后从床上滚下来,哭哭啼啼不肯吃饭。皇帝也不肯吃饭,昭仪这才说,你让我哪来哪去吧,你又何苦不吃饭。皇帝就说,“约以赵氏,故不立许氏,使天下无赵氏者,毋忧也。”于是,皇帝写了昭书命人从许美人处将孩子装到筐子里送来,然后,就将众人打发出去,将孩子害死。

看完这段让人十分震惊,成帝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真可谓残忍至极,比武则天杀女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史难道这么惊人的相似。其实仔细想一想,此言又未必可信,首先这是解光一家之言,这解光是个什么样的人,《汉书》上没有记载,是不是背后有人操纵,不得而知。其二汉成帝让人费思量,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帝的儿女先后夭折,他不可能在绝后的情况下,而傻乎乎去迎合他心爱女人的心意,成帝并没有象武则天那样,为争夺地位而冒天下之大不违的背景,所以他不可能如此残忍地伤害自己的亲骨肉。

至于赵昭仪是否杀害过成帝的儿子?从当时民间流传的童谣:“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来看,是很有可能的,再从另一个角度讲,古代是母以子贵,一旦皇帝百年之后,儿子就是最大的靠山了,如果儿子做了皇帝,那么自己就可贵为皇太后,依旧享受荣华富贵,所以要说赵昭仪包括赵飞燕没有在这上面做手脚,是不可能的,既然自己没有儿子,那么别的妃子生了儿子后,必然立为太子,以后对于赵氏姐妹肯定是不利,所以不排除赵氏姐妹残害成帝儿女的可能。宫廷斗争历来是血雨腥风的,男人为了皇帝,不惜骨肉相残,杀兄弑父屡见不鲜。而女人为了皇后,也是不惜一切手段与代价,所有人性的丑恶在这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表现地淋漓尽致,也让人叹为观止。

正是赵昭仪有了这样犯罪嫌疑,所以哀帝才免去了赵赵氏兄弟的官职,这次政治风波中,虽然瓦解了赵氏权力集团,但并没有殃及赵飞燕,这其中只是因为哀帝立为太子时,走过她们姐妹的后门,看来人与人之间是恩怨分明,不差一丝一厘。

哀帝死后,王莽告太皇太后,先免赵飞燕的皇太后为孝成皇后,一个月后,被废为庶人,赵飞燕自杀。至此,这两位贵倾后宫,深受成帝宠爱的姊妹花,在这连绵的政治风雨中终于凋落成泥。“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

后人评价美人在历史中承担的角色,基本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种是红颜祸水论。认为她们用美貌盎惑帝王。“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致使朝政荒废,最后国破家亡。将亡国的责任全部推到了这些女子头上。一种封建妇女论。认为她们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过是男人手中的玩物,也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罢了。“十万男儿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其实按辩证法来讲,我们无法将一个事物完全地定性为错还是对,不能象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一样,简单地分为好人或坏人,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身上是善恶并存的,只不过常识与修养让他暂时呈现了某种特征而已。而做为一个社会的人,基于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就更加具备双重性或多样性,甚至有的人身上根本就是个矛盾体,这也不足为奇。比如文革时的人性。所以对待一个人,我们既不能捧之于九霄,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接合当时的意识形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一个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评价一个人,对于赵氏姐妹也是如此。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