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与南朝的中原争夺战
刘义隆424年继位,453年去世;拓跋焘423年继位,452年去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南北朝最著名的两个皇帝,南北朝最强盛的两个时期,几乎一直是并存于世的。
对此不禁要想,假如南方处于最强盛的时期,而北方处于分裂、混乱之中;假如北方处于最强盛的时期,而南方处于分裂、混乱之中;历史会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这并不会意味着,天下就将提前统一了。如果他们的对手变了,无论是刘义隆还是拓跋焘,他们可能建立的功业,都将会更上一层楼的。但很可惜,南北双方最强的时代,最强的君主并存于世了。
在刘义隆巩固帝国内政后时(从辅政大臣手中夺过权力,巩固好自己的班底后),拓跋焘已把北方柔然、夏国打得一蹶不振了。在这种背景下,南北双方都已开始逐步走入他最强盛的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南北双方恐怕谁也不敢心生灭亡对方的念头,因为这太不现实了。所以南北双方最主要的争夺目标,自然就是中原地区了。
中原地区对南北双方而言,都是易攻难守的。
所以北朝占据中原,面对南朝大举北伐,通常也只有主动撤出中原。
当然了,南朝收复中原后,如果面对北朝大举反攻,通常也只有撤出中原。
但这种争夺,对南朝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北朝以骑兵为主,南朝以步兵为主。北朝撤军也快,进军也快。南朝进攻慢、撤退也慢。在这种背景下,围绕中原争夺,南方的损失远大于北方。从这层意义上,面对一个统一的北方帝国,江南已彻底丧失了收复中原的机会。
宋文帝刘义隆却不愿意接受这种事实。所以在第一次北伐失败20年后,他又想大举北伐了。
面对野心勃勃的、极尽乐观的宋文帝刘义隆。沈庆之说了:“南朝是不具备收复中原时机的。因为中原易守难攻的,所以我们夺取它并不难,但面对北朝强大的反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现在的将领并不会比到彦之、檀道济强,现在南北的局势并不会比从前强,从前北伐失败了,现在北伐难道就会成功了?”
沈庆之给一心北伐的皇帝泼凉水,大约是代表了众多反战派的共同意见。但面对以皇帝为代表的主战派,他们的意见是苍白的。
看到沈庆之反对北伐,刘义隆就让徐湛之、江湛两个人反驳沈庆之。沈庆之说:遇到耕种的问题,自然应该问从事耕种的奴仆;遇到纺织的问题,自然应该问从事纺织的婢女。遇到打仗的问题,自然应该问我们这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们两个白面书生懂什么?
刘义隆对此大笑!
刘义隆大笑,是因为沈庆之这番话,等于承认自己争辩不过徐湛之、江湛,只是拿老资格说事罢了。
主战派的言论,自古都是容易占据上风。因为空口的牙说事时,大家都是勇于牺牲的,但真正去做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主战派的言论常常还代表着正义;换而言之,主战派一说起开战,那就是无数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等着我们解放,我们一旦行动起来,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都会积极配合我们的。从这层意义上,辩论时主战派自然容易占上风;但真正开战后,绝不是靠辩论决定胜负的。
客观的说,南朝这次北伐,比上次北伐更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如果说上次北伐时,北魏只是重创了夏国、柔然;那这次北伐时,北魏已统一了北方。
因为中原是易攻难守的地方。所以看到南朝大举北伐,北魏各地守军纷纷弃城北逃。在这种背景下,刘宋的军队很快就打到了黄河岸边。
许多人在说到南朝北伐功败垂成时,总喜欢拿南朝最初的这种胜利说事。好象北朝根本不堪一击;好象南朝北伐将领,只要保持最初的势头,就可以北伐成功了。
但我们必须得知道,最初南朝是用帝国军事主力,进攻北魏的地方守军,南朝自然占尽了优势。而当北朝调动帝国军事主力还击时,南朝的这种优势自然变得没有了。
但我们必须得知道,最初南朝可以集中力量进攻中原的任意一点。而当南朝取得一定胜利后,它就需要分兵占据夺取的地方,而随后的战争就变成南朝兵力分散,而北魏的兵力集中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最初的胜利根本证明不了什么,也是毫无意义的。真正决定双方胜负的战争,是在随后出现的主力对决中。
而且我们知道,北魏以骑兵为主,南朝以步兵为主。在中原地区,北魏的军队可以迅速集结于任何一个具体战场上,而南朝军队显然会步步落后的。在这种背景下,南宋的各路大军根本无法有效的配合作战。如果他们出城野战,恐怕军队还没有成功的实现汇合、集结,就会让北魏大军逐个击破的。
于是面对北魏军队的大举反攻,南朝军队除了困守孤城外,似乎没有别的招数了。于是在北魏大举反攻两个月后,北魏军队就可以隔江望到南朝的帝国都城了。
此时的宋文帝刘义隆,在帝国都城隔江望着声势浩大的北魏军队,听着惊天动地的战鼓声,自然开始后悔这次北伐了。因为声势浩大的北伐,不但没有收复中原,竟然把北朝军队招惹到了长江边上;竟然让南朝的帝国都城陷入了敌人的军事威胁之下。
但这种结果,并不意味着北魏已拥有了灭亡南朝的机会。事实上,北魏把仗打成这样,离灭亡南朝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因为江北的主要城池依然还在南朝手中(他们只是在北魏军事威胁下,被压缩在一座座的城池内)。而且渡江作战本身就不是北朝的长项;更主要的还在于,就算北朝大举渡过长江,而南朝的帝国都城,也绝不是说攻就能攻破的。如果在渡江作战开始,如果在屯兵于南朝帝国都城下,北魏骑兵的优势马上就会完全丧失,而北方主要城池都被南朝军队占据着。到时拓跋焘能不能活着退回江北,恐怕也是个问题了。
所以拓跋焘停留在长江北岸,趾高气扬的向南朝示威,却也通过各种方式向南朝示好。因为此时的拓跋焘也知道,北魏根本不具备灭亡南朝的实力。所以此时的行为只不过是炫燿兵威罢了,换而言之,无非是让南朝接受中原归属北朝的事实。而绝不是他真的已计划好了要南渡长江。所以在长江北岸叫嚣了一翻后,北魏军队就主动撤退了。
虽然北魏大军一鼓作气打到了长江边。但这并不意味着北魏已拥有了灭亡南朝的机会;事实上,当时的北魏不要说灭亡南朝了,就是想把南部疆界推到长江一线,也是无力实现的。
此时的南朝,想收复中原地区,自然是近于不可能了;但北魏想占据淮河流域,也是无法想象的。
北魏集结帝国军事主力,自然可以一鼓作气推到长江一线。但北魏在长江以北的这种军事规模,显然是无法长久保持的。换而言之,当北魏军事主力北撤之后,南朝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复淮河流域。
这次南北双方的大规模战争,只是确立了北强南弱的国际格局。中原地区作为游击区、缓冲区的事实还没有真正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此时的南朝不但还控制着长江以北广阔的地区,更随时可以把军队推到黄河一线。只是,因为北强南弱的国际格局已形成,南朝虽然能把军队推到黄河一线,但这种胜利果实是无力保持的,更可能引来自己无力承受的后果。
在这种背景下,此时的北朝大举推进到长江一线,只是为了让南朝接受中原已归属北朝的事实。所以北魏军队对长江以北广阔地区(南朝实际占据的地区)并无真正经营的意思,只是一味的劫掠、破坏。
北朝大举南征,自然可以把军队推到长江一线,但这种胜利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取得的,至于想保持这种胜利,将付出的代价就更是无法想象的,也是北朝无法承受的了。
这次大规模的战争,让南朝长江以北地区惨遭破坏,但据史书上说:“魏军士兵战马死伤也过一半以上,魏国人都怨恨这场战争。”所以北朝这种表面辉煌的胜利,绝不是可以一再轻易重复的。
在这种背景下,这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依然保持着战争前的大致疆界。北强南弱的国际格局虽然确立了,但北朝想继续把疆界向南推进,还需要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原因。
但是现在北强南弱的国际格局,只是刚刚确立不久,所以雄心勃勃的宋文帝在这次惨败后,依然不愿意接受中原归属北方的事实,于是他依然念念不忘再次北伐。但终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此时南朝的北部疆界,虽然比刘裕生前向南退缩了很多,但比起东晋普遍时期而言,南朝的疆域还是超过东晋时期的。
只是北强南弱的格局已形成,所以南朝的北部疆界,自然无法避免向南退缩的命运了。但北朝想向南部推进,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客观机会。所以直到北魏灭亡,南北双方的疆界也一直是在淮河流域反复争夺着。
在北魏灭亡时,南朝抓住机会再次北伐,但终于还是没有收复中原。而当南朝(梁帝国)灭亡时,因为内哄进行无可抑制,于是内哄各方争先向北方求援,于是北方力量终于把脚彻底伸入了长江以南地区(西部),北强南弱的国际格局,更无可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