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功,吕布是《三国演义》中毫无争议的男一号;论长相,吕布堪称帅哥,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他也并非没做过任何好事,比如杀董卓客观上为大家除了一害,“辕门射戟”化解了刘备的危机。但吕布绝非作者歌颂的英雄。
曹操以其“奸雄”形象成为小说中的一号反派,他的“奸”和“暴”与刘备的“忠”与“仁”形成对比。那么作品中二号反派是谁呢?愚以为不是董卓、不是袁绍袁术、不是司马懿司马昭,更不是孙权,而正是武术冠军吕奉先!这是因为,《三国演义》固然看重人物的武功智谋,但更看重人品:它把关羽作为“武圣”渲染,把诸葛亮作为理想贤臣突出,除了其武略文韬,也是因他们的“忠”和“义”。与关羽义薄云天形成对比,吕布一出场就给人“见利忘义”的深刻印象:他保丁原,为了董卓派人送来的赤兔马和金珠玉带而杀了丁原;他保董卓,为了美女貂蝉又杀了董卓;与曹军作战兵败,来徐州投奔刘备,刘备拿州牧大印虚让试探,他一个穷途末路之人居然真的好意思去接;刘备让他驻军小沛,他却趁刘备不在袭取徐州,反客为主。这样毫无做人底线的人,谁都不敢再相信他:从长安被赶出欲投袁术,袁术不接受;欲投袁绍,袁绍派人追杀;最后白门楼被俘,表示要归顺曹操,曹操何如人也,怎能轻许?就故意让刘备提及其“前科”,遂使这次投靠连同他的小命一同作罢。
吕布以武功冠军而兵败身死,固然与其“有勇无谋”相关,但其为人应是根本因素。
要说“有勇无谋”,马超与他有些类似,但小马结局与吕布迥异。要论“谋”,吕布也不是一点没有:他出手“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袁术冲突,真正动机就是出于战略考虑。但他“打工”时对主人不忠,自己“当老板”对属下无义,平辈交往对朋友不信。因此,当他走运时,人们慑于其武力顺从他,而一旦失势,必然众叛亲离。真正能坐稳“主公”位置的,没有一个不是凭其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凝聚力和感召力特殊时刻胜过权势压迫,每每能使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刘备孙权如此,即使“奸雄”曹操,也有一帮关键时刻能以性命相托的铁杆心腹。
《三国》中真正信任吕布的,除了丁原、董卓,就是陈宫(王允对吕只是利用)。丁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情有可原:看吕布小伙挺精神,武力超群,又甘愿拜自己为义父,自己没有为之换尿褯子喂奶粉交学费,凭空得这么好一大胖小,谁能抵得住诱惑?董卓信任吕布,就有些愚昧了。他也不想想,丁原做吕布义父,被这不义的义子砍了头,他认吕布做义子,这吕布就会变得“义”起来吗?大概老董觉得自己是例外,世界上的任何规律到自己这里都得变。他凭什么认为自己例外?主要是觉得自己势力太大,谁也不可能反叛!他想不到,自己不能总走运。而自己一旦走背,这“义子”就会成为身边最危险的人!
陈宫信任吕布,更显得匪夷所思,就连曹操最终也没弄明白。陈宫兵败被俘时曹操追问:“我就纳了闷了,你当初嫌我心术不正弃我而去,那你为什么单单选择吕布?”(那意思是说:凭什么你就觉得吕布心术正?)陈宫的回答是:“他不像你那么诡诈奸险。”看来老陈在“伪君子”和“真小人”之间,更喜欢直来直去的真小人。但骨子里,其实还是因他只看重吕布的武力,用了简单的加法:以为吕布冠军的武力加上自己的智谋,就会无敌,而忽略了人格因素的重要性。而曹操呢,他尽管提倡“唯才是举”,不强调道德因素,但对人的“忠”与“信”还是看重的。他尊重关羽正缘于此。
像吕布这样见利忘义,甚至头脑中只有“利”没有“义”的人,当年不在少数,而于今尤多。所以,“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本用于国家间关系的话,如今被大量用于人际关系。
吕布之所以成为仅次于曹操的《三国演义》二号反派,是因他在所有“真小人”中能量最大。
在全书中,如果说曹操是刘备的反衬,那么吕布就是关羽的反衬。而马超、赵云则从另一个侧面与吕布形成对比,显示了作者对属于“德”的“仁”、“义”、“信”等与属于“能”的“勇”与“智”等范畴之间关系的看法。
在董卓事件中,还有几位吕布一类的人得到了表演机会。他们是李肃、牛辅和胡赤儿。
李肃是吕布同乡,正是他主动向董卓提出游说吕布杀丁原的。他是吕布“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他的游说确实精彩,也很成功。但只因董卓没给他升官(老董也是,这事怎么能忘呢?),他就立刻背叛董卓,“义”无反顾地加入刺董行列,并亲手割下董卓首级。吕布要杀董卓亲信李儒,李肃也第一个报名要求前往。李肃与吕布这两个毫无信义的人在一起,遵循的完全是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这不,李肃与牛辅对阵先胜后败,吕布一怒就把他杀了,还“悬头军门”,全不念他先胜一阵,更不顾他是自己的同乡和引路人,又是刺董主要助手。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卓被杀,他举兵要为老丈人报仇,显示出点义气。但他加入李傕等人联军后,发现敌不过吕布,就接受“心腹”胡赤儿挑唆,私下收拾金珠,不辞而别。而正是这“心腹”,又为了那金珠,半路杀死了牛辅,把牛辅的头献给吕布。胡赤儿的做法使人联想到后世“皖南事变”中杀项英的刘厚忠。见“学生”这般做为,就连吕布这“师傅”也看不过去,一怒又把胡赤儿杀了。
与上述人物形成对比的,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他也知道董卓是奸臣逆贼,也知道国家大义,但仅为了感念董卓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哭祭万众唾弃、无人收尸的董卓,以致引来杀身之祸。他在“大义”与“小义”之间的取舍固有失当,但在普遍见利忘义的环境中实属难得。
司徒王允也是个复杂人物。他锄奸有功,但对蔡邕处置的严厉,又像雨果《九三年》里的西穆尔登。他不肯赦免李郭张樊,又显得不智。王允最后的慷慨赴死虽然惨烈,却属咎由自取。
《三国》中有两位在后来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也在董卓事件中登场。我这里指的是袁绍与曹操。
此二人在全书中总体上虽非正面形象,此时却是以敢于抗暴的侠义姿态出现,预示了二人后来将有不凡做为。袁曹此时的行为,又使人联想到早年刺杀清摄政王的汪精卫。小说复杂。历史复杂。人性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