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易忽略的蜀汉人才——有感《辅臣赞》整理

前言:诸如吴懿、陈到、傅肜之流已具有相当名气,故不收录;又如赖恭、黄柱、卫元经等辈,极其缺乏描述,亦不收录。

1。孔方,字邓山,南郡人。蜀汉势力第一任庲(音同来)降都督。仕历刘备。

《三国志》记载:“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犍为属国都尉,因易郡名,为朱提太守,选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住南昌县。章武二年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

《季汉辅臣赞》评价:“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

2。费观,字宾伯,江夏鄳(音同盟)人。仕历刘璋、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刘璋母,观之族姑,璋又以女妻观。观建安十八年参李严军,拒先主於绵竹,与严俱降,先主既定益州,拜为裨将军,后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加振威将军。观为人善於交接。都护李严性自矜高,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而严不与亲亵;观年少严二十馀岁,而与严通狎如时辈云。年三十七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

《季汉辅臣赞》评价:“扬威才干,欷歔文武,当官理任,衎衎辩举,图殖财施,有义有叙。”

3。王谋,字元泰,汉嘉人。仕历刘璋、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有容止操行。刘璋时,为巴郡太守,还为州治中从事。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别驾。先主为汉中王,用谋为少府。建兴初,赐爵关内侯,后代赖恭为太常。失其行事,故不为传。后大将军蒋琬问张休曰:‘汉嘉前辈有王元泰,今谁继者?’休对曰:‘至於元泰,州里无继,况鄙郡乎!’其见重如此。”

《季汉辅臣赞》评价:“少府修慎。宣班大化,或首或林。”

4。赖厷(音同红),字不详,零陵人,太常赖恭之子。仕历刘禅。

《三国志》记载:“为丞相西曹令史,随诸葛亮於汉中,早夭,亮甚惜之,与留府长史参军张裔、蒋琬书曰:‘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

5。杨顒(音yóng),字子昭,襄阳人,杨仪宗族。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亮与留府长史参军张裔、蒋琬书曰:‘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颙亦荆州人也。”

《襄阳记》记载:“入蜀,为巴郡太守,丞相诸葛亮主簿。亮尝自校簿书,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於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后为东曹属典选举。颙死,亮垂泣三日。”

6。何宗,字彦英,蜀郡郫(音同皮)人。仕历刘璋、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事广汉任安学,精究安术,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刘璋时,为犍为太守。先主定益州,领牧,辟为从事祭酒。后援引图、谶,劝先主即尊号。践阼之后,迁为大鸿胪。建兴中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子双,字汉偶。滑稽谈笑,有淳于髡、东方朔之风。为双柏长。早卒。”

《季汉辅臣赞》评价:“鸿胪明真。宣班大化,或首或林。”

7。吴班,字元雄,陈留人,吴匡之子、吴懿之族弟。仕历刘璋、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以豪侠称,官位常与壹相亚。先主时,为领军。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章武)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刘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后主世,稍迁至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

《汉晋春秋》记载:“五月辛巳,(司马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8。辅匡,字元弼,襄阳人。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巴郡太守。(刘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建兴中,徙镇南,为右将军,封中乡侯。都护李严性自矜高,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而严不与亲亵。”

《季汉辅臣赞》评价:“镇南粗强,并豫戎任,任自封裔。”

9。刘邕(音同庸),字南和,义阳人。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江阳太守。建兴中,稍迁至监军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卒。子式嗣。少子武,有文,与樊建齐名,官亦至尚书。”

《季汉辅臣赞》评价:“监军尚笃,并豫戎任,任自封裔。”

10。殷观,字孔林,籍贯不详。仕历刘备。

《三国志》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失其郡县。”

《季汉辅臣赞》评价:“孔休,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

11。习祯,字文祥,襄阳人。仕历刘备。

《三国志》记载:“随先主入蜀,历雒、郫令,(南)广汉太守。失其行事。子忠,官至尚书郎。”

《襄阳记》记载:“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子忠,亦有名。忠子隆,为步兵校尉,掌校秘书。”

《季汉辅臣赞》评价:“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

12。王甫,字国山,广汉郪(音同七)人。仕历刘璋、刘备。

《三国志》记载:“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随先主征吴,军败於秭归,遇害。子佑,有父风,官至尚书右选郎。”

《季汉辅臣赞》评价:“国山休风,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13。马齐,字承伯,巴西阆中人。仕历刘璋、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齐为太守张飞功曹。飞贡之先主,为尚书郎。建兴中,从事丞相掾,迁广汉太守,复为(飞)参军。亮卒,为尚书。齐以才干自显见;归信於州党,不如姚伷。”

《季汉辅臣赞》评价:“承伯,言藏言时,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14。姚伷,字子绪,巴西阆中人。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先主定益州后,为功曹书佐。建兴元年,为广汉太守。丞相亮北驻汉中,辟为掾。并进文武之士,亮称曰:‘忠益者莫大於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尚;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原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迁为参军。亮卒,稍迁为尚书仆射。时人服其真诚笃粹。(马)勋、(马)齐皆以才干自显见;归信於州党,不如姚伷。延熙五年卒,在作赞之后。”

15。李福,字孙德,梓(音同紫)潼涪人。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先主定益州后,为书佐、西充国长、成都令。建兴元年,徙巴西太守,为江州督、杨威将军,入为尚书仆射,封平阳亭侯。延熙初,大将军蒋琬出征汉中,福以前监军领司马,卒。”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诸葛亮於武功病笃,后主遣福省侍,遂因谘以国家大计。福往具宣圣旨,听亮所言,至别去数日,忽驰思未尽其意,遂却骑驰还见亮。亮语福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一决耳。君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公,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复问其次,亮不答。福还,奉使称旨。福为人精识果锐,敏於从政。子骧,字叔龙,亦有名,官至尚书郎、广汉太守。”

《季汉辅臣赞》评价:“孙德果锐,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16。李邵,字永南,广汉郪人,李朝之弟。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先主定蜀后,为州书佐部从事。建兴元年,丞相亮辟为西曹掾。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李邵、李朝及邵之弟)各有才望,时人号之李氏三龙。”

《季汉辅臣赞》:“永南耽思,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17。李朝,字伟南,广汉郪人,李邵之兄。仕历刘备。

《三国志》记载:“郡功曹,举孝廉,临邛令,入为别驾从事。随先主东征吴,章武二年卒於永安。”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朝又有一弟,早亡,各有才望,时人号之李氏三龙(其中一龙为李邵,另一龙因早夭而不详)。”

《华阳国志》记载:“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其文,朝所造也。”

《季汉辅臣赞》:“伟南笃常,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18。龚禄,字德绪,巴西安汉人。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先主定益州,为郡从事牙门将。建兴三年,为越巂太守,随丞相亮南征,为蛮夷所害,时年三十一。弟衡,景耀中为领军。”

《季汉辅臣赞》评价:“德绪,志壮气刚。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19。王士,字义强,广汉郪人,王甫之从兄。仕历刘备、刘禅。

《三国志》记载:“先主入蜀后,举孝廉,为符节长,迁牙门将,出为宕渠太守,徙在犍为。会丞相亮南征,转为益州太守,将南行,为蛮夷所害。”

《季汉辅臣赞》评价:“义强,志壮气刚。济济修志,蜀之芬香。”

20。王嗣,字承宗,犍为资中人。仕历刘禅。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其先,延熙世以功德显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戎夷会葬,赠送数千人,号呼涕泣。嗣为人美厚笃至,众所爱信。嗣子及孙,羌、胡见之如骨肉,或结兄弟,恩至於此。”

21。常播,字文平,蜀郡江原人。仕历刘禅。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播仕县主簿功曹。县长广都朱游,建兴十五年中被上官诬劾以逋没官谷,当论重罪。播诣狱讼争,身受数千杖,肌肤刻烂,毒痛惨至,更历三狱,幽闭二年有馀。每将考掠,吏先验问,播不答,言“但急行罚,无所多问”!辞终不挠,事遂分明。长免刑戮。时唯主簿杨玩亦证明其事,与播辞同。众咸嘉播忘身为君,节义抗烈。举孝廉,除郪长,年五十馀卒。书於旧德传,后县令颍川赵敦图其像,赞颂之。”

22。卫继,字子业,汉嘉严道人。仕历刘禅。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兄弟五人。继父为县功曹。继为儿时,与兄弟随父游戏庭寺中,县长蜀郡成都张君无子,数命功曹呼其子省弄,甚怜爱之。张因言宴之间,语功曹欲乞继,功曹即许之,遂养为子。继敏达夙成,学识通博,进仕州郡,历职清显。而其馀兄弟四人,各无堪当世者,父恒言己之将衰,张明府将盛也。时法禁以异姓为后,故复为卫氏。屡迁拜奉车都尉、大尚书,忠笃信厚,为众所敬。锺会之乱,遇害成都。”

尾声——

陈寿: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

刘备:世不乏贤也。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