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立以后的吴丁前黎都是不稳定短命王朝,整个国家一直动乱不堪。后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即李太祖)夺取帝位,建立了越南第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李朝。
李太祖像
李公蕴1009年夺得大位,次年改元顺天,并迁都升龙(今称河内)。李朝采取唐朝和宋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圣宗、仁宗四代君主的百余年间,越南进入了政治集中、国家统一、国势强盛的时期。李朝的治国政策包括兴建升龙城,分封中央军政诸臣职位,改组地方政治机构,发展佛教,实行科举制度,改革土地和税收制度,制定《刑书》以改良法律,对外采取扩张政策等。李朝前半段时期多次与宋朝、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1054年,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成为越南一直使用的国号。李英宗时,南宋册封为其为安南国王,越南从此亦被称作安南国。李朝在中叶以后逐渐衰弱,国内封建诸侯相互交战,争夺权力。李朝晚期,发生了“范猷之乱”、“郭卜之乱”和陈嗣庆、陈承兄弟专权的场面。最后权臣陈守度趁女皇帝李昭皇年幼,于1225年年底(或1226年初)安排从侄陈煚(陈承之子)“受禅”,取代李氏帝位,建立陈朝。
李公蕴开国以及奠定统治基础
李公蕴是北江古法州(在今越南北宁省)人士,原是前黎朝官员,曾为黎中宗、黎卧朝帝效力,卧朝帝任命为“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据《越史略》卷中记载)。卧朝帝行为暴虐,人心不服。而李公蕴的性格则是仁慈宽厚,得到人心的支持,加上他掌握兵权(《大越史记全书·黎纪·卧朝皇帝》“宽慈仁恕,颇得众心,而掌握兵柄者”), 便对帝位有凯觎之心。根据《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第一百九十七册),大中祥符三年二月条记载卧朝帝死后黎明提、黎明昶起兵争夺帝位,但都被李公蕴所歼灭。祗候陶甘沐知李公蕴的心意,就向他劝进,说卧朝帝因昏庸残暴,多行不义,已被上天所屏弃,而卧朝帝之子年纪幼小,难以克服各种困难(《大越史记全书·黎纪·卧朝皇帝》载,陶甘沐向李公蕴说:“主上昏暴,多行不义,天厌其德,弗克终寿,嗣子幼冲,未堪多难”。 ),并利用迷信思想提出李氏将成为新兴的统治者(《大越史记全书·黎纪·卧朝皇帝》载,陶甘沐谓李公蕴:“国人皆谓李姓大兴,图谶已见。” ),坚请李公蕴夺位称帝。李公蕴知道时机成熟,就登基为帝,是为李太祖(1009年─1028年在位),李朝由此建立。
开国后,便积极奠定统治基础。1010年(顺天元年),李公蕴认为丁、黎两代的旧国都华闾地方狭窄,不适合作为帝都,于是下《迁都诏》,认为应该承袭中国古代商周两代搬迁国都的先例,迁都大罗城(今河内),原因在《大越史记全书·李纪·太祖皇帝》中记载,形容大罗城“宅天地区域之中,得龙蟠虎踞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垲,民居蔑昏垫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京师之上都”。 该年农历七月,朝廷迁入大罗城,改名“升龙城”,并修建宫殿、府库、城隍、城墙、寺庙等等设施,使升龙城具备相当规模。
李太祖又进行各种措施,以强化统治,包括改组地方行政,分全国为二十四路、设定税收制度、分封诸子为王等等。攻打各地方反对势力,稳定全国。
李朝统治越南二百多年,对越南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越南史家陈重金在其书写的书籍《越南通史》便曾提到:“李朝之功在于使我南国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外则攻中国,平占城,内则整顿武备、编修法律,建立稳固的自主之基。”越共编写的《越南历史》一书也提到李朝在越南历史里,是建设国家的重要阶段:“李朝——特别是在十一世纪——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国家建设,为民族和独立封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全面的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