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王,想要坐拥天下,众人服从的话,那么除了要有励精图治的治国之才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为天下苍生着想,不拘小节。然而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竟然有一个朝代的皇帝,在兵临城下,且国库空虚的情况下,依然不肯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当军饷,最终导致了国破人亡的悲惨结局。这个人就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明世宗朱由检,因为年号为“崇祯”,所以后人习惯称其为崇祯皇帝。崇祯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儿子,原本他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但是因为其皇兄,也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在登基七年之后就病逝了,所以崇祯受遗命才登上了皇位。
崇祯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节俭治国,并大力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二百六十余阉党,将原本被宋喜宗搞得一团乱的大明王朝治理得有条不紊,让众朝臣和天下百姓都认为明室有了中兴的机会。然而谁也没想到,最终大明王朝竟然因为崇祯的节俭而走向了灭亡之路。
据相关资料记载,崇祯虽然从小就聪明好学,但却非常的节俭,甚至节俭到有点吝啬的地步。崇祯小时候用“仿影”练字的时候,如果发现纸张比较大而范本的字体比较小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先把纸张的一边对齐范本,然后写满之后在把剩下空白的地方也写满,一点都不浪费。后来即使贵为九五之尊了,崇祯却依然没有因此而改变“小气”的习惯,据悉当时在命人采买东西回来之后,崇祯皇帝一定会仔细的询问该物品的实际价格,搞得宫人毫无小便宜可贪。
崇祯皇帝所在的明朝时期,是一个就连国家官员工资都非常低的年代,一位普通知县的平均月薪为7.5石左右,相当于10两银子左右,而就算是身为朝廷命官的正二品尚书,工资也就只有61石,100两银子都不够,如此微薄的工资,让大部分官员度日如年,苦不堪言。相传当时有一位官员在为母亲过大寿时,穷得只能买两斤猪肉。
崇祯刚登基的时候,节俭治国,除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减少朝廷的支出。当时崇祯认为驿站的存在,不仅让相关官员有了贪污的渠道,而且还得朝廷出钱养驿站里的大量驿卒,所以他就下旨大规模的关闭了或缩小全国范围内的驿站,导致许多驿卒从此失去赚钱养家糊口的机会,纷纷参加了农民起义。据后人研究发现,就算关闭了这么的驿站,所节约的开支也不过30万两银子,大约是皇宫一个月的支出。初次之外,崇祯的下达的这道旨意,竟然将他逼向了死亡,也使大明王朝结束了几百年的历史。因为在那大量的被迫参加农民起义的驿卒中,就有后来攻破了大明皇宫的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一日,有李自成所率领的百万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大同,并准备直逼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城。兵临城下的危机感,让崇祯已经快山穷水尽了,于是他紧急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还有户部与兵部的官员们,商讨请吴三桂出兵进京勤王。然而吴襄却说如果要吴三桂率兵进京的话,需要一百万两银子当做军费。这对从小连一张纸都要节省的崇祯来说,一百万两银子无疑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目,在加上此时国库只有四十万两银子了,所以思及想后,崇祯只好搁浅了这个计划。
因为没有了吴三桂出兵勤王,崇祯所在的北京城无疑已是李自成的囊中之物了,无计可施的他只好向户部试压,但是户部依然想不到任何解决办法。不过当时许多人都知道虽然国库没钱,但是因为崇祯的节俭,所以其藏有许多的私房钱,于是大臣们纷纷上疏恳请崇祯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救国,不过崇祯却怎么也不同意。后来左都御使李邦华甚至在朝堂上公然顶撞崇祯说“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意思大概就是都快亡国了,皇上为何还吝啬那些钱财恩?结果没想到崇祯竟然泪流满面的回道“今日内帑难已告先生”。其意思也就是说,我的私房钱不能给到你们了。
一国之君都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满朝文武百官还能说什么?后来崇祯还号召满朝大臣和天下百姓为救国捐款。然而作为皇帝的他都不肯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捐款了,所以满朝文武百官更是以各种理由装穷,装没钱,都效仿崇祯不肯出钱,即使有几位大臣愿意出钱,但也都是被迫或者很少的。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晚,李自成进攻的前一晚。崇祯命令工人们将几个儿子送出宫外去避难,而皇后、嫔妃和两位公主,不是他下旨自缢身亡就是被他杀死了。十九日凌晨,李自成从彰义门攻入了北京城,大明皇宫彻底沦陷了。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崇祯皇帝在煤山(今北京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终年33岁。而两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政权也就此悲剧落幕。
据悉,李自成攻占北京城之后,竟然在崇祯的皇宫内搜出了三千余万辆的白银和一百五十万两的黄金。如此雄厚的财力,如果在当初愿意出资一百万银两来救国的话,那么或许大明王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了,崇祯也就不用悲剧的上吊自缢了。然而如此划算的一笔交易,节俭吝啬的崇祯却宁死也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