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作为现如今日常饭桌上常见的一种蔬菜,你知道它的从何而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细说辣椒的简史,明末由海路传入中国,速席卷全国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辣椒在明代晚期传入中国,大致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具体年代已经很难说清,确实的传播路线也尚在讨论中。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从海路传来的,先到达浙江、福建沿海,再进入内地。早期中文文献里记载的辣椒大部分都是浙江人写的。
此外也可能有陆路,比如东北地区的辣椒可能是从朝鲜半岛传过来的,不过朝鲜半岛的辣椒当然还是由海路传来的。
辣椒如果最先传到浙江的话,那么最可能的路线是宁波,因为在明代中后期,在宁波有很多葡萄牙人从事海洋贸易。
在宁波外海有一个双屿港,现在叫六横岛,从1520年代开始,葡萄牙人就在这里建立了贸易基地,后来日本人、琉球人也加入进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都是整个东亚最繁荣的港口,江南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还有外洋的香料和奢侈品都在这里交易,有学者称这个小岛是16世纪的上海,辣椒从这里输入中国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浙江这条线,华南沿海也从南洋输入了辣椒。台湾的辣椒是荷兰人带来的,台湾人叫它“番姜”,意思是洋人的生姜(顺便说,辣椒在中国有40多种名字)。还有一种比较圆的辣椒,说是来自“咬留吧”,“咬留吧”是什么?就是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中国最早的记载辣椒的文献说它名叫“番椒”,长得像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味道很辣,颜色很红,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归在观赏花卉里。这本书出版于1591年,离哥伦布发现辣椒正好一百年。
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曾经列举了38种花名,其中就有辣椒花,这是中文里第一次出现辣椒这个词。汤显祖曾经被贬到广东徐闻,去过珠三角,去过海南,跟外国商人聊过天,他还在浙江做过官,他很有可能是比较早接触到辣椒这个“洋玩意儿”的。
清朝在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里,人口增长速度惊人,人口总数更是远超之前的朝代(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做陈述),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粮食的供应和食用成了大问题,而价格低廉、容易下饭的辣椒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底层百姓的
宠儿,尤其是在湿气较重的又长期缺盐的云贵川地区,辣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广填四川”, 《四川通志》的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古时候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在遭受明末清初的大动乱之后人口锐减,近乎成为无人区。
为了开发四川,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开始组织以湖广(今两湖地区)为主,全国各地的的人口大规模向四川迁移。虽然史籍记载表明四川人在辣椒传入之前口味也偏向辛辣(食用花椒、姜、胡椒等调味品),但程度要远低于清朝食用辣椒的四川,更无法与现在吃辣的四川相提并论。
而“湖广填四川”之后的四川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融合了多地区人口和文化的新地方,清末的《成都通览》的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就是最好的佐证,辣椒最早也应该是这些新四川人带来的,他们的饮食习惯也在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同时发扬光大,辣椒成了新四川人的最爱,直至今天,四川成为中国最能吃辣的地区。
由于食辣习性起源于古时穷困的地区,因此辣椒早期被上流社会所排斥,带有强烈的偏见。因此,虽然根据清朝末年《清稗类钞》的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可以知道,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的百姓已经食辣成性,离不来辣椒了。但也仅仅活跃在西南地区,而全国广大地区依旧没有完全接受辣椒。这种情况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堪的近代社会一直保持着。
真正让辣椒席卷全国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务工潮和瓶装食品的工业化两大推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人口的流动范围和规模是史无前例的,这直接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差异,尤其是饮食口味的差距随之缩小,而辣椒作为一种低廉食品,既能当菜又能下饭,十分受外来务工人员的喜爱,各地辣椒的需求量也水涨船高;此外,瓶装食品工业化的发展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特色食品可以迅速得到传播,而辣椒的优点让它成为瓶装食品的主角。
然而,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辣椒却越来越火爆的现象是没法用下饭和价格低廉来解释了。主要应该是两个原因:
一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烹调方式省时、便捷的川菜得到了大众的青睐;
二是科学研究表明,吃辣时会给大脑传递一种错误的灼烧痛感,进而分泌一种名叫内啡肽的物质来止痛,而这种东西会让人心情愉快,换句话说就是,吃辣是会上瘾的!!
所以辣椒传入中国时间虽晚,但种种的客观因素,促使它迅速成为我国餐桌上的必品备。
那么,在辣椒传入之前,中国人就不吃辣了吗?也不是。
中国也有自己的辛辣味调料,包括生姜、花椒、芥末、大蒜和茱萸等等,汉代以后又引入了胡椒,这都是重口味的调料。特别是花椒,用得很普遍,宋元时代的饮食中有不少都用到花椒,全国各地都用。
那时候的川菜虽然没有辣椒,但是花椒早就在用了,因为四川是花椒最重要的产地,明代的宫廷一年要从四川采买将近8000斤的花椒,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四川这个地方,口味很早就很重,不过究竟喜欢什么重口味,不同时代似乎还不一样。
西汉扬雄写的《蜀都赋》,说蜀地人做菜,调和五味之后还要“和以甘甜”,似乎是说什么都要加点甜味;三国时候有人给魏文帝曹丕报告,说蜀地的猪、鸡等等都没有什么味道,所以做菜都要放饴糖或者蜂蜜,看来那时候的四川人其实爱吃甜。
不过只过了一百年,到了公元四世纪记述古代西南地方状况的《华阳国志》这本书里,就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口味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