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的质疑,年底再掀波澜,领衔的是两家中央级媒体: 《人民日报》海外版16日报道说,中小学教材存在“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四大缺失,造假之声四起; 同日,《中国青年报》也大篇幅关注此事小学生将诸葛亮写成孔明被老师判错;文章尖锐地提出:“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时,却给他们喂了垃圾”、“三聚氰胺奶粉毒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伤害他们的心灵”、“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 从鲁迅是否该从教材“撤退”,到质疑“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等课文系杜撰,质疑秦始皇、汉光武帝、诸葛亮等人画像太相似,再到教材“造假”似三聚氰胺,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从未像今年这样饱受质疑,且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怀疑主体也从民间团体、公众上升到中央媒体,力度越来越大。 在现行教材饱受争议的同时,更有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被家长学者热捧,重印卖断货、网上售价翻十倍…… 无论质疑还是“古董”课本意外焕发青春,其背后,都是公众反感现行教材说教太多、期待恢复语文学习本真等的集中反映。 中国语文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也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知境界、激发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但无须讳言,现在的语文和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泛道德化(如有关鲜花的课文不是让学生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在鲜花上寻找道德寓意;中国文学浩如烟海,经典无数,但鲁迅一人的作品就可占到十四五篇)、功利化(一切为了考试、升学,答案很“标准”、作文有模板)等非语文因素太多,而传统文化因素太少的现象,这已让语文教育凸显危机和伤痛: 其一,语言文字的规范没有掌握,学生变得没有“文化”。比如高考作文编造虚假情节、用词不当、语病频出、思路混乱,汉语竞赛中国大学生输给外国留学生,硕士、博士不会写论文学生寒窗苦读10年却在基础工具上成了“文盲”和“废品”,这是何等的讽刺。 其二,没有传统文化注入,道德感低下。语文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但现在社会道德滑坡,这固然与社会转型有关,但语文教材和教学中缺乏传统文化中的仁义、谦让、忠诚、诚信等美德,才应是根本原因。
其三,更大的危机在于,语文如不传承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可能越发式微。有着数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引进并吸取了不少西方文化的精品,但文化输出有限,数得出的不过功夫、中医、孔子等,影响有限,“赤字”严重。而现在,“赤字”还在加剧,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回到家看的却多是西方大片和书籍,近年好莱坞电影《2012》、《功夫熊猫》等就利用“中国元素”从中国赚走巨额利润,更悄悄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输送进来此消彼长,西方文化的侵蚀加剧。 中国文化要影响世界,靠现代文明难以担当,还需传统文化发力。影响世界需要传统文化,但中国人却变得越来越没“文化”,中国文化与经济地位、国际地位不相称的“偏瘫症”越发严重,这是何等的尴尬。 所以,无论是出于人的发展需要,还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都不能被中小学教材弱化。教材改革,必须恢复语文、历史的本来面目,守住传统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