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12月12日,一看日期大家都想到了,这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西北领袖杨虎城和东北领袖张学良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西安的华清池发动了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兵谏”,他们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了,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也成为了从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重大转折点。那么这场“兵谏”到底是谁策划的呢?最近看到资料说是,晚年的张学良道出了一些实情。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顶着个“不抵抗将军”的帽子,来到了西安,结识了担任陕西省主席和国民党17路军总指挥的杨虎城。
1935年的时候,红军把东北军的109师歼灭了,张学良向杨虎城表示自己已经厌烦了内战,杨虎城随即就说,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向蒋介石进言,放弃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去面见蒋介石,向他建议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是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张学良回到西安告诉了杨虎城,杨虎城说,如果你真有决心抗日,我们就把蒋介石叫来,上演一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后来的西安事变,基本上就是按照杨虎城的“武力”办法进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主导者是张学良,但是晚年的张学良曾向外界透露,当时杨虎城是真正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我只不过是名义上的领导者。
事后,张学良要放蒋介石回南京,但是杨虎城却坚决反对,两人起了很激烈的冲突。1936年的12月24日,杨虎城给张学良分析了情况,他说我们本来就作为下属,不仅没有执行上级的命令,还胁迫他答应我们的条件,他回到南京后,你我二人的性命恐怕难保,至少让蒋介石写个书面的文件,不再追究此事,但是张学良说此事他负全责,两人越吵越凶,互不相让。第二天,张学良就陪同蒋介石回到了南京。回到南京的蒋介石立刻违背了承诺,张学良因此被蒋介石囚禁了长达54年,直到1990年他才恢复自由。
蒋介石逼迫杨虎城辞职去了国外考察,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虎城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决然地带着家眷积极响应“共赴国难”的号召。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蒋介石还没有忘记在西安的半月之仇。最终,他的妻子被特务迫害致死,他自己也被特务所杀。后来毛人凤说,蒋介石对于这件事做的如此干净利落,特别满意。
这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到底谁是真正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人云亦云,在这里我把我看到的资料提供给大家,以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