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直提倡“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的调养规律,所以春季更要抓紧机会补充阳气。恰好洗澡时可以让血液循环加快,体内阳气蒸腾,如果再搭配冲洗这7个部位,具有更好的补阳、护阳效果。
洗澡时冲洗这7个部位,一年阳气都补足!
头顶: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间的百会穴是人体经脉的汇总之处,百脉之会,贯达全身。
冲洗百会穴能放松脑部神经、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也能缓解头晕、头痛、耳鸣、鼻塞等感冒症状,对保护大脑血管、预防脑中风也有一定好处。
耳后:翳风穴、风池穴
耳朵后面常常是被大家忽略的清洁死角,但其实从耳后到枕骨附近分布着数个穴位,比如翳风穴、风池穴等,能将流经的气血化为阳热风气,对落枕、失眠、眼睛疲劳、脑中风等都有缓解作用。
腋下:极泉穴
气温回升使得出汗变多,体味也会跟着加重。而腋下汗腺发达,是最容易产生臭味、藏匿病菌的部位之一,所以洗澡时一定不能忽略。编辑:新经络公众号
腋窝顶端有极泉穴,归心经,适度冲洗腋窝,可以疏泄心火、宽胸理气、调理睡眠,并且减轻心悸、胸闷等症状。
肘窝:曲池穴
肘窝是心经、心包经、肺经通行的部位,冲洗肘窝可以疏经络、通气血,保养心肺健康。
肘窝外侧还有曲池穴,能帮助调节血压,缓解发烧症状。
肚脐:中脘穴
肚脐与胃肠等消化系统联系紧密,围绕肚脐周围顺时针冲洗,有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的作用。在肚脐正上方4寸的地方有中脘穴,冲洗5分钟左右,能调降胃气、健脾消食。
膝窝:委中穴
膝盖窝是腿上最容易有污垢的地方,也牵连着大部分腿部肌肉。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冲洗膝窝能缓解腿部疲劳,预防静脉曲张,减轻关节疼痛。
膝窝中心处的委中穴,有肝经、肾经、膀胱经通行,对益肾固阳、化湿利尿都有好处。
脚心:涌泉穴
双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十二经络和多个穴位都汇集在脚底,其中脚心上的涌泉穴,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冲洗脚心不仅能放松全身,还可以调经活血、补充肾阳、改善睡眠。
以后大家洗澡时,可要记得多多冲洗这7个部位,让体内阳气更好地生发,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了!澡也不是随便洗的,这些洗澡的误区你占了几个?
搓洗太用力
咱们身上搓出的“泥”,也就是皮肤的表面的角质层,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和灰尘等,就算每天搓,还是会不断地生成,是一种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洗澡时适当地搓洗即可,如果过度搓泥,会损伤皮肤的保护层,容易导致皮肤敏感,还可能被湿气入侵,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淋浴水洗脸
相信不少人都喜欢洗澡时,顺便洗头洗脸,这个习惯无可厚非!不过有两点需注意的:
第一,淋浴时的水温洗澡正合适,可用来清洁面部皮肤,温度就过高了!清洁面部,最好使用30度左右流动的温水,水温过高易刺激皮肤,长期用过热的水洗脸,皮肤容易变得干痒、脆弱。
第二,据科学家研究,大部分家庭的淋浴莲蓬头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而且极难清洁去除。新经络公众号提示:相较于水龙头而言,莲蓬头使用的频率低,细菌更容易滋生在“死水”中,对于敏感的面部肌肤来说,用淋浴水洗脸,感染细菌的风险更大。
水温过高或过低
洗澡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温,夏天不能贪凉用冷水冲澡,大冬天也并非水温越高越好,烫伤了可不得了!最合适的人体洗澡的水温,应不超过49℃,而婴幼儿洗澡水温则应更低,水温维持在38-40℃即可。
用太多沐浴露
大部分沐浴露香皂都是碱性制剂,虽然能有效去除油脂和灰尘,但也容易让皮肤更加干燥紧绷,换季时还会引发瘙痒和皮炎。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在夏季每天都洗澡的情况下,减少沐浴露的用量,或是隔天使用一次。另外,最好使用中性温和的洗浴产品,女性切忌用沐浴露清洗私处,敏感部位最好使用专业的护理剂,或用温水冲洗即可。
洗澡时间太长
洗澡是一种愉悦身心、放松减压的方式,但也需要控制好时间,否则“享受”就变成“难受”了。千万不要一个人,关上门泡上一两个小时的澡,不仅伤身,还有可能导致缺氧,引发休克。新经络公众号提示:每次洗澡,淋浴时间10-15分钟即可,泡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洗澡时间过长,容易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更需缩短洗澡时间。
生理期盆浴
女性生理期或是孕妇坐月子期间,都是可以洗澡的,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并无禁忌。但需注意的是,生理期和月子期间,身体较为虚弱,更容易感染细菌,可能引起盆腔炎,不宜进行盆浴,建议淋浴洗澡。另外,还需要注意保暖,洗完澡后立刻擦干身体和头发,避免伤风感冒。
洗澡也要讲究科学,正确洗澡才能健康又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