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晚上睡不着,试试逍遥散

肝脾失调,心神失养: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不寐

汪某,女,47岁。2015年4月30日初诊。

主诉:寐差伴头痛5年余。

病史:5年来,渐起夜寐不佳,病初夜寐梦扰,尚能安睡4~5小时,病久仅可入眠1~2小时,以致烦躁易怒、心悸、恶心、晨起头晕而痛、神疲乏力。发病以来,月经周期提前,经期延长,经来腹痛。未及更年,乍寒乍热频作。本次月经方净。素有子宫腺肌症史。

查体:面色暗滞,舌质淡胖、边齿印,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不寐。

辨证立法:肝脾失调为基本病机,心神失养为阶段病机。治以疏肝健脾、宁心安神,基本病机、阶段病机标本兼顾。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味。

粉丹皮12g,焦栀子12g,北柴胡12g,薄荷叶(后入)3g,赤芍药15g,全当归15g,炒白术15g,白茯苓15g,生甘草5g,酸枣仁15g,野百合30g,青龙齿(先煎)30g,青橘叶15g,淮小麦30g。水煎服,7剂。

二诊:2015年5月7日。药后,夜寐较前好转,心悸、恶心消失,神疲头晕如故。此肝郁缓而未止,脾气复而未壮,心神安而未宁之证矣。当拟原法继进,以期诸恙次第平复。上方7剂。

三诊:2015年5月21日。上方服完,守方又服1周,诸症若失。昨日调摄不慎,感于寒湿之邪,冒犯清空,流于中州,以致头巅昏蒙而痛,胃脘痞满而胀。此即时病机为患矣,当拟芳化、淡渗之中,参以酸苦之味解之。

处方:广藿香10g,川厚朴15g,姜半夏15g,白茯苓15g,淡竹叶15g,焦栀子15g,冬桑叶20g,杭菊花15g,炒白芍30g,生甘草8g,双钩藤(后入)30g。水煎服,7剂。

药后,头痛脘痞皆止,仍拟调理肝脾之剂出入善后,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患者虽以失眠为主诉,然病根在于肝脾。肝气不舒,久郁化火,则心悸而烦、时欲恼怒、月汛先期、经期延长、经行腹痛;脾气虚弱,生化无权,则头晕而痛、神疲乏力、恶心频频。木郁土滞,土虚木乘,肝脾失和日久不能自已,郁火上扰心神,脾精无以上荣,故又夜寐不佳,持续加重。其中,肝脾失调为基本病机,心神失养为阶段病机。故初诊、二诊皆以丹栀逍遥散合橘叶清疏、健运并用以解基本病机,另予枣仁、龙齿、百合、小麦等养血安神以除阶段病机。药证合拍,故能服药3周即有大效。此后,染于寒湿之邪,而有头痛、脘痞诸症,此时当解即时病机,予以暑湿气化汤出入,其后,仍以调肝理脾法善后,巩固疗效。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