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大黄通腑又泻热!

大黄为清热通下之品,具有通腑泻浊、增进食欲、调理气血、畅达气机的作用。以大黄为主药的名方众多,与《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首“主下瘀血”略有不同的是,现今其功效则以通脏腑为主,下瘀血次之。

大黄通脏腑之功效,即泻下通便。临床应用如:治温热病热结便秘、高热不退,可用《伤寒论》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治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可用《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当归、干姜、附子、人参、甘草、芒硝、大黄);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可用《伤寒论》调和肠胃的三泻心汤方——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以上所用皆本《神农本草经》大黄主“留饮,宿食,荡练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之功效。

该下则下,以下医案即说明了大黄、也说明了大承气汤的攻下作用,老前辈张志远先生(1920.07-2017.11)是我校创校元老之一,读到他的讲述犹如仍在聆听老先生讲课般亲切。

忆1940年6月,家母高热一周,口干,胸闷,汗出不断,进食很少,大便数日未下,曾服用辛凉解表剂和小陷胸汤,不见好转,反增烦躁,日夜不能合眼,欲吃冰块,置身冷水中。适有孙姓老医,为家君学友,素习《景岳全书》,诊毕即言属瘟疫,认为脉滑有力,舌苔黄厚,虽无芒刺也应攻下,处方大承气汤加味,大黄用了30克,嘱更衣后,饮一剂,分两次服。果然药下如神,解出软便秽物半盆,小水颜色如血,病去大半,事过三天便下床操持家务了。老人莞尔笑道,投药依据不是仿效吴又可,而由“四维”得来,且说《本草正》一百二十八条之论大黄,就已广采了古今经验。(《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神农本草经》载大黄亦主“寒热”,乃大黄具有凉血清热之功用。以大黄与黄芩、黄连同用可加强其清热作用,而大承气汤、泻心汤所代表的亦即此。

大黄通腑清热,在眼科也有重要应用,以泻热毒。对此功用,《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眼目条中论述:“大黄,主热毒赤目。”《本草切要》认为,“若光明科以之治目,在时眼初发时,以之泻火可也。疮肿科以之散热拔毒,在红肿解毒可也。”近代名医张锡纯大黄解,也谈到大黄治眼病:“大黄……入血分,破一切瘀血,……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痛,用之皆为要药。”

眼科用大黄组方,则如在明代傅仁宇(允科)所撰眼科名著《审视瑶函》中,治疗外障目翳,多数方中用到了大黄。《医宗金鉴》治外障目翳病方58首,其中配伍大黄的有37方,约占63%;治内障眼病方中亦多用之。

河北庞氏中医眼科在全国影响广泛,已有五代百余年的传承历史。据其第三代传人的庞泗泉在《北方医话》中介绍,该流派擅长运用大黄治疗炎性眼病与出血性目病,既清热又止血。

余之先祖擅长治眼疾。余幼承庭训,常用大黄治疗炎性目病,黄液上冲,凝脂翳,物伤其睛,血灌瞳神,眼底出血等眼病,其效如桴鼓。

大黄用于眼科,不但可治炎性目病,而且也可治出血性目病,尤其是可用大黄炒炭治疗眼底出血。经临床观察,凡眼底出血者,无论何种起因,常常瘀久化热,故常用大黄炭治之,且多多应手。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