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为什么饱食的猴子不长寿?

200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发表研究文章,认为饮食无忧并不利于猴子健康。他们连续20年对一群恒河猴进行二组不同喂食方式的跟踪试验,对照组按正常需要每天喂以饱食,试验组则不断被短斤少两克扣食物,使其经常处于忍饥挨饿状态。结果发现并非饱食组猴能延年益寿,倒反而是挨饿组猴子的代谢和衰老过程明显减缓,身体功能显得更加健康。而喂以饱食的对照组猴不论是代谢水平还是身体机能都不如挨饿组猴,显示出更快衰老的迹象。

不仅是猴,以老鼠作试验对象也出现类似结果。上世纪三十年代有美国科学家经过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实验组大鼠寿命比正常喂食组大鼠明显延长,其心血管、消化、听觉等器官老化过程明显减缓。这一现象并非动物所独有,在人类长寿研究中也不乏其例。中国广西永福县龙江乡是有名的长寿之乡,那里的百岁老人之多引人注目,90多岁老人能下地干活,102岁老妪还能肩扛四五十斤重的柴火。研究者发现除却那里植被茂盛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比一般城市高上千倍等环境因子外,节制饮食也是个重要原因。长寿老人普遍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很少吃肉。日均摄入的热量只有1440卡,低于正常人1500卡的低限需要值。那里远离城市尘埃,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山泉吃鲜莱,从不暴食暴饮,故能祛病延年。

中国古代养生学强调饮食有节,方能形与神具,终其天年。《千金要方》书中就有“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之说。这聚积则是消化不畅,痰乃肥胖之症也。中医有“肥人多痰”之说。三国时流传著名的三叟歌。

古有行路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上叟前致词:内中妪貌丑。中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其意是有一旅行者路遇三位扛着锄头去锄草的百岁老翁,便请教他们的长寿秘诀。其一叟告之为长寿是因老婆生得丑,意在当节制性欲。二叟则将长寿原因归之“量腹节所受”,也就是节制饮食;三叟却又另有说词,为夜卧被子不盖头,即慎起居,适寒温。古人将长寿之因综合为少欲、节食、慎起居三方面,至今仍为是长寿三方。饱食可能减寿,饮食偏嗜,也可能导致疾病。如偏嗜某一种食物,长期过多的摄入,能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衡,从而改变体质状态,引发疾病。如过多的饮酒,中医称之为“以酒为浆”,就容易形成湿热体质,引发湿热病。

饱食的猴子不长寿,故要想健康长寿,当避免饮食过量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