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药通|24节气养生:大暑

  大暑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大暑7月22日

  节气特点

  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前后。我国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意即: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产卵于枯草上),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节气民俗

  广东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节气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季重在养心。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另外,夏天的饮食以清补为主,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到底如何清补?专家指出,夏季饮食养生必备六宝:第一饮酸梅汤、第一菜黄瓜、第一菌木耳、第一谷薏米、第一粥绿豆粥、第一瓜西瓜。

  第一粥绿豆粥

  上榜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之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最佳搭配:可以搭配大米或者黑豆等其他豆类做成杂豆粥,能补充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夏季养生六宝』(点击进入)

  节令美食

  清凉西瓜肉汤

  生津止渴

  清热解毒

  消暑散风

  原料:翠皮西瓜300g,薏苡仁30g,眉豆60g,瘦猪肉100g,嫩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瘦猪肉切成片,放入开水中氽烫片刻,捞出沥干;将西瓜(切成块)、薏苡仁、眉豆、瘦猪肉、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武火烧沸,再用文火慢煮至猪肉熟透;出锅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暑散风。

  注意:西瓜和薏苡仁性寒,脾胃虚寒的腹泻患者忌食。

  节令中药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容易伤人气阴,保健中药宜选用清淡解暑、益气生津的药物。常用的养生中药有西洋参、太子参、北沙参、党参、扁豆、莲子、薏苡仁、茯苓、砂仁、金银花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