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食疗与养生的原则 讲究阴阳平衡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人们对于养生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在疗养仪器上了,更多的朋友都开始注重食疗养生。关于中医食疗与养生一直都是朋友们关注的焦点,食疗养生就是利用食物的性能作用于人体,给人体带来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并且食物是可以给人带来能量和日常所需要的营养,维持生命的活动是离不开能量,所以食物养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1、以平为期过犹不及

怎样才能“平”呢?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要把过剩的、过量的东西适当消除一些,缺乏的东西通过饮食来补充一些。现在营养专家和医生经常建议城市人群少吃肉,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加上饮食没有节制,肉类等肥甘厚味摄取过多,导致阴虚、内热,引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高发,所以我们提倡“损有余”,少吃一点肉。

现在营养专家和医生经常建议城市人群少吃肉,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盐,在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国家都把盐看做是很神圣的东西,对健康有诸多好处。但现在,我们却一直在提倡限盐、控盐。这是因为在古代,提取食盐比较困难,普通人甚至是王公贵族能吃到的盐都很少,而现在盐是极为廉价的调味品。

大多数现代人盐的摄取量是超标的,一个成年人一天吃的盐不要超过6克,老人、小孩以及高血压病患者还应递减。盐入肾经,适量吃盐对肾是有好处的,但过量就会伤肾。我们提倡少吃盐就是根据“损有余”的进补原则。

2、食养温和药疗暴烈

当我们一旦发现自己不舒服了,往往第—个反应就是吃药。不可否认,药物的短期效果很强,然而是药三分毒,大量吃药容易使自身免疫力更差,即使是患病之人,长期服药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与药物相比,食疗更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

打个比方,身体像个玻璃杯,常温下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过冷或过热是阴阳失调的状态。一个在冰箱里冻了几小时的玻璃杯和一个在火上烧得发红发烫的玻璃杯,怎样能让它们快恢复常温?前者加开水,后者加冰。但是如果你加了开水或冰,会发生什么事?在温度恢复之前,杯子很可能已经碎了。

用药就好比是往玻璃杯里加冰或者加开水,虽然起效迅速,但是危险也大,所以医生在开药时,不仅要考虑到能治病,还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是否受得了——那个杯子是否足够结实。同样的病,中医给成年人开药,一些单纯的中药比例较大;给小孩开药,则尽可能开一些温和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开中药的量也会很小。

3、以缺为补均衡为要

从古至今,食补调养,无论是治病还是病后调理,乃至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一种食物对于防病和治病,都有各自的功能。可以这样理解,这些食物是同我们人类一样,同生在这个大的自然环境中,但因生长地域不同,因而禀受天地的灵气就会存在差异。

从中医角度来说,很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不论是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还是鸡鸭鱼肉、海洋生物等,都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我们只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就能发挥其作用。值得强调的是,传统医药对食物的认识还体现在食物的性、色、味以及食物的气化功能作用上,如食物的温、热、寒、凉以及升降功能等。

综上所述,中医食疗养生讲究的是平衡养生,在中医理论中,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内宇宙”,那么维持这个“内宇宙”最主要的点就是平衡,如果能做到阴阳平衡,那么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同理,食疗养生也是同样的到底,食物也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搭配会对我们身体起到不同的效果,但是无论怎么样进行调养都要讲究平衡。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