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一般无副作用的医疗方法,但如果手法运用不当,也可能出现些异常情况,可能对受术者产生不良影响,学术界将这种推拿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称为“推拿意外”。发生异常情况时,推拿医务人员必须做出正确判断,并予以及时而恰当的处理。
一、晕厥
晕指头晕,厥指手足逆冷或突然昏倒。晕与厥多同时发生。如在推拿过程中突然发生,俗称为“晕推”。其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和处置办法与针灸的“晕针”相似。
【临床表现】
患者突感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胸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冷汗出,甚至昏不知人等。
【原因】
1.病人因素:饥饿、紧张、疲劳等。
2.疾病情况:血压、血糖、脑血管病等。
3.颈椎解剖:与椎动脉的解剖特点有关。曾有使用颈椎旋转手法造成椎基底动脉缺血性损伤,引发急性脑血管病的报道。
4.手法因素:力度太重,时间太长,旋转过度,体位不适。
5.环境因素:诊室闷热,或空调环境下空气不流通。
【处理】
1.立即停止推拿操作,扶患者躺于床上,头稍低位,监测血压与脉搏,饮少许糖水或温开水。
2.针刺或掐按急救穴。
3.颈型眩晕者,常予口服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或西比灵10mg,每晚1次;并口服抗眩啶(甲胺乙吡啶)4-8mg,每日3次;口服安定,睡前2片。亦可于卧位,做颈部放松与纵向手法理筋和拔伸治疗。详情可参考颈椎病椎动脉型的推拿治疗。
4.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或抢救。
【预防】
1.存在“晕推”的因素时,慎用推拿。
2.掌握好手法的力度和时间。
3.改受术者颈椎坐位操作为卧位操作,并控制旋转的角度。
4.保持诊室的空气流通。
二、瘀斑
瘀斑是推拿治疗中和治疗后皮下出血的现象。
【临床表现】
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疗中和治疗后,手术部位皮下出血,局部皮肤肿起,并出现青紫、紫癜及瘀斑现象。
【原因】
1.初次治疗时手法刺激过重,时间过长。
2.患者有血小板减少症。
3.老年性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4.患者长期或过量服用过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
【处理】
1.局部小块瘀斑,一般无须处理。
2.局部青紫严重,可先制动、冷敷;待出血停止后,再在局部及其周围使用轻柔的按揉、摩、擦等手法治疗,同时,加湿热敷以消肿、止痛,促进局部淤血消散、吸收。
【预防】
1.若非必要,不宜选用过强的刺激手法。
2.对老年人使用手法必须轻柔,特别是在骨骼突起的部位,手法制激更不宜太强。
3.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不要急于在局部进行手法治疗和使用湿热敷。
4.了解患者的服药史。
撕纸分割线
三、疼痛
疼痛是指患者经推拿治疗后受术部位的疼痛现象。
【临床表现】
患者经推拿手法治疗后,特别是初次接受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的感觉,夜间尤甚,用手按压时疼痛加重。
【原因】
1.术者手法操作技术生硬。
2.局部施术时间过长,手法刺激过重。
【处理】
1.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1-2天内症状可自行消失。
2.若疼痛较为剧烈,可在局部施行轻柔的按法、揉法、摩法、擦法等。
【预防】
对初次接受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手法要轻柔,局部施术时间亦不宜过长。
四、破皮
破皮是指手法操作时出现受术部位皮肤破损的现象。
【临床表现】
患者在手法治疗时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起疱等皮肤表面擦伤、出血、破损的现象。
【原因】
手法使用不当,如按揉法操作时,用力过重,幅度过大,捻动皮肤所致;拍法、擦法操作时,没有紧贴皮肤,向下用力太强而产生冲击力所致;一指禅推法、?法操作时没有吸定,产生异常的摩擦运动等所致。
【处理】
1.损伤处立即停止手法治疗。
2.做好局部皮肤的清创(局部涂上红药水、紫药水等)。防止感染。
【预防】
1.加强手法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要求。
2.在使用擦法、推法时,可配合使用介质,防止破皮。
五、骨折
骨折是指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因手法不当等原因引起骨折的现象。
【临床表现】
患者在接受推拿手法治疗时,特别是在做被动运动或较强刺激的按压手法时,突然听到“咔嗒”之声,继之出现局部疼痛、运动障碍(如肋骨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等)症状。
【原因】
1.患者年老骨质疏松,或患者有骨质病变以及骨折假性愈合。
2.患者接受手法治疗的体位选择不当。
3.施术时手法使用不当,压力过重、刺激过强、运动幅度过大,以及手法生硬粗暴。
【处理】
1.立即停止手法操作。
2.制动、包扎、固定,并做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3.做必要的对症处理,及时予以整复和固定。
【预防】
1.手法治疗前,特别是进行被动运动类手法操作前要仔细检查,如有疑问宜先行必要的X线检查,排除骨折及骨结核等骨质病变。
2.被动类手法操作必须在正常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可粗暴。
3.老年患者成骨质疏松患者。手法用力不宜过重。
4.选择的体位必须舒适、正确,有利于手法操作。
六、内科意外
因推拿而致的纠纷和官司涉及的内科病证,主要包括在推拿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脑血管意外(特别是再次中风)、急性心肌梗死、一过性血压升高、癫痫发作和因气道堵塞而的窒息等,可统称为内科意外。
【临床表现】
1.脑血管意外。突发眩晕、恶心,一侧肢体感觉丧失或运动不遂,昏迷、意识障碍等。
2.一过性血压升高。出现头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检查可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素有高血压者,可远远高于平常值)。
3.心肌梗死。突发心前区疼痛、憋闷、窒塞感,或喘促,或昏不知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4.癫痫发作。突然神志异常,昏仆,口中发出猪羊般叫声,口吐涎沫。
5.气道堵塞。突然呛咳,喉间梗阻,呼吸骤停,面色青紫,四肢乱蹬。
【原因】
1.患者本身存在相关的原发性疾病如脑血栓或脑梗死、高血压、心肌缺血、糖尿病、癫痫、小儿哮喘等;或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肥胖等。
2.推拿时机或环境选择不当如患者过饥、过度疲劳、过度烦躁等;或环境干扰,如噪声、突发事件等。
3.手法与体位不当点法、按法、叩击法等手法力度较重、刺激量大,或扳法掌握不好摇法频率过快和幅度过大,都是诱发内科意外的原因。如果体位不适合,特别是俯卧位以及体位改变太快时,也容易引发内科意外。
【处理】
1.如病人反映身体不适、心里难受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仔细观察脉象和呼吸;扶患者坐起或仰卧,可给予少许糖水饮用。如属癫痫发作,可掐水沟、翳风、合谷、十宣等急教穴。一次性血压升高,可令病人静卧并给予降压药口服或肌注。如属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应立即吸氧。心前区憋闷和疼痛可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
2.若患者已经昏迷,速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通知家属并送医院抢救。
【预防】
1.推拿前充分了解既往史,明确诊断,考虑到内科意外的可能。
2.对于存在内科意外原发性疾病和危险状态的患者,须将发生内科意外的可能性告知病人家属,并记录在病历中。
3.选择舒适的体位,尤其不要俯卧太久。
4.控制好手法的力度、频率和时间。
5.科室应准备常规急救设备和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