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效果到底来得快不快?这曾经是人们讨论的一个议题,很多人说中医是“慢郎中”,也有很多人反对,说中医对证了,见效非常快。那么,到底中医见效的速度如何呢?
其实,我觉得中医该见效快的时候,就要见效快;而该缓缓建功的时候,也不能着急,这是中医的特点。
那么,什么时候要见效快呢?
对于急症,中医是必须见效快的。
比如冬天天气寒冷,不断降温,有人为了参加新春的庆祝活动,考虑到自己的形象要美观,不能穿得太臃肿,于是就衣衫单薄地去活动现场了。然后,腹泻呕吐,肚子痛得不得了,完全难以忍受,夜里去急诊,连止痛针都给用上了。
那么,这个时候,中医必须看清病因,然后用温阳的中药下去,比如用理中汤这样的方子,甚至中成药附子理中丸,都可以立刻终止这种情况,其见效的速度,应该如同变魔术一样快。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曾经治疗一个患者,大家都认为是热证,都想用承气汤了,但是李东垣力排众议,认为所看到的热象是假象,而真正的本质是寒证,而且十分危急,于是立刻煎煮大剂温阳之药,结果,药还没有煎好,患者的身体就开始显示出了寒证的特征,手指“青至节”,也就是说手指的颜色开始变青了,古人认为这是重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于是立刻喝药,结果疾病痊愈。
像这种情况,如果不认证准确,不能立刻服药,则危在旦夕。所以,看到这些名医手眼,会令我们肃然起敬。
这些情况,如果说仍然要缓缓调理,恐怕是不可能的。
另外,还有一些功能性的疾病,中医基本是可以覆杯而愈的。
其实,这种功能性疾病的说法,也是有些不严谨的,严格地说,是病因病机相对比较单纯的疾病,中医的效果是非常迅速的,而且,也必须迅速让它起效。
比如,当年我在读书,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患了早搏,这是西医的说法,其实就是中医所讲的“心动悸,脉结代”。老百姓说的“偷停”。当时我去了我们那里最大的西医医院的心内科的主任,结果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我就无奈回来翻教材,在《伤寒论》教材里抄了炙甘草汤的方子,结果一剂就基本恢复,数剂安然无恙。
我从此对中医才有了信心,学习更加努力。而这个炙甘草汤的方子,后来我无数次应用,对这种气阴两虚型的早搏,也是立竿见影。
这种速效,就是病因病机比较单纯清楚,而这种经方,又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专门针对这种证型的,所以起效很快。
而这也是张仲景的经方的特点,就是非常精准地针对了某种证型,而且甚至方子后面的药物加减都非常明确,所以,应用以后,效果很快。这种体会,我相信每一位中医都会有所感受的,自己曾经经历过,就会赞叹古人智慧的了不起。
这样,过去才有“经方不过三”的说法,意思是:用经方,三副药应该有明显的效果,如果三副药仍然没有变化,则要重新考虑思路了。
当然,不仅仅是经方,只要是辩证对头,像这样的疾病,应该都是见效很快的。
但是,虽然这种情况中医起效很快,结果却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的病情很轻,您这么一调理,就身体彻底恢复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您为患者解决了暂时的问题,此时,您该想到,患者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它背后还有什么致病的基础没有清除?
所以,在很多时候,中医也是要讲缓效的。
那么,什么时候要讲缓效呢?
这要分很多情况的。
比如:病因病机非常复杂的。
现在人们生病,往往非常复杂,各种因素交织,什么肝气不舒,气血亏虚,痰湿凝滞,阴阳不调等等,您会吃惊地发现,在很多人身上都攒齐了。我总是说,这得对自己有多不好啊,这么折磨自己。
不过,这样的人确实很多的,往往您见到他(她)的时候,人家自己还在某种情绪中纠结呢,我为何得不到?我为何会失去?为何世界都与我作对?为何我会生病?气死我啦!(是的,前三个问题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
像这种人的调理,我觉得就是扁鹊再生,也不会让您立竿见影的,需要慢慢来,您就像一个被恐怖分子绑架的人质,身上挂满了定时炸弹,这时扁鹊需要一个炸弹一个炸弹地帮您清除。
而此时,很多患者渴望一个名医,一个方子就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估计,世上并无此法。
正确的调理,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找出根源,然后慢慢地剥离出错综复杂的问题,逐渐解决。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要主动配合,才能慢慢见效。
顺便说一句,那个恐怖分子,很可能就是您自己心中源源不断产生的不良情绪。
还有些情况,是要缓效的,是需要层层递进的。比如患者的气血虚弱,稍微做些调整,就有反应的。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有瘀血是要活血化瘀的,但是,有的人一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就身体更加难受,这是为何呢?这种情况,一个原因就是气血不足。
比如此人血虚,在血不足的情况下,您强行通它,就如同河道里面没有水,您却非让水要流得快一点一样,此时要先慢慢养血,等血养足了,再活血化瘀,则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当年朱丹溪治疗一位朋友的腹泻,当他看到此人的身体状态很不好的时候,判断他正气不足,如果不顾身体的状态,一味治疗腹泻,则会留下后患,所以就不动神色地给患者先滋补,辅助正气。但是患者都吓坏了,以为自己要死了,于是和儿子们痛哭,结果邻居听到他们家哭声大作,以为已经去世了,就开始疯传朱丹溪治死人啦!
结果,朱丹溪看到患者正气足些了,才治疗腹泻,结果是一药而愈。
还有缓效的情况,就是滋补。
很多患者,身体正气不足,需要滋补。这个滋补,并不是马上就可以建功的。首先是因为这样的患者,本身疾病的状态就不是十分明显,而是身体虚弱,或者有些阴阳失衡,这种调理,本身就不会感觉到大的改变,顶多是眼睛感觉不干了,口不渴了,身上有些力气了,这样的描述等等。
所以,这和治疗急症比起来,是非常不同的。所以过去的人说,治疗急症立竿见影,患者心里特别高兴,都称赞医生的水平高,而滋补这种事儿,长期服用,人们也没有什么感觉,所以并不会交口称赞,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人登寿域”,最后却长寿了,但是那可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人们也不会因此而夸医生的水平高的。
而且,滋补除了症状改变不明显,同时还需要坚持一段时间。
比如补肾、补脾等等,都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的,这些脏器,损害容易,而且损害的时候往往是带着快乐的情绪的,所以显得更加容易,但是,一旦滋补,则非常缓慢。
明代的大名医张景岳,自己患了慢性腹泻,怎么治疗都无效,后来他想,此时与饮酒有关,又与肾虚有关,于是就戒酒一年,然后在这一年里,自创胃关煎这个方子,自己服用了一年,才把这个肾气补足,腹泻也最终痊愈。张景岳自己就是大名医,在滋补的时候,也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的,可见滋补之不易啊。
此时,患者必须自己清楚,自己的身体的问题,不是一日形成的,解决也是要一定的时间的。
好吧,今天和大家聊了中医的速效和缓功的问题,我写这些,是希望大家对自己情况,有个公平的估量,否则,如果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有欲速则不达的,也有舍近而求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