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诸葛亮北伐众说纷纭,但也无外乎对与错两种观点。所谓对者,以攻为守;说谓错者,劳民伤财,加速蜀汉灭亡。
诸葛亮作为刘备去世后蜀汉的支柱,他有着鲜明的态度,"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事表中白纸黑字,写着北伐原因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正统文人,诸葛亮的忠君之心是不容有任何怀疑的。那麽要报先主恩,忠后主事,做到保境安民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强其所难,以一州之地与中原抗衡。"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这是陈寿对诸葛亮北伐原因的解释。他将诸葛亮北伐原因归结为"亮之素志"。个人观点认为,这样来解释诸葛亮北伐是不全面的。如果只是"素志"就连年用兵,那诸葛亮就是穷兵黩武了。
诸葛亮北伐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必须的。首先,从华夏民族到汉人,汉民族已经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群体,所以中国是不允许分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用在中华民族身上再合适不过,所以无论是魏蜀吴哪一国,他们都是不允许自己被排斥出中国的,也就是说统一是必然趋势。“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这段话很好的概括了蜀汉的局势。换句话说是“不战必亡,战则有一线生机”所以诸葛亮北伐中原是型式所迫,也是蜀汉求生存的唯一办法。
说诸葛亮的北伐劳民伤财,那我们看看诸葛亮当政时蜀中是什么样子“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天哪,“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这样的社会风气你敢想吗?这能说是一个疲惫不堪,满目疮痍的国家有的面貌吗?现在没有蜀汉各个时期国力财政的详细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对诸葛亮的评价中看出当时蜀过大概情况。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三国志》:“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文化》“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即使是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蜀中仍有人为孔明“挂孝”,因为这已经形成了风俗,历史上能与此媲美的,恐怕只有祭奠屈原的“粽子”和遍布华人聚集地的“关庙”了。如果说诸葛亮因战争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是很难想象会有这样的评价和影响的。所以可以总结出来,诸葛亮当政时虽然连年用兵,但他的是在蜀汉可以承受的限度上进行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蜀汉利益的。他的治国方略使战争中的蜀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在以清明政治和演武讲文为基础的上的战争是蜀汉国力基础的最大体现。不攻是不行的,而诸葛亮的“攻”单从政治而言是正确的。至于怎样攻,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等问题,则属于另外一个范畴。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
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就不过多评论。但诸葛亮的北伐方针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