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赵云的孤军奋战

今天在写另外一篇有关三国著名战将赵云的文章时,突然思潮泉涌,一下子控制不住了,忍不住再次写下一篇有关赵云和西蜀政权的文章,虽然我的看法有点问题,但是我觉得还是写一点比较好,虽然此前我都已经写了至少三篇有关赵子龙的文章了。没办法,谁叫我和大家一样,都很喜欢他这样一个常胜将军呢?或许就像大家说的那样:虽然大家都说赵云是常胜将军,但是战争就在这样,没有败,哪儿来的胜?更不用说前段时间,看我的一个朋友写的有关成都武侯祠的文章,以及此前看的一部有关武侯祠的电视节目了,虽然大多讲的并不是赵云的故事,但是也给了我们足够的灵感,让我能够再凑一篇文章出来了。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喜欢!

一个少年英雄,于三国时代横空出世,本来四处漂泊,不知道应该从于哪个诸侯门下效力,却因为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当的人物显示了自己的实力,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就是赵云,浙江常山人氏,虽然很多故事和传说,并没有告诉我们他是怎么学到那一身的强悍本领的(除了单机游戏《赵云传》),但是至少也向我们显示了当时乱世时期,小人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要么被永远地踏下去,成为别人往上爬的垫脚石,而自己永远不为人所知,就好象三国时期的很多人一样;要么就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展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非凡的作战和指挥才能,再踏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从而成为自己领导的赏识对象,并委以重任,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代名人,比如赵云赵子龙!或许很多关于赵云的电影电视剧里有夸张的成分,但是那也是因为电影里必然会有的艺术加工手段而已。而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名了的赵云,其实很多时候是活在自己的威名之下,因为几乎谁也没见过他的厉害——当时的《三国演义》里,主线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生死决战,甚至连公孙瓒的灭亡都几乎没说的,赵云还怎么展示自己?而当后来终于说到赵子龙将军的威名的时候,就不得不说起他最辉煌的成名一战——长坂坡之战,他终于亮出了自己锋利的宝剑,向刘备和曹操显示了自己强悍的实力,如果说之前他仅仅是依靠救下公孙瓒、寻找到一个比较可靠的主公的话,那么他在投靠刘备以后,于长坂坡独身一人闯进曹军包围圈,救下阿斗,与曹军血战,甚至险些冲击曹操的中军帐,连同曹操本人一起收拾掉,但是实际上却是故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策略之战,用这样的方法故意绞乱曹军包围圈,从而为自己顺利突围创造机会。实际上大家自己都可以想明白:不如果仅仅靠赵云一人,就算再怎么拥有“万人敌”的实力,就曹军那种“人海战术”,那么十几万人,如果真是把赵云包围在中心,采用车轮战术轮番陪他玩,就算不能把他活捉,累都要把他累死!更何况赵云之所以出入曹军大营那么多次,没受什么伤,仅仅是全身上下和战马都溅满了敌人的鲜血,还不是因为曹操太爱惜赵云之才,渴望活捉他,从而下了一道连张辽、夏侯惇等实际上威名和实力都远在赵云之上的著名战将,都觉得难完成的命令——“谁能与我拿下,而不能伤他一根汗毛?”否则曹操真的下死手,命令当时早已经布置在大帐周围的弓箭手万箭齐发,估计十个赵子龙都连同背上的刘禅都已经被射成刺猬了!哪儿还有今天我们说的赵将军事迹?而同样也是因为这一事迹,让刘备看到了自己阵营这样勇猛的战将而兴奋不已,此后进入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以后没多久就册封其为“五虎上将”之一,同时也让敌对阵营的曹操也看到了赵云的巨大威胁,可以说这个忠勇强大而又很会动脑筋的赵子龙,远比太讲究义气而又傲慢无礼的关羽关云长、有勇无谋的张飞张翼德、虽猛但是已经老迈的黄忠和终生守护西部地带的马超要强悍的多,甚至此后的赵云成为了独木支撑蜀汉政权的定国神柱,这,既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悲哀,因为就在野心勃勃的曹操背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同样也看到了他的威胁,他就是连曹操都已经意识到危险了的司马懿……

而也许就是为了这个勇猛无敌的战将,刘备也向我们展示了他高超的表演才能:当赵云气喘吁吁地背着刘阿斗,在张飞的掩护下通过了长坂桥,来到刘使君面前,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浑身上下的战袍全是鲜血、而且连战马都全是血和汗水的人。仅仅是看到这个,这才让大家对此前“赵云投曹操去了”的谣言绝不相信的刘备佩服之至,但是实际情况谁知道呢?作为一代皇叔的刘玄德,其鸡肠小肚其实在三国时期是出了名的,只是大家或许知道的并不太多而已,且看他在入益州以后,以“门口有禾,不得不锄之”的罪名诛杀顶撞过自己的刘涿,和疏远其实才能很高、但是却故意怠慢张飞的刘巴,就已经知道他的脾气了。如果不是看到赵云这样不辞辛苦的掩护自己唯一的儿子突出重围,再加上他本人现在这样的状态,又非常明显不是作秀的话,谁敢保证刘备在以后安定的环境下,不去认真深究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糜夫人,究竟是怎么死于乱军之中的呢?我个人的大胆猜测,估计刘备当时曾经这样想象过:毕竟当时那样的环境下,娃娃能够救出来,女人不就一定救的出来,但是为什么她就在那个时候跳井自杀了呢?是不是赵云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你能保证他没这样想?他连自己的兄弟关羽都曾经怀疑过的!如果不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特别是在张飞和他面前当场斩杀曹军的蔡大将的话,那刘张二人是不会对关羽放心的,当年桃园结义的三个兄弟,更是不可能在古城重新相逢,泪流满面地再次相互跪拜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张飞是因为自己有勇无谋,所以轻易怀疑自己的二哥的话,那么你刘备怎么也这样想呢?别忘了当初你是怎么把关云长招到自己名下的,他们二人皆万人敌的实力,却甘愿跟着你到处吃苦、流离失所,仅仅是徐州一战,你就这样怀疑他了?连关羽都可以怀疑,刘皇叔、刘使君怎么就不会怀疑仅仅是半道投奔自己的赵子龙呢?而三国演义里这样描述,虽然仅仅是暗示了赵云只忠勇,值得刘备信任,以至于后来去东吴娶亲、都要由赵云亲自护送,而不是他的两个弟弟,最终达成了既娶了亲、又没有任何损失,甚至还乘机以“都督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语言刺激了周瑜一下,害的人家白白浪费了一次生命额度!

可惜后继无人,他也和关羽、张飞一样的无奈,真不知道西蜀政权的猛将怎么都没个有出息的后代呢?

但是刘备再怎么着也是刘备,既然能够和心肠够黑、脸皮够厚的曹操曹孟德、孙权孙仲谋同时鼎足立于那样的乱世,以至于有了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显然还是有足够水平的,这个家伙很多时候是将自己和太祖皇帝刘邦做的比较。他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宅心仁厚,做出的事情也让大家始料未及:将自己的儿子刘阿斗从赵云的手里接过来,直接往地下一摔,咬牙切齿地说:“就为你一个小儿,险些损我一员大将!”当时把我们感动的啊,别说是赵云,就连以前的我也眼泪汪汪:这个领导太有水平了,为了自己的部下宁可儿子都不要了,跟着他可太幸福了!估计赵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会那样跪在刘备面前,发誓永远忠于他!而糜夫人的真正死因,刘备没再提起,赵云不再说起,而其他人也不再想起,同样三国演义和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也不再有人想的起来了!而且再说了,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女人,非要把赵云查个底朝天,也忒过分了。只是……可惜了刘阿斗,直到现在我都还坚持认为,刘备真是为了一个早就投靠自己、死心塌地的赵云,丢了一个后代,更丢掉了自己的江山!因为我个人坚持认为,就是因为刘备当年那一摔,愣把一个好端端的、大脑还没发育好的娃娃摔成了笨蛋!而且此后更是因为关羽的死,而怪罪于自己的干儿子刘封,一刀杀掉了,其实过了一会他就后悔了,但是刘封人头已经落地,还能怎么办?看看以后刘禅那傻呵呵的样子,我宁可是刘封这样的人物去坐的后主位置,虽然也算不上什么明君,但是总比一个笨蛋刘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好的多吧?

而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发展,三国时期终于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并不是我们大家所希望看到的那种变化,东吴政权和西蜀政权一样,随着孙权的老去,日益没落,孙权善守是好事情,连曹操都曾经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却不利于三国鼎立的局面继续维持。历史更是反映了,伴随着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四员大将的去世,后继无人的西蜀政权也只能苟延残喘,任凭你赵云再怎么四处冲杀,汉透征袍、血溅沙场,再怎么胜多负少,但是却也只能是成就了他“无敌战将”之威名,他却也只能无力地看着自己逐渐老去,而西蜀政权也在逐渐衰退的历史趋势,因为个人再怎么努力,没有组织的全面进步,这样的所谓辉煌,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就好比南宋王朝,虽然有岳飞指挥的、天下第一的岳家军舍命厮杀,有辛弃疾和其他抗金将士的勇敢作战,但是整个南宋王朝都已经铁了心放弃江北广大地区,那这样多的热血将士又能起多少作用?更不用说是决定性作用了。同样的例子也可以看作是刘永福指挥的黑旗军,以及冯子材在镇南关作战的例子,虽然击败了法军,但是与满清王朝签订辱国和约又有何意义?同样的例子对比其实在国外也有,比如NBA的科比.布莱恩特再怎么风光,但是他所在的湖人队战绩太差,使得他最终很难超越当年的飞人乔丹,因为后者毕竟创造了一代“公牛王朝”的N连冠奇迹,这就足够科比望其项背的了!所以赵云再勇,获得再多的作战胜利,也只能是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撑西蜀政权,延缓它的灭亡速度而已!

其实现在的我已经知道,诸葛亮的悲哀之处就在于他在辅佐刘备之前,就已经算准了自己不可能真正完成“匡扶汉室,恢复中原”之雄心壮志,更是算准了曹魏政权迟早都会统一中国。但是他却依然继续支持刘备这个已过气了的“刘氏皇叔”,难道仅仅是因为“忠臣不事二主”的旧思想?还是因为的确是想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片热心?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的是,对于赵子龙,诸葛亮虽然极其倚重,但是却好象在协调二人关系上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否则为什么那重要的街亭,不让赵云去守,甚至也不让虽然不如没马谡有才,但是远比马谡稳重的王平、马腾,而非要让那个口才超过了将才的马谡去防守那么重要的一个地方,结果志大才疏的马谡不仅丢掉了街亭,让诸葛亮失去了四次出击祁山中,最好的一次攻下魏国的机会,更让马谡自己也丢掉了性命,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千古遗憾。虽然现在“失空斩”作为戏曲的主要演绎科目非常受人欢迎,虽然“空城计”再次向我们证明的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的时候,那面对危险依然毫不畏惧的强悍心理素质,但是不不管怎么说,诸葛亮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的多!也让死去的马谡,虽然有用“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好方法,让诸葛亮顺利平定孟获少数民族叛乱,更为现在平定地区叛乱局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的杰出贡献,最终却也因为诸葛亮在关键时刻,不听刘备遗言忠告,从而在历史上也留下了用人不当的遗憾!面对这样的情况,赵云也是无力回天,就算他知道了又怎么样?当时他又不在现场,就算想劝也劝不了,面对这样的局势,他除了叹息,还能做什么?

赵云虽然可以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但是却无力保证西蜀军队哪怕去长安城走一遭!

我记得当时曾经有这样一个事情:曹操在出兵东吴失败以后,回去就知道自己的年纪和身体已经不适合再外出征战,于是就在长安一线划了一条防线,亲自指导那里的防护能力建设,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后人必然能够挡的住诸葛亮的蜀国大军,虽然他忌惮赵云之勇,但是他也知道,遇到诸葛亮这样的谨慎有余、冒险不足的稳重之帅,就算有赵云之勇,就算有他的胜多负少,蜀汉军队在面对自己的防线时,又有多少胜算呢?实际情况也确实在这样,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终其一生都没有踏过这条防线半步!而至于姜维……就更不用说了!写到这里,我再次想起了成都武侯祠的那一副闻名天下的对联,具体内容……大家自己上网查吧,西蜀政权之败,不在将之无能,更不在指挥之弱小,而恰恰在于他们违背了战争的基本准则,那就是:打仗,特别是长期战争,靠的是双方力量和综合实力的比拼,西蜀政权虽然地处益州地区,历史上应该也算的上是富庶之地,但是毕竟远离中原地带,当时中国最富庶之地就是汉中和河北,甚至连东吴占据的江南之地都还远没开发出来,占据那里的曹魏政权(以及后来的司马西晋政权)人才济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人口质量和数量都远在其他两国之上,完全经的起长期战争,但是西蜀之地和东吴之地能够经的起多少年的折腾啊?更何况这样两个政权的致命缺陷都是:后继无人、上层领导更是太无能了!实际上自从孙权和刘备去世以后,三国统一的进程也就像是一辆沿着斜坡往下缓慢滑动的大卡车,虽然在别人的努力下,能够把下滑的速度降低,减缓滑下去的速度,但是却无法改变车子往下滑的基本态势。阻止这个过程的人,就是诸葛亮、赵云等人,但是当这些人去世了呢?谁来阻止?姜维在诸葛亮去世以后,组织过多少次北伐啊?我怎么就不知道呢?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云的奋斗和诸葛亮的努力,也只能是成就了《三国演义》的辉煌战绩,作为一代名将和一代聪明之人,他们自己的努力大家都看到了的,但是三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大家同样也看到了,无论司马氏再怎么无能、腐败,但是总归还是得到了统一的天下,所谓的“匡复汉室,恢复中原”,其实也就跟岳飞当年提出的“攻下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言壮语一样,永远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历史,是不会在乎一些人的个人想法的。

一口气写了这样多,也是因为这些天被赵云将军的孤军奋战与无奈去世给激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当老去的赵子龙托梦于诸葛丞相,告诉他:“臣老了,匡复汉室、恢复中原的使命,也就只能靠丞相你自己了!”的情景,让我为之心酸,而就在此后不久,赵云即撒手人寰。而他的儿子仅仅是最终为他守灵的“才能”,更让我感慨西蜀政权后继无人的无奈和心痛。真希望以后这样的孤军奋战,能够少一点!

当赵云老去以后,西蜀政权的最后一根定国神柱倒塌了!西蜀也就差不多了!谨以此文,献给喜欢《三国演义》、赵云将军和成都武侯祠的朋友们!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