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他是臭名昭著的军阀、汉奸,抗战中说的话却感动了全国人

在民国各大军阀中,有这样几个名字是臭名昭著的:张宗昌、韩复榘、石友三、孙殿英、庞炳勋……

前面四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了,客栈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不是经常露面的庞炳勋,这个人的传奇一生,印证了一句话:人性是复杂的。

提起庞炳勋,有这样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军阀,臭名昭著;第二个是抗日英雄,人人敬仰;第三个是汉奸,曾被评为“十大伪军将领之首”。尤其是后两个,看起来不在一个时空,却真实地发生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庞炳勋1879年出生于河北新河县,年轻时在清军营中当兵,后来参加了同盟会,被清军开除,回到了老家。

1920年,庞炳勋的老家遭受灾害,吃不上饭,只得再次出来当兵。此时的庞炳勋,已经41岁了。

跟张宗昌、韩复榘等人一样,庞炳勋非常善于钻营,再加上打仗确实勇猛,很快就升到了高位。在之后十几年的军阀混战中,庞炳勋多次叛变,相继投靠孙岳、冯玉祥、蒋介石等人,而且在战争中毫无底线,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好友、背叛上司,在各个军阀中臭名昭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军阀,后来却成了人人敬仰的抗日英雄。

七七事变爆发后,庞炳勋像是突然良心发现,主动要求上前线抗日。部队经过石家庄的时候,火车出了故障,庞炳勋没有等车修好,就命令部队徒步行军,火速赶往前线。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爆发,庞炳勋率领第40军团镇守山东临沂。起初,李宗仁还对庞炳勋有点不放心,因为庞炳勋在军阀混战时期早已臭名昭著,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临阵倒戈。但李宗仁当时已经没有部队可以调遣了,就硬着头皮找来庞炳勋,开诚布公地说:“大哥和我都是年过五旬的人了,能在有生之年一起为国效力不容易啊,值此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还望大哥助我一臂之力,无论如何要守住临沂,拜托了!”

庞炳勋瞪了李宗仁一眼,严肃地说:“我过去总是保存实力,但这次是抗日,老子豁出来了!哪怕打光家底,也要为长官守住临沂!”

(图:李宗仁)

进攻临沂的日军是第5师团,又称板垣师团,是日军最顶级的王牌师团之一,向来有“钢军”之称。而庞炳勋的第40军团,因为是杂牌部队,装备很落后,兵员也不是很整齐,要对抗日军第5师团,其困难可想而知。

但庞炳勋却在这一战中打出了中国人的勇气,面对日军的飞机大炮,庞炳勋誓死不退。眼看就要全军覆没,部下劝他赶紧撤退,给部队留点种子,但庞炳勋拒绝了,说:“我庞炳勋年将六十,一腿尚瘸,毫无牵挂,能参加保卫国家的抗日战争,是生而有幸啊!如果能在中国复兴史上增添光辉的一页,固然是我的愿望,即使把我们壮烈牺牲的事迹在亡国史上写上一行,也算对得起祖宗啊!”

最终,庞炳勋硬是以血肉之躯,扛住了日军的狂轰滥炸,守住了阵地,第40军团最后也只剩下不到一个旅的兵力。

战后,李宗仁在战报中写道:“敌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优秀的‘皇军’竟受挫于一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人敬仰的抗日英雄,却在几年后选择了投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图:投敌后的庞炳勋(前左)与孙殿英(前右))

时间转到了1943年4月,庞炳勋担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太行山区。日军纠集5万大军对太行山进行大扫荡,庞炳勋被围困在一个山沟里,据他的机要参谋王景芳回忆说:“当时,部队已是五无:无援助、无弹药、无粮食、无战斗员补给、无体力战斗。”

部队已弹尽粮绝,外面仍然有大军围困,怎么办?庞炳勋下令:饿死不投降!只求一死,以谢国人!

但为什么又投降了呢?王景芳后来解释说,是因为戴笠派人给庞炳勋传话,说是蒋介石的密令,不要无谓的牺牲,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王景芳当时是庞炳勋的机要参谋,1949年率部起义,至今仍然在世,他的话,应该是有根据的。

后来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抗战胜利后,庞炳勋重新归到了蒋介石的帐下,蒋介石并没有对他有任何处罚。

在解放战争中,庞炳勋的部队在河北邯郸被解放军歼灭,庞炳勋也就此退出了军界。1949年,庞炳勋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在台北开了一家小餐馆。

1963年1月12日,庞炳勋去世,终年84岁,算是善终。

有趣味、有思维、有品位的“三味”历史,请关注:mashaohua108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