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开国将帅中,皆以朱德为尊,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还有一位大将比朱德的资历还要老。
这位大将,即张云逸,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
张云逸虽然比朱老总小6岁,但参加革命却比朱老总还要早。1909年10月,张云逸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朱德则在当年年底才加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象征着辛亥革命走向高潮,在广州的张云逸也响应起义,率军攻打两广总督府,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险些成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而同时期的朱德,刚刚在滇军见习期满,担任司务长。
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张云逸已是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参谋长;而朱德入党时,职务是滇军旅长。
因此,当1955年授衔时,张云逸虽然授的是大将军衔,但毛主席特批,待遇按元帅的级别发。
张云逸虽然地位极高,但从来不把自己当干部,总是跟最基层的战士们混在一起。据当年的部下回忆,张云逸担任红七军军长时,每次部队宿营,张云逸都会跑去炊事班,帮着炊事员烧火做饭,如果有事找他,去炊事班找准没错儿。
有一次,张云逸坐着一辆吉普车去外地,路上被一伙伤兵拦住了,想一起坐车走。警卫员大怒,高声说:“你们好大胆!这是军长的车!”伤兵们往车里瞅了瞅,见一个年纪不小的人坐在车里,穿着很普通的士兵的衣服,就没理会,继续要求上车。
正在争论时,幸好附近的一支部队路过,才解了张云逸的围。伤兵们知道他真的是军长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张云逸说:“不用怕,军长也是从小兵干起来的,以后注意,谁的车也不能强行阻拦。”张云逸又问了这些伤兵的情况,得知他们粮票已经用完了,没东西吃,就写了个条子,给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
张云逸对伤病员向来很关心,有一次部队要撤离,因情况紧急,把伤病员安置在当地老乡的家里。过了几天,张云逸发现有一个战士走路很艰难,就上去想扶着他,却不料这个战士赶紧躲开了。原来,这个战士有伤在身,本来已经安置在了老乡家里,但他怕留下被反动派杀害,就偷偷跟了上来。张云逸感慨地说:“他们都是因为革命才受的伤,我们怎么能把他们丢下不管?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丢掉,就是不能丢掉伤员!”
有一次,张云逸去山东一个村子做调查。当地的老乡很热情,招呼他们坐下就开始倒水。不过,随行的参谋有点不舒服,因为他看到这位老乡拿出一个大瓷碗,随便用抹布擦了一下就开始倒水,很不卫生,于是就把随身带的杯子拿了出来,想让老乡把水倒在杯子里。
不料,张云逸一看,立刻板起了脸,说:“收回去!”然后,就用老乡家的大瓷碗喝起了水。
回去后,张云逸对这位参谋说:“人家请你喝水是好意,你拿出来自己的杯子是什么意思?嫌人家脏吗?以前我在国民党的时候,老乡见了我们都要躲,哪敢给你倒水喝?现在我们是共产党的部队,老乡把我们当亲人,我们怎么能拒绝人家的好意呢?”
在晚年时,张云逸的儿子张光东有一次问他:“您当时在国民革命军地位那么高了,为什么要舍弃掉来参加共产党?”
张云逸回答说:“我入党时年龄已经很大,薪俸也相当高,我是为了解放劳动人民才来入党的。”
张光东是张云逸最小的儿子,对他极为宠爱,但对于他的成长,却又极为严厉。
从张光东上小学开始,在填履历表家长那一栏里,都是写的母亲的名字,因为张云逸不想让人知道这是他的孩子,以免学校给他搞特殊。
考初中时,两门功课,张光东考了198分,按照惯例,尖子生都会分到俄语班,但张云逸却做主把他分到了英语班,也就是普通班,因为“(父亲)要我和普通同学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