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朝的李世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李世民的皇位来的本就是不正,正是靠着打败了太子李建成最后才能当上皇帝的,那么为何李建成是太子,有父皇李渊和弟弟李元吉还有魏征等大臣的支持,形势大好,最终还是败给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是,他身边的人才甚至比太子李建成都多。之所以会是这种结果,这是李世民所处的时代不一样造成的。
毕竟,李世民是和自己的老爹李渊一起造反的,他属于是开国功臣。
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劳是最大的。也正是在起义的过程中,李世民培养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这个时期,他的文官集团聚集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都是当时最为顶尖的谋士。
这些人也都是后来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的主要参与人。
李世民身边的武将就更多了,可以说李世民手下的武将,绝对比太子李建成都要多。这和李世民比较爱才有关系。
我们所熟知的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等众多英雄好汉,都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而且最开始,他们都是李世民的敌人。
在李世民不断征战的过程中,他们都被李世民给拉拢过来了。尤其是唐朝时期的军事奇才李靖,可以说他之所以有活命的机会,恰恰就是因为李世民
当初李靖可是隋朝的官员,而且他甚至差一点把李渊给杀死。
李渊抓到李靖之后,想要把李靖给处死,是李世民在行刑前救了李靖一命。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眼光十分的毒辣。他能看出哪些人是不世处的英雄,恰恰也正是因为他具备这种能力。
所以,在整个灭隋建唐的过程中,他立下的功劳也是最大的。这一点李渊和李建成也是承认的。
本来大唐建立之后,李渊当了皇帝,李建成被立为了太子。按道理说整个皇位早晚都是李建成的了。
但是,李建成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功劳没有秦王李世民的大。他的太子之位还不牢固。
当然了李世民也有窥伺太子之位的心思。
所以,李建成不得不对他加以堤防。他们这两股势力,在大唐建立之后,是各种的明争暗斗,水火不容。
当时的情况下,肯定是先动手的人能够笑道最后。李世民手下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斗争是属于你死我活的斗争。
所以李世民为了夺得先机,他的幕僚们制造出了杨文干事件,让人污蔑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打算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得知此事后,立即召李建成入宫,当时东宫的人劝李建成据城起兵,但李建成并没有这样做,他甚至孤身来到李渊面前,倒地便拜,以头撞地。虽然李建成被李渊拘押起来,并只准李建成食粗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丢太子之位,在此之后,杨文干被李世民率军征伐而死,而李渊则只是将这件事归罪于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并将他们流放。但双方的冲突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终结,反而愈演愈烈,为了打击秦王府的势力,李建成多次劝谏李渊,导致秦王府的文武官员多被免官外放,那时秦王府中只剩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和张公谨等几人。无奈之下,李世民唯有先下手为强,他在玄武门附近设伏并射杀了李建成,随后入宫逼迫李渊,最终,李世民成为太子。
不难看出,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争斗过程中,李建成并不是毫无作为,不堪一击,虽然他在杨文干事件中损兵折将,甚至连他自己都因李渊的怀疑而被囚禁,但李建成太子的位置并没有丢,而且在这之后,李建成的反击,导致秦王府上人才多有流失,足见李建成本身的能力是不差的。更何况李建成在大唐立国之初就是太子,从那时起,李建成就占据着先天大义,只要他没做错什么事情,他就能顺顺当当地成为大唐的下一任皇帝。而李世民与李建成不同,身在这盘棋局中的李世民如果没有掀翻棋桌的勇气,他很难胜过李建成。既然李建成占据着先天大义,能力也不差,为何他还会输给李世民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的勇气?
李世民之所以能获胜,靠的绝不仅仅只是他的勇气,而是他的谋略,别的不提,仅在“情报”这条战线上,李建成和李世民就不在一个档次。比如在杨文干事件中,李建成确实有送甲胄给杨文干,但这并不能证明李建成真的要谋反,他这样做,或许只是为了加强亲信的力量,以对抗李世民。然而让人震惊的并不是李建成的做法,而是负责运送铠甲的尔朱焕和桥公山在走到半路时,忽然向李渊畏罪自首了!
要知道李建成给自己的心腹大将送铠甲以对抗李世民的事情,竟然让李世民在半道上就获得了消息,不仅如此,送铠甲的两个心腹竟然还被李世民策反,直接背叛了李建成而向李渊告密,让人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对东宫的渗透。而即便是最终导致李建成身死的玄武门之变,也是源于东宫官员王晊向李世民的告密,不难看出,在情报这条战线上,李建成输给李世民太多了。
笔者认为,虽然李建成的能力不差,但相比于李世民的铁血手腕以及对对方的了解,李建成差了李世民太多,因此李世民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