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他为救国而被捕 他是晚清真正的民族英雄 却被慈禧用钝刀处以极刑砍30多刀才断气

晚晴时期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而慈禧这个时候不仅不想办法应对还只顾着自己的贪图享受,在这个时候有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国家的处境,各地有不少的新思想人士开始团结起来,为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慷慨激昂,即便前途困难重重,依然不放弃,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戊戌变法了。

这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虽然只不过开展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但是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还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时正是社会混沌的时期,一场变革不仅要抗的住封建王朝的压迫,抵御外界的压力,还要面对尚未开化的贫民百姓,所以所谓的变革更像是一个被套在袋子里面的人,自始至终的被束缚着。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环境,也依然会有拥有民族大义的人们站出来,为这个民族奋斗到最后一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次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谭嗣同。

谭嗣同算是出身名门,其父亲是湖北巡抚,所以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去上私塾,去接触新知识,自小就喜欢读书,也是早早的就有了爱国思想,很关注民生问题,而且文笔也非常的好,他非常讨厌传统的八股文,认为这严重的抑制了人们的思考能力。所以他在变法的时候一开始就是要提倡新学,废除旧有的学术思想,兴办学校,要积极的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虽然清廷已经腐败不堪,但是依然是当时最高的统治,想要把改革的思想推广出去,全靠民间自然是不行的,好就好在光绪帝也是一心的想要通过改革力图变强,可是糟糕在真正的权力并没有在光绪帝手上,而是在慈禧的手上。

光绪帝积极的去实施维新变法,可是却收到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阻挠。本来光绪帝希望通过袁世凯来牵制住慈禧,可惜最后却遭到袁世凯的出卖,就这样朝野大权彻底落入慈禧的手中,变法失败后,皇帝被软禁,慈禧下令抓捕变法党派。

当时梁启超还有康有为也是变法的主要人物,听到抓捕的消息后,立即前往了日本。而谭嗣同却并不慌张,反而是想方设法的去营救光绪帝,只是时机和能力并不允许他这样做,看着计划均数落空,他就只能是以死和封建势力做最后的抵抗了。最后包括他,一共六名变法人士被逮捕,史称“戊戌六君子”。

慈禧本来是要对他们实施凌迟的,但是怕国际影响,于是慈禧太后下令用钝刀处决他,钝刀的话,说是斩首不如说更像是锤,砸,剁脑袋。这样的痛苦可见一斑,可是即便如此,谭嗣同依然神态自若,毫无畏惧之意,他足足的被砍了30多刀才断气死去。

押赴行刑地点,由监斩官宣读“圣旨”,圣旨出于慈禧之手还是光绪之手,无从考证,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出自光绪之手,但却是被慈禧逼迫所颁布。监斩官最后一句话为“斩贼逆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于市中,钦此!”圣旨宣读完毕,百姓又是一阵叫好,谭嗣同人等面如冷冰,一言不发,但有史料记载,康广仁号啕大哭,至于是因为害怕还是因失败而感到无奈,是个谜团。

行刑开始,刽子手祭过天地之后,口含烈酒喷洒刀上。今日这口刀不一般,名曰“大将军”。虽名字威武,但却是一口钝刀。清朝之时,刽子手在行刑前几天,犯人家属需送一定钱财和酒两壶,鸡一只,鱼一条。收到这些规例,刽子手会在行刑之时,用快刀,给犯人一个痛快。但若上司有命令或者家属财物没有及时送到,那么这个犯人就需受受罪,刽子手会用短刀施刑。百姓最爱看的就是钝刀施刑,他们认为一刀下去,头颅斩下,毫无意识,不如慢慢折腾,在犯人哭嚎声中找寻乐趣。

斩杀六君子之前,上司已经下令,不予快刀斩杀,纵使送礼也不予。刽子手收到命令,自然照办。这口“大将军”,便是一口又重又钝的刀。第一个开刀问斩者便是杨深秀,杨深秀来时未见有异样,此时却大声哭泣,口中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语言。刽子手一刀斩下,血喷洒而出,头却未断,杨深秀喉中鼻中喷出血泡,口中仍可言语。围观百姓叫好不止,刽子手循环往复数刀之后,杨深秀头颅才断,但仍于脖颈皮肉相连。

他不仅要受到行刑之痛,还有心灵之痛,就在他临刑的时候,他试图要营救于水火之中的老百姓正在麻木的看着他,有些还认为他就是叛乱贼子,不断的向他扔菜叶子。

即便是这样,谭嗣同临死前还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千古名句,场面之壮观,真叫世人为之落泪。然而面对那样残忍的手段,在场围观的民众有的竟然哈哈大笑,甚至拍手叫好。

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几个人是为何而死,也不知道他们的维新变法正是为了全国4万万劳苦大众,只是觉得只要被砍头就是乱臣贼子。甚至在行刑后,一群人还争先恐后的分抢烈士们的遗体,以为治病的良方,正如鲁迅笔下“吃人的人”一般。

而百年之后,海河清宴,人们重新的认识了这段历史,民族英雄,九泉之下,可安。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