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隋末第一猛将竟然在战场主动赴死?

隋朝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仅仅38年,但也是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张须陀是隋朝末年的第一猛将,早些年,张须陀随名将史万年、杨素征南战北,担当配角。直到大业七年,王薄拉开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天下大乱,张须陀才得担任主角,四处平叛。

大业九年,王薄率数万人侵扰齐郡,官兵征讨频频失败。这时,张须陀担任齐郡丞,临危受命,率兵清剿。还未对战,王薄转而侵扰鲁郡。张须陀不姑息放纵,仍穷追猛打。至岱山处,大败王薄,斩杀数千人。后王薄收集残兵败将得一万多人,北渡黄河。张须陀继续狂追,至临邑再斩杀五千多人。然而王薄像打不死的小强,不久又联合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率众十余万人,攻打章丘。张须陀再次大显神威,教王薄做人,斩获无数。把王薄赶跑后,又有裴长才强势突起,率众来攻。

当时,张须陀还来不及召集士兵,就与身边五骑,同裴长才有两万之众激战。张须陀被围了好几重,又多处受创,幸得援兵及时赶到,才转危为安,大败裴长才。不久,秦君弘、郭方预等聚众围北海郡。张须陀像消防队灭火一样,马不停蹄地赶去。这次又大获全胜,斩杀数万人。之后,齐郡人左孝才又拥众十多万人起兵反隋,张须陀再次平息叛乱。之后,张须陀又镇压卢明月、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人,还与瓦岗军翟让战三十余次,且无一次败绩。张须陀威震天下,凭借战功,官升齐郡通守,兼任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大业十二年,在李密劝说下,翟让率瓦岗军攻打荥阳,而荥阳太守郇王杨庆御敌无术。因此,隋炀帝调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征讨瓦岗军。原本翟让对张须陀还心有余悸,打算避避。但是在李密的鼓动下,李密说:“张须陀虽然勇猛却没有谋略,其部队又多次打胜仗,士兵们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可打一仗就擒获他们。您只管排列阵势等候他,我保证为您打败他们。”翟让不得已,率领士兵准备打仗。李密分派千余骑兵埋伏于大海寺北树林内,而以主力从正面迎敌。十七日,张须陀军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李密的伏兵冲出来后,对于李密和翟让等的合围,他立即打破包围闪电般地冲了出去,并准备整顿队伍给对方以狠狠的打击。但令人吃惊的是,大部队竟然没有跟着他一起冲出包围。他来不及多想,一提缰绳,跃马又杀入了敌阵。然而,对于他不顾生死,力竭声嘶地来来往往救援和召唤部下,往日十分忠顺的部下此时不仅异常冷漠,而且纷纷趁机逃跑,甚至连最亲信的将领也不见了踪影。终于明白了,军心已去,再也无法挽回这样的局面。于是长叹一声,下马战死。

与其说是李密杀死了张须陀,不如说是“军心”杀死了张须陀。倘若不是整个部队已军心涣散,张须陀还能像大战裴长才那样整合兵马再战,那么惨败的很可能就是李密和翟让。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的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张须陀率军到离齐郡数百里的下邳攻打卢明月时,张须陀兵团中就出现了无心作战的苗头。当张须陀问部下谁愿意埋伏起来袭击对方大营时,竟然出现了“众莫对”——没人应声的尴尬场面。最后还是秦叔宝、罗士信这两员最亲信的将领出来,才算勉强完成了任务。到了大业十二年,特别是调荥阳作战以后,军心更加不稳。李密伏兵的出现,并不能给这支强悍的部队造成多大威胁,但却给早已无心作战的兵士们一个“众皆败散”——也就是大家开小差的机会和借口。张须陀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会绝望地悲叹并下马战死。张须陀虽然中计,但是还是奋力杀出一条血路。然而当他猛回头,大部队却还在包围圈。张须陀见状又冲入阵中,企图全军而退。然而来来回回尝试四次,始终不能如愿,部下被冲散,无法突围。回天乏术,张须陀仰天长叹:“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于是下马战死。

胜败乃兵家常事,张须陀原本可以突围而去,再重整雄风,可是他赢惯了,让他输不起而心灰意冷。张须陀选择去死,对他个人来说是颜面问题,但是对隋王朝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为他的死,使得“河南郡县为之丧气”,军心晃动。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隋炀帝非常悲伤,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