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秦军,我们的脑海中往往是“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的虎狼形象。然而这些都是对秦步兵的描述。在“带甲百万”的秦帝国,除了规模庞大的陆上军队,还有一支神秘军团—秦帝国海军。
秦帝国海军建立在原内陆水军基础上,并吸纳整编了燕、齐、楚等国的水军,其规模仅次于陆军,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水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初露锋芒。秦立国初期,为方便进军中原,在黄河设运兵船。不过因黄河水道较浅,这个时候的水军还未成建制,其主要任务不是作战而是辅助步骑的运输,支援陆上作战。随着秦东出的需要,秦国黄河水军渐成规模。《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曾恐吓魏说:“秦乘夏水、浮轻舟,强弩在前,铁戈在后,陆攻击河内,水攻灭大梁。”可见,此时秦国的水军已经开始承担攻击任务了。
威震诸侯。战国中后期,楚国水军最为强大,而秦国仅在黄河河曲一带有少部分战船。因此秦楚交战,楚国水军往往利用其境内众横交错的河道,袭击秦军。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秦惠王决心组建秦国水军。在收编原巴蜀水军的基础上,秦国在巴蜀建立造船厂,大量建造战力极强的楼船、斗舰,列装秦国水军。由此,秦国水军建制开始成型。公元前279年,白起统帅秦国步骑沿陆路进攻楚国郢都。与此同时,司马错由巴蜀出发,统水军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沿涪陵江攻打楚国黔中。在秦国水路联合的强大攻势下,楚国丧失大片国土,被迫迁都陈城。自此,秦国水军威震诸侯。
扩编海军。秦统一六国后,整编了大批燕、齐、楚等国的水军及战船,并大量建造船厂,修造大型海用楼船。原秦国水师正式扩编为海军,称楼船士。海军楼船有双层夹板,士兵在上,划桨手在下。楼船上建楼三重,设有女墙、战格。为了增加海上作战能力,秦帝国海军战船装备了连弩车和转射机两种大型作战装备。连弩车重75斤,所用箭簇长达2.3米,可连续发射60发,由10人进行操作,可机动。箭尾栓有绳索,发射后可以通过辘轳收回。转射机,长1.38米,安装在可以转动的木架上,由两人进行操作,发射时射手可操纵其转动部分作一定射向的转换。可以说,秦帝国海军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南进北击,威加海内!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的秦国海军,分南北驻扎。北部军以山东琅琊为基地,负责始皇出巡时的护卫以及出海作战。秦始皇五次出巡,其中四次行至海滨,并持久逗留。始皇“渡海渚”、“望于南海”的经历依托的都是北部海军强大的战力。第五次出巡时,始皇甚至登上海军的战舰出海巡航,并亲手以舰载机弩射杀巨鱼而归。这说明秦帝国的海军已经具备了在海上机动作战时的精准杀伤力,有效地控制着东部沿海的海防。
南部军组建于秦军征伐南越之时,以今广东广州为基地。秦征南越时,“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并在今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建立了大型造船厂,据考古证实,秦帝国海军在广州的造船基地,其船台与下水滑道的设计,与今天万吨巨轮的造船台结构原理无异,足可见秦国海军的庞大规模。秦在完成南越的征服后,部分海军随赵佗驻守于此。秦帝国覆亡后,这部分秦帝国海军也就成为了赵佗麾下的南越水军,沿江布防,阻挡着汉军南下的脚步。吕后执政时期,采取对南越敌视封锁态度。为打破封锁,南越水军发起了对长沙国的突袭,史载南越军“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占领了长沙国数县。不过这次行动只是赵佗为了显示军事力量,不久就主动撤军了。汉文帝即位后,赵佗称臣,双方趋向缓和。广州境内的原秦帝国造船场也遭到废弃,赵佗在此建立起了南越国宫苑。曾威加海内的秦帝国海军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没有归途的远征。公元前210年,多次出海寻药未果的徐福,借口大鲛鱼阻路,要求始皇为其配备武装。始皇允准。于是,当徐福踏上最后一次求仙之路时,随行徐福的是数千童男童女、百工匠人,以及秦帝国北部海军的数艘楼船战舰。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当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日本原住民见到这支黑衣旌旗,手持强弓硬弩的秦国海军登录时,是种什么样的表情。于是乎,他们将这支军队的统帅徐福视作顶礼膜拜的神武天皇也就不难理解了。秦法森严,没有完成寻求仙药任务的远征军,也就随徐福驻扎于此,并成为了徐福在此称王的强大力量。
公元前209年,当秦帝国烽烟四起之时,秦帝国海军却因二世朝廷的倒行逆施而废弛多年。倘若海军尚有一支劲旅,由齐地沿海南下登陆会稽,袭击楚军背后;又或者封锁长江,阻止项羽北上救援巨鹿,那章邯、王离就有很大的可能平定赵国,鹿死谁手还很难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