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得不到重用的将领和才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的辛弃疾,为何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
历史上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能有几人?辛弃疾就算其中之一。辛弃疾有一首词写道“醉里挑灯看剑”在大多数人看来估计都是文人吹牛的句子,实际上这真的是辛弃疾前半生的生活写照。
辛弃疾出生于南宋时期已经沦陷的北方金国占领区,但是辛弃疾并未忘掉恢复祖国山河的梦想,1161年金兵打算南下,两年后,年仅22岁的辛弃疾在济南聚众两千多人展开反金起义,后来投奔当时最有实力的耿京部,担任掌书记。
然而起义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奸贼偷了辛弃疾的军印打算叛逃,被辛弃疾狂追三天而斩杀,后来迫于金兵的压力,耿京部打算与南宋取得联系,就派辛弃疾南下联络,然而等辛弃疾完成任务北回的时候,耿京被叛徒所杀。
辛弃疾得到噩耗后,非常愤怒,率领50多人直接袭击金人营地,将叛徒生擒,随后南下,辛弃疾此举获得宋高宗赵构的赞赏。
南下后的辛弃疾一生都在呼吁北伐,希望收复故土,假如真的让辛弃疾率军北上,也许就了却了辛弃疾的愿望。只可惜,南宋政权偏隅东南不思进取,辛弃疾从一个武将逐渐蜕变成一个文人,在此期间辛弃疾创作大量文学作品,成为南宋著名的大词人,文学家。他终其一生,也未能得到机会去施展抱负,年轻时的满腔热血也只得化作白发时的声声长叹。
用“壮志难酬,孤芳自赏”这八个字来形容辛弃疾的境遇再合适不过了。后来康熙帝评价他:君子观弃疾之事,不可谓宋人无人矣,持患高宗不能驾驭之,使其得周宣王、汉光武,其功业悉止是哉。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
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最为出名的一首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值得我们后世来回味,辛弃疾的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词深刻表现了他的内心。
南宋的历史是腐败屈辱的,但是那个时候涌现的辛弃疾、陆游等一系列爱国词人的才华却让今天的我们为之震撼,他们的爱国情怀更让我们为之感慨,从他之后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我们今人也可以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那么,能文能武的辛弃疾,为何得不到南宋的重视呢?
辛弃疾得不到重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北伐”的抱负和南宋朝堂上的主流观点相悖。北宋灭亡以后,南宋对金人十分畏惧,根本就不敢反攻。即使是岳飞在世的时代,南宋主流的观点,还是主和,把持朝政的文官们既不敢再生事端,也不愿令武将掌握军权,这就使得他们一直在排挤能够打胜仗的武将。
可是辛弃疾却不知道这一点,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拿出可行的方案,朝廷一定会给自己带兵北伐的机会。当文官们看到辛弃疾的主张与自己相悖以后,自然不断排挤他,一直将他调往外地,且不让他掌兵。
除此以外,南宋朝廷不重要辛弃疾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辛弃疾是一位“归正人”。所谓归正人,就是南宋人对于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南宋汉人的蔑称。这个称谓由南宋丞相史浩提出,随后竟成为南宋对于北方投奔者的统称,足以可见当时南北汉人之间的隔阂有多么大。
辛弃疾能文能武,是不世出的豪杰不假,但在南人眼中,他始终是一位归正人,是一位身份有污点的人,这使得他始终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从四品的龙图阁待制。
辛弃疾作为北方沦陷区的汉人,不忘故国,坚持和金人战斗,他千辛万苦回到南宋,一心一意想要收复故土,可是这样忠心耿耿的人,却被冠以“归正人”这样的蔑称,实在令人愤慨。南宋朝廷这样昏庸的朝廷,如何能不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