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是三国时期政权之一,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
三国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时代之一。其时有群雄争霸,定国安邦的政治谋略;有过关斩将、单骑救主的英雄气概;还有出奇制胜、神机妙算的军事计谋。到三国后期,英雄相继老去,光彩不再,但却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偏安西南的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的三十年里,即后诸葛亮时期,其政治状况如何,其渐行渐亡的原因何在?
后诸葛亮时期蜀汉危机不断爆发
蜀汉政权由刘备建立,占有汉中之后实力达到顶峰,但随着丢失荆州,夷陵惨败便开始衰落。后诸葛亮时期,蜀汉政权更加孱弱,危机四伏。姜维等人欲力挽狂澜,亦难改亡国宿命。以下从朝政危机与社会危机两方面,概括当时的蜀汉政治。
朝政显现危机。后主刘禅暗弱,政治无能。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引用习凿齿《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这便是“乐不思蜀”的故事,一国之君糊涂到没心没肺,连司马昭都不禁感叹“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刘禅作为一国之君欠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前,凝聚了大量人才,蜀汉之所以兴盛,靠的是他深得人心,笼络天下豪杰。诸葛亮辅政时,文臣武将与前期相比已经逊色。从前线指挥到后勤补给,一切军国大事皆由诸葛亮亲力亲为,最终殚精竭虑,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更为贫乏。贤良忠正,直言能谏者,虽有郭攸之、董允、孟光等,但提出的许多中肯意见,并不被采纳。以姜维为代表的领兵武将,多缺乏军事谋略。魏延胆大狂妄,敢于出奇兵冒险,史书记载“善养士卒,勇猛过人”。
杨仪稳健踏实,善于规划后勤补给,“不稽思虑,斯须便了”。但二人大敌当前却展开内斗,两败俱伤。作为主帅的姜维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由他继承诸葛未竟事业,对此内忧外患,结果可想而知。庸碌的官僚队伍中还有奸臣陈祗、黄皓祸国,皇帝又是“亲佞远贤”的昏君。正如《华阳国志·刘后主传》中所讲,“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欲以区区之蜀,假已废之命,北吞强魏,抗衡上国,不亦难哉!似宋襄求霸者乎!然亮政修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祎,遵修弗革,摄乎大国之间,以弱为强,犹可自保姜维才非亮匹, 志继洪轨, 民嫌其劳, 家国亦丧矣。
社会危机四伏。连年征战,补给困难。诸葛亮辅政,始终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最高目标。蜀汉是实行先军政策的国家,靠调动一切物力、财力、民力来支持战争,这就必然会导致国蹇民困。在诸葛亮死后,蜀汉频繁“大赦”。三十年间,有十二年皆行大赦,延熙十九年至景耀元年,连续三年大赦。这个频率中国史上少见。大赦的目的是以“恩惠”来稳定民心,但频繁大赦会带来弊病。
《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孟光在延熙九年大赦后,批评大将军费祎道:“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但是费祎并未听取。大赦频繁反映了蜀汉后期作奸犯科亦频繁,社会秩序混乱,以频繁大赦解决当时社会问题,无疑是南辕北辙。
中国古代社会,每逢王朝更替,就有亡国谶纬或征兆显示出来。后诸葛亮时期,蜀汉也流传出一些神秘的谶纬,且全部应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就记载了曹魏将兴,汉室将亡的谶纬。《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周舒解释:“当涂高者,魏也”,于是“乡党学者私传其语”。蜀汉大臣杜琼又解释:“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又说“古代的官职都不命名为‘曹’;自汉代起始,官职名称都叫‘曹’,吏的名称为‘属曹’,卒的名称为‘侍曹’,这岂非天意啊。”预言蜀汉政权不得长久的谶纬亦比比皆是。张裕通晓占星之术,他私下散布言论:“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刘备)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蜀汉大臣谯周分析蜀汉两代国君的名字说:“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竟然直接预言刘禅将把政权让与他人。
又据记载“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其意是说,“曹”的意思是“众”,“魏”的意思是“大”,众而且大,天下之人就当聚会一处,具备而转授,怎么还会复国为帝呢?不利于蜀汉政权的谶纬大量出现,至少反映以下几点:第一,蜀汉众臣人心不齐,君臣离心离德。谶纬一般流传民间,但在蜀汉却是先出自朝内大臣之口,再“乡党学者私传其语”。谯周竟然直言皇帝刘禅将要让出帝位而亡国。后来的行动也确实证明,谯周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魏军压境,姜维的主力军还没有抵抗,他就怂恿后主投降,并且亲自出城递交降书。第二,蜀魏格局强弱差距明显。魏强蜀弱,众人皆知。
即便是刘备在世,拥有五虎上将、卧龙凤雏等人才之时,也不过勉强能与曹魏抗衡而已。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实力更为弱小,其实不需要谶纬,众人也预判得出最后的结局。第三,蜀汉后期,刘禅对大臣统治能力差。在古代,皇帝能否集权,是判断一个国家兴衰的标准之一。张裕私下散布蜀亡的流言,都被刘备当做“劳兰生门”而弃市,谯周公然在朝堂的柱子上写下亡国谶纬,居然没有任何惩罚。蜀汉后期统治涣散,可见一斑。
蜀汉灭亡原因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为所致
蜀汉政权建立的基本国策,是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制定的。仔细分析《隆中对》,很多人认为这个计划本身不可行。有学者就认为从荆州与益州分兵进攻曹魏是不现实的。考虑地理因素,两地不仅相距甚远,且山川阻隔难以统一指挥。何况蜀军也没有那样强大的兵力能够分兵作战。
首先,《隆中对》的战略作用被后人过于放大,其本身实质是一个割据之策而非统一之策。当时的刘备,燃眉之急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结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涯。被曹操追得不顾家室,朝不保夕的刘备怎么还有能力北伐曹魏?诸葛亮的《隆中对》让他兼得荆、益,与吴、魏形成鼎力之势,这已是极大的成功。而所谓“待天下有变”进攻中原的计划,只是一个愿景,为的是给困境中的刘备一点希望的曙光。
何时天下有变,怎样变化?估计诸葛亮自己也不明白。这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能力不足,而是曹魏实力太强,“诚不可与之争锋也”。然而后期的执行,与计划又产生偏差。关羽失荆州,蜀汉丢了“半壁江山”,分兵北伐的策略丢了荆州据点。夷陵之战,不仅破坏了孙刘联盟,而且蜀汉惨败,实力遭到重创。诸葛亮辅政时期,不顾蜀魏国力的悬殊,“知其不可而为之”,故其出祁山伐魏的战略注定失败。可见,魏强蜀弱的大势与格局,奠定了蜀汉必然灭亡的结局。
其次,诸葛亮死后,姜维延续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多次发动北伐战争。这样不顾天下大势盲目进攻,使国力日损,无异等同于自杀。诸葛亮死后蜀汉应当及时“战略调整”,转攻为守,修明政治,保境安民。军事上,应依靠蜀道天险进行布防,以逸待劳,当关拒守;政治上,应整顿纲纪,亲贤远佞,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得以上下一心,共兴蜀汉,或可保得国祚绵长。然而,当时的蜀汉形势,君主昏庸,辅政之臣蒋琬、费祎远逊于诸葛亮,将帅姜维远逊于“关张赵马黄”,诸葛亮死后,让他们改变诸葛既定策略,超越其智慧是不可能的。
最后,诸葛亮性格缺陷负面影响深远诸葛亮被后世神化,在民间传说中无所不能,是智慧的化身。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既有雄才大略,也有性格缺陷。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评价十分到位:“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所长在于为政,开诚布公,赏罚分明,若逢太平之世一定能兴国安邦开创盛世。但诸葛亮不擅长应变将略,而恰恰这一点,是乱世中的生存之道。诸葛亮的循规蹈矩和谨小慎微给蜀汉政权埋下隐患。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用兵,二是用人。
他出祁山伐魏,本是蜀汉孤注一掷的冒险之举。既然是冒险之举应当出奇以制胜。但诸葛亮慎之过慎,步步为营。魏国以坚壁清野,坚守不战的策略屡使蜀军因补给不继,无功而返。用人方面诸葛亮的选人标准是品德高尚,学问精深,但才干次之。而品行有瑕但才干卓越的人往往被弃之不用,比如魏延。以德为先的择人标准适用于太平治国,乱世中图存则需要曹操那种以才为先的人才观。
公元263年,魏蜀之战结束了。蜀汉政权也终究走向了灭亡。蜀国的结果并非偶然。而是在三国后期两国交锋必然的结果。因为当时的魏国已经比蜀国强大太多了。从两军抗衡到灭亡,蜀国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得以如此下场。
一、蜀国处在先天劣势的地位。从领土上来讲。东吴占三州州,曹魏有九州,而蜀汉政权仅得一。蜀国的土地很少人口很少。所以说祖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注定没有其他两个强大。而且长期的战争还对蜀国的经济造成了破坏性打击。在诸葛亮执政的时期他主张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保证了无岁不征的战争需要。使得百姓衣食足,而后用之。不过这仅仅满足了当地的收支平衡,长期的战争还是使得蜀国经济大幅度下降到后期根本不足以支撑蜀国战争。
所以注定了蜀汉从人口上,以及农业上,就落后于魏吴两国。而且过少的人口和过分狭小的统治区域使得蜀汉的空间发展极小。所以诸葛亮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忽略了适时而战的想法,也完成了对南中地区的扩张和整合。诸葛亮在用兵上有大道,开疆扩土的路上,甚至吞并了整个魏国。不过最后由于。巴蜀地区的交通十分难以通行,以及魏国强大的兵力,蜀国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由于蜀国的土地少,人口少。所以说蜀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注定没有其他两个强大。
二、蜀国的人才越来越少。首先,过分狭小的领土和人口,导致了蜀国可以挑选的人才较少。而且蜀国对于人才的挑选,也与魏国和吴国不同。魏国招揽人才的方法也是很有意思,在前期诸葛亮和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完全是靠诸葛亮和刘备的人格魅力来吸引人才。但诸葛亮死后。美国就没有像刘备和诸葛亮一样,极具个人魅力的领导人。
所以当时魏国招揽的人才大部分是因动乱或投降,才来到蜀国的。这么一看,就知道蜀国到后期的人才,与前期相比,差距非常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魏吴两国的人才往往是来自各地宗族人才,而蜀国的很多人都是没有根基的外来人士。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引荐了四个人才,但其中只有董允出生在益州,然而他的家族却不在益州。到了后期,有家族支持的魏国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补给,而蜀国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
三、魏国平定亲曹势力的反抗。魏国的情况其实也挺乱的,魏国司马家和曹家内战不断,连续很多年都没有平定。但不得不说,司马懿的实力还是有的。就在魏灭蜀战争前,司马氏家族平定了国内的亲曹势力。并且重新整顿了整个魏国的军事力量,成功地增强了魏国当时的军事力量。而蜀国军事却逐渐衰落,根本就被有抵御魏国之力。
除此之外,跟司马家族作对的不光是亲曹力量。还有当地的割据力量以及少数民族力量。但不得不说,司马家毕竟是大势,他在消除政权内部反抗势力的同时,也在曹魏已有的政权基础上不断削弱和清除割据及少数民族势力。魏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能力,先通过两大战役大败吴国,只不过没有还手之力,整个东部战线陷于平静。直至魏国灭蜀国之前,国境内外处于安定的,使得魏国得以全力对蜀作战。到此为止,整个魏国的力量多背笼罩在司马家之下。
四、魏国经济迅速发展。与蜀汉的衰落不同,魏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首先依靠的就是曹魏数十年的稳定统治。而且三国时期,北方经济本就强于南方,毕竟他们拥有大部分的耕地。再加上司马氏执政后进一步改善了曹魏后期各种弊病。国家财政明显增加。司马懿执政期间,也对当地的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广修水渠,建堤坝。穿渠300余里,灌溉两万顷田地。在打仗的时候,既不缺粮食,也没有发生过水害。可以说他的改革还是很成功的。
五、蜀国错误的战略决策。在魏国积极准备的同时,蜀国对此却毫无反应。他们是不知道吗?不是的。当时经验老道的姜维,已经从战争之初就看破了魏国的想法。然而后主刘禅却没有理会这件事,白白耽误了战争准备时间。等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就做出了反应。反正一共有三,一是派诸葛瞻抵抗邓艾大军,二是救援成都,三是向吴国求援。表面上看,这样的决策并无太大失误,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错误的。
诸葛瞻是文臣,军事经验几乎为零,不具备统帅的能力。虽然人数比邓艾要多数倍,但其作战经验与邓艾的百战之师完全不能相比,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后面的绵竹关之战,魏军开始战斗不利,意识到危险的邓艾采取破釜沉舟的态度,最终邓艾的精兵还是战胜了诸葛瞻的蜀军。蜀军的大将也在此一役中,几乎全部死亡。最后的绵竹关之战直接导致了国家失守,魏军直达成都。当时的蜀国,虽然将领不多,但还有一战之力,然而,力还在,心已死。最终刘禅选择投降,这标志着蜀汉的灭亡。
但不管怎么说,魏灭蜀也是蜀国国力下降,魏国国力上升的必然结果。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诸葛亮去世后的29年里,他们做了太多的错事,在一系列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下,最终将蜀国送上了亡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