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汤若望和顺治的关系是否有那么亲密?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孝庄秘史》中,顺治帝福临和董鄂妃宛如在传教士汤若望的公馆里相识的一幕,当然,那时小小的我,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福临与宛如二人间的眼波流转中,并没有太注意到那个慈祥的外国人。但是后来,在学习过历史后,我知道了,原来剧里的那个外国人,就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传教士,汤若望。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汤若望与顺治帝的关系确实是非常亲密的,顺治帝对其也大为尊敬和信服。那么,在历史上,汤若望与顺治的关系真的像剧里面的那么亲密吗?

其实,从后来顺治帝对汤若望的称呼“玛法”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关系确实很亲密。“玛法”即满语中尊敬的老爷爷的意思。

汤若望与顺治帝的亲密关系,从以下的事情中可见一斑。

1651年9月,顺治帝在一天之内加封汤若望通议大夫、太仆寺卿、太常寺卿三个头衔。“通议大夫”即正三品所受职;“太仆寺卿”掌管国家马政的从三品;以及朝廷举行大礼时赞引的正三品“太常寺卿”。先不说他所封的这些头衔的重要性,光是在一天之内就封了三个头衔,其受宠之度可见一斑。这次加封,也让汤若望从原来的正四品晋升为三品。而且顺治帝不仅加封了汤若望,同时还加封他的父亲、祖父为通奉大夫、母亲、祖母为二品夫人。

而且汤若望进宫觐见,无须太监们的传唤,也免除谨见时的叩跪之礼。这种待遇,一般也就皇帝的宠臣或是宠妃才会有。

当然,还有更让我们吃惊的,就是顺治帝亲自到汤若望所居住的馆舍去看望他,而且不是几次,而是两年间的二十四次。这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

当然,也因为其德威之高,所以在清朝几次政治活动的关键时刻,都劝谏了顺治帝,并且达到了劝谏的效果。比如:在顺治九年的时候,西藏达赖喇嘛来京觐见,顺治帝一定要亲自前往迎接,许多大臣都持反对意见,但是顺治根本听不进去,最后还是汤若望上书劝谏后,顺治才放弃了。

所以说,有时候连自己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话也不听的顺治帝,却能都听得进去汤若望的劝谏,不得不说这两人关系的亲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