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汉朝灭亡的还是自己分裂衰落的?
西汉前80年送和亲公主,向匈奴称臣纳贡,卫青和霍去病中间崛起20年,后90年李广利、李陵、赵破虏等汉将不断被俘,基本控制不住匈奴,接近200年时,王莽篡权改革,西汉就亡国了,很短命!
到了东汉时期,前期被匈奴压着打,可惜,匈奴运气不佳,遇上了天灾,“……匈奴遭到了连年的早蝗灾害,赤地数千里,人畜死亡无数,实力大减……”,匈奴内讧又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汉,北匈奴却依然如故,但“……南匈奴攻其南,丁零寇其北,鲜卑击其东,西域攻其西,北匈奴不能安居,乃远引而去……”这基本上,汉朝只是攻北匈奴的各民族之一,捡便宜了。
到了东汉建朝才125年,黄巾起义就爆发了,更是无力管匈奴,后面就是三国和西晋,南匈奴趁机和各族南下入关,居山西被称为匈奴五部,后攻破长安,灭了西晋,东汉和西汉一样,委实是一个更短命的王朝。
因此,匈奴一直对汉朝基本都很主动,只是东汉时天灾损失严重,内讧分裂后,北匈奴走战争主义路线,受各族围攻崩溃,南匈奴走和平主义路线,后面伺机灭了西晋! 汉族多数时候都显得很被动。
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又强盛起来,控制了西域和东北的乌桓等族,并在刘秀进行统一战争时,支持渔阳的彭宠、五原的卢芳反对刘秀。刘秀为了减轻北部的压力,曾遣使与匈奴修好,但没有取得结果。建武九年,(公元33年),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军抗击匈奴,作战1年,未获任何战果。后东汉政府被迫下令将雁门、代郡、上谷3郡居民内迁至常山关(今河北涞源北)、居庸关以东地区。匈奴左部乘机入居塞内,不断南下虏掠,袭击上党(今山西长子西南)、扶风(今陕西兴平)、天水(今甘肃天水)等郡,给东汉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东汉无力回击,只能采取消极防御措施,极为被动。
正在这时,匈奴遭到了连年的早蝗灾害,赤地数千里,人畜死亡无数,实力大减。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争夺统治权的内讧,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南边八部拥立日遂王比为单于。鞬日逐王比不得立,深怀怨恨。时匈奴境内连年灾害,人畜死伤大半。乌桓(我国北部游牧民族)又乘机进攻,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南单于比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率部众四、五万人归附东汉,东汉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北地、朔方、 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等边郡,助汉守边。从此匈奴分裂为南北2 部。
南匈奴归附东汉后,北匈奴的力量进一步减弱,原受其压迫的北面的丁零、东面的鲜卑、西方的西域各族乘机起来反抗,加之东汉与南匈奴多次击败北匈奴,其内部矛盾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跟随北单于,大批地向东汉投降。
到汉明帝时,东汉国力已得到相当的恢复,于是东汉政府决定,抓住机会,对北匈奴发动大规模进攻,遏制其南犯,并相机打通西域。……
建初元年(76年),在北匈奴的支持下,西域诸国尽叛,攻杀都护,围攻戊、己校尉。时东汉社会动荡不安,故罢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二年三月,又罢伊吾卢屯兵,完全放弃西域。但此后北匈奴由于南匈奴的不断攻伐和内部矛盾,入塞降者不断。
元和二年(85年)春,北匈奴先后亡降入塞者共73批。南匈奴攻其南,丁零寇其北,鲜卑击其东,西域攻其西,北匈奴不能安居,乃远引而去。秋,南单于遣干骑行猎至涿邪山(今蒙古戈壁阿尔泰省阿尔泰山东段),与北匈奴温禺犊王相遇,因战,斩其首级而还。冬,复令?鞬日逐王出塞掩袭北匈奴,斩获数千人。章和元年(87年),鲜卑攻入北匈奴左部,斩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58部20万人降汉。
东汉对匈奴,开始就一直是守势,直到匈奴分裂,北匈奴是受天灾,和四面少数民族的打击而衰亡,东汉政权不过是后期顺势讨了些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