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是三国纷争中的一个“打点” ,这个点,三方都知。但这个点也关系着三方的生死存亡,本人曾从纵向浅说过(http://htlj。blog。sohu.com/43843438.html)。因此,围绕着这一个点,三方当时的不同决策,其实已基本上决定了三方的以后的走向,这是一次真正决策战,涉及外交、军事战略部署、民心等各个方面。诸葛亮为了联吴而放弃荆州的战略决策完全是错误的,这是诸葛亮一生中很少的错误中一次最致命的,也是改变历史的一次外交失策,“联吴” 不一定就得放弃荆州,若在荆州上也硬不起来,这“六出祁山” 能出出个什么结果,结局必然是劳命亡了伤财,积弱而虚。
我们现在说到荆州时,往往从失荆州本身上谈得更多,而在失荆州后,就顺着诸葛亮当时的思路走了,其实,在当时,诸葛亮是失去了一个本该大显身手的空间,就是∶重夺荆州。
首先,在外交上说,联吴是当时诸葛亮一个正确的外交战略,但是,放弃荆州,从某种意义上却是外交的败着,是破坏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吴。荆州之地,在道义上,也非东吴固有,而是刘表世袭,刘备又统治了这么多年,有理由夺回。东吴占了荆州后,其实心也是虚的。且荆州在东吴手中,更是双方一块永久除之不去的心病,这样的联合,能联合出什么效果。再说,诸葛亮连荆州也不敢夺回,东吴便在心底里看不起蜀汉了,从此,也就从心理上倒向魏曹,这一倒,不仅对它来说荆州已毫无意义,而且东吴也因这一得而陷入困境,既防蜀汉来夺回,又防魏曹来抢,从而东吴趋向保守,至多在魏打蜀时象征性的倒向蜀一下,反之亦然。在这上面,最聪明的便是魏曹,只要蜀汉不动荆州,它也不动,放着嘴边的肉,让其它两方在心理上先垮了。对于诸葛亮来说,重夺荆州而又不过江,这是一个最具价值的安排,从一个大胆的推测看,只要迅速又顺利的拿回荆州,蜀吴联合也不一定破裂,至多也不过是一个与荆州在东吴手中的同样的结果。在重夺回荆州后弥补蜀吴关系,诸葛亮有这才能。而若向北再发展也顺利时,东吴终有一天在心理上会全倒向蜀汉。
诸葛亮再夺荆圳,在军事实力上当然有很大的困难。主要就是在魏曹的压力下,与东吴打一场有局限性的局部战争。也许,在刘备大败时,稍作安顿是必需的,但当时还有许多久经战陈的将士在,又有报仇的一股士气可用,反正要出祁山作无望之战,不若集中力量,以荆州为新的起点,作一次拼搏。再夺荆州,当然一个最重要的便是快,便是速度,诸葛亮该也有这个本领,当时刘备一无所有时,他便是靠智谋和勇气,在诸强中夺的这一席之地的。何况,出祁山难度更大,得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后勤,三个人只能当一个人用,且又激不起士气。即使与魏曹也有一拼,也不如在荆州为战场,统治了这么多年,地利人和也有一点优势吧,当地有好多资源可以利用。夺回荆州,诸葛亮才能施展隆中对时的战略部署。
诸葛亮放弃荆州,就是放弃了他自已。后来,他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万难,便难在没了荆州。没了荆州,也就没了军心民心,在心理上,也是先认了输,以至以后在三国的关系中,也步步被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