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来看周总理在延安是怎样成为纺线英雄的

1943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是朝着全部自给、半自给的目标前进的。纺线、纺毛、织布、织呢、做衣服,以达到丰衣;开荒种地,增产粮食和蔬菜,以达到足食。我们枣园的机关和部队,在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的亲自领导和参加下,纺线生产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组织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纺线生产。男女老少每人一辆手摇车。食堂、会议室、大礼堂,都变成了纺线车间。几十辆、几百辆纺车排列成行,几十、几百双手一齐摇动纺车,发出一片嗡嗡吱吱、咿咿吜吜有节奏的响声,真像是演奏着大生产的交响乐曲,多么和谐、优美动听啊!

我们敬爱的周副主席刚从重庆回来不久,就和任弼时同志参加到枣园群众纺线的行列中。他伤残的右手,摇着第三五九旅王震旅长从南泥湾送来的纺车,一面劳动,一面积极不倦地向纺线技术好的同志学习,不断钻研技术:从卷棉条的松紧、润棉条的湿度、装锭的高低和松紧,直到摇车抽线的协调、接头等技术,他都一步步系统地进行实践和钻研。在短短几天里,他不仅自己熟练地掌握了纺线的整套技巧,还和任弼时同志一起领导大家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使全体纺线同志的技术迅速地、普遍地提高了,头、二等线的数量,从每人每天平均纺五六两,提高到每人每天平均纺12两,三等线大大减少。

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纺出的线又快又多,又细又匀,不一会儿,锭子上就结成了一个沉甸甸的大白果。周副主席笑盈盈地从锭子上摘下纺好的线,拿在手上看了又看,掂了又掂。这时,很多同志都围拢来看,称赞周副主席纺的线够头等标准。周副主席谦逊地说:

“请你们严肃认真地评一评。我看,我纺的线只够二等标准啰。”

任弼时同志接过雪白的线穗,仔细地看后,说:

“你太谦虚谨慎了啊!你纺的线够上头等了,不信请大家再来评评。”

旁边的同志拿着线穗传看着,都说完全够头等线的标准,并且表示要向周副主席学习。

周副主席又笑着说:“我这个纺线新手,技术还不熟练,也不巩固,很可能出次品。自己随时随地警惕一点好嘛!”

弼时同志郑重地说:“你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今天起,我们都来个互相竞赛,互相评比和监督。你看好不好?”

周副主席立即回答说:“你的提议很好,我完全同意。你们大家的意见怎样?”

同志们都表示同意,并且高兴得鼓起掌来。于是,在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纺线生产形成新的高潮。开饭的哨音响了,有的同志还要多抽几手线才罢休,星期天也不休息,上厕所都是小跑;还有的同志在豆大的灯光下纺线到深夜,技术熟练的同志,在月光下也能纺出头等线。在几天的时间里,90%以上的同志,每天都能纺出12两以上的头等线,一天半就能完成1斗小米的任务。(当时延安规定交1斤——16两头等线,折合小米1斗;交1斤二等线,折合小米7升。)

在这个基础上,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召集一些纺线能手,共同研究技术改革,提高劳动效率。他们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在车轮和锭子之间安装一个加速轮,经过精心钻研和反复试验,加快了锭子的旋转速度,纺线的数量提高了一倍。当试验成功时,全场欢呼跳跃,掌声雷鸣。任弼时同志高兴地大声说:

“同志们,现在我们就开个现场会吧。请周副主席讲话。大家欢迎!”

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周副主席微笑着说道:

“同志们,我们中央机关和警备团的同志们,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年的目标要达到全部自给或半自给。这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今天我们纺线的成绩也很大,提高和改进了技术,提高了质量,增加了产量。这是毛主席英明领导的胜利,同志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在成绩面前决不能骄傲自满,还要继续努力,创造更优异的成绩。……”

周副主席最后要求大家认真地总结纺线经验,攀登技术高峰。并且表扬了一大批纺线积极分子和纺线能手。

纺车加速轮试验成功后,很快就传遍了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和村镇,人们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学习。在很短的时间里,加速轮就在延安普遍地推广起来。当周副主席向毛主席汇报这些情况时,毛主席高兴地说:

“你和弼时同志亲自参加劳动,领导纺线,成绩很大嘛,群众都称你们是‘纺线英雄’啊!我看,全边区两年内做到花、纱、布、铁、纸和其他很多日用品完全自给,是大有希望的,那我们一概自种、自造、自给,就完全不靠外面了。”

周副主席笑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只是做一点组织发动工作而已。只要群众发动组织起来,深入开展革命竞赛,劳动互助;奖励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总结交流经验,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生产运动就能不断地向前发展和扩大,自给自足的目标完全能实现。”

毛主席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很好,就是应该这样办。在生产运动中,还应实行按质分等的个人分红制度,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都分得红利,借以奖励生产的发展。不管农业、工业、手工业,都可以试行嘛!”

周副主席说:“我们在纺线方面马上可以试行,然后全面推广。各方面试行之后,还可以根据农业、工业、手工业不同情况,总结出一个方案来。”

毛主席最后说:“我们就是要机关、学校、部队以及个人都能建立自己的家务,都有长期打算,还要准备和灾荒作斗争,避免滥用浪费。我们既要发展生产,自给自足,又要十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领导机关就是要带头。”

周副主席汇报后,随即召开中央各部委机关负责人开会,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并号召大家坚决贯彻执行,要求制订方案和计划。周副主席回到纺线队伍中,又向同志们传达了指示。大家兴高采烈,一致表示拥护。

3月初的一天上午,天气晴朗,风和日暖。在枣园园林里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二百多辆手摇纺车,挤满了机关、部队的男女同志和枣园乡的农民妇女,个个精神抖擞,人人喜气洋洋。这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组织的机关、部队和农妇联合纺线比赛大会,是周副主席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为了交流推广纺线经验,奖励劳动模范而发起的。举行这样大规模的纺线比赛,在延安还是第一次。

上午8时许,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在纺线竞赛委员会负责人陪同下,来到比赛场上,受到大家的热烈鼓掌欢迎。周副主席笑盈盈地说:

“我们也是来参加比赛的。咱们互相学习、总结交流经验吧。”

接着,评比委员会主任宣布了比赛的内容、时间,评比的标准和方法等规定,并且要全体纺手做好准备。霎时间,二百多名纺手都坐在各自的纺车后,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也和大家一起,坐在自己的纺车后面,检查棉条和车子。

9时整,一声哨响,二百多辆纺车齐转动,嗡嗡隆隆的响声像滚滚春雷震荡在园林上空。每个纺手都紧张地、聚精会神地纺着线,不一会儿,脸上渗出了汗水;我们在周围观战的人,不断地为他们鼓掌加油。

中午12时,比赛结束。全场欢腾,掌声震耳。周副主席亲切地对弼时同志说:

“你今天太累了,恐怕吃不消啰!”

“我倒不要紧,就是出了一身大汗,胳膊和腰有点酸痛。”弼时同志又关心地对周副主席说,“你的右臂成残,今天劳动这么紧张,我倒很担心你呀!”

“我这只手已经劳动成习惯了,疼痛一会儿就过去了。”周副主席精神饱满地说,“劳动是最愉快的事。”

当天下午,竞赛评比委员会先评出每个人纺线的数量,然后再按标准反复进行比较和衡量,评出每个人纺线的质量,把纺线比赛成绩优异的分别评为“英雄”“突击手”和“能手”三等。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被评为纺线英雄。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一再表示他们纺的线数量和质量都不够纺线英雄的标准,建议不要他们参加评比。但全体同志坚持按规定办事,仍把他们评为纺线英雄,并把他们纺的头等细线送交边区政府,在边区农工业生产成绩展览会上展出。

第二天上午,在原地召开了群众大会,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农民妇女的代表都赶来参加。会上介绍了纺线英雄、突击手的纺线成绩和先进技术经验,还当场进行了技术表演。周副主席亲自给纺线英雄、突击手、能手授奖。头等奖是新式纺车一辆,二、三等奖分别奖给毛巾、肥皂、钢笔、日记本等。周副主席在讲话中号召开展群众性的大生产运动,特别指出,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路线,是正确路线,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保障供给,这是一个真理,也是我们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全党、全军各解放区人民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周副主席最后说:

“我希望同志们在大生产运动中都能起模范作用,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要带领群众继续前进!”

原载《周副主席战斗在陕北》,《红旗飘飘》第17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

本文作者蒋秦峰,陕西汉阴人,文中身份为中央警备团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