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写过一本书,名叫《中国人的历史误读》。此书市场反应不错,比如在百度上输入“綦彦臣”三字,相当多的内容与这本书有 。直到2009年5月份,还有人在评论推荐这本书。此前,对此书的赞成与批评意见都有,我手头也搜集到几篇文章。
相对于赞成,我更喜欢批评,因为从中我更能发现读者历史知情匮乏的现状。
一般讲来,涉及到知情权,人们大多会注意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比如住宅楼开发中的土地成本与建筑成本各占了总成本多大比例,等等。其实,对于读书人而言,历史知情权远比现实知情权更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半径能够扩展与否、思想质量能够提高与否。
用我的经济学家本质身份来说话,那就是“信息质量决定生活质量”。(可参见我的新书《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
之于历史知情权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对历史产生误读,确系历史知情权匮乏之故。
有趣的是,历史知情权作为一项权利,比现实知情权更容易获取。只要有人愿意进行“纸面考古”,并且有能力开掘出让人一目了然的新知,而不是故弄玄虚,公众的知情权就很容易提高。不妨以“曹操”这个历史符号来作例子,稍事分析。
民间俗语中有一句与“曹操”符号相关的话,叫做“说曹操,曹操到”。比喻某个大家议论人出现得迅速。这个典故出于《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但是,在中国文史不分的传统中,这句俗话也构成了普罗大众历史知识的一部分。然而,关于“曹操”,即便从最通俗的角度,人们知道的还是很少。比方说,他和黄巾军关系,能够真实地说明他个人的政治策略本质——为什么一定要把取代东汉的工作留给儿子?
曹操从镇压黄巾军有功而在仕途上达到一个高峰(出任济南封国的国相),在他以反董卓起兵而成为时代大军阀之一后,仍然对黄巾军采取军事高压态势。在和黄巾军进行兖州寿张决战之前,黄巾军对他抱有幻想,希望双方合作,共同推翻汉刘统治。黄巾军写给他的书信说:“从前,您在济南任职时,毁坏了当地祭祀汉刘人物刘章的神坛,其中的道理与我们黄巾军的主张是一样的。当初看起来是明白道理,现在怎么迷糊了呢?汉刘气数已尽,我们的黄道要领导天下,仅凭您的力量已难以维续汉刘的统治。”
看罢檄书,曹操怒骂不止,一方面实施宣传反攻,劝对方投降;一方面积极备战,并在大战中获胜,从三十万降卒中精选出了自己的主力。
那么,黄巾军所说从前的“主张是一样的”指的是什么呢?
彼时,曹操因扑灭河南颖川黄巾军,有功任济南国相。到任后,他把当地百姓崇拜西汉刘章的民间祭祀活动全部停止了,并拆毁了多达六百处的刘章祠。他采取此凌厉政策的原因有二:其一,当地富商穿高级官服主持祭祀,大大损害了官方的尊严;其二,祭祀活动开销太大,老百姓因此贫困,而地方小官惧于富商势力不敢干预祭祀活动。
刘章何许人也,能让济南国百姓如此敬仰而让曹操如此厌恶?刘章这个人是吕后专权时代唯一敢公开反对吕氏专权的人,如借宴会之机以监酒官的身份斩杀了吕氏的一名贵族,而且还唱起了自编的悲悯刘氏被压制的歌曲。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吕后没敢处罚刘章,刘章因此也成为日后清算诸吕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由于清算诸吕有功,他的爵位由朱虚侯晋位为城阳王。(城阳国治地在今山东莒县,其辖地与济南相邻。)
作为汉刘意识形态符号,它不仅被黄巾军所痛恨,当然地也为曹操所厌恶。只不过,前者想采取非法方式毁灭它,而后者是借合法的政策来清除它。一句话:曹操比黄巾军更具消灭汉刘王朝的战略远见。也正是这种远见,他才不想让黄巾军成事,而把终结汉刘的任务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如此谋划,曹操的黄巾军策略是一大历难题的延续,好周武王之“革命”——武力推翻殷商统治是否正当?
孔夫子没给出答案,因为老先生一方面大力赞美西周统治并力图恢之,另一方面又对劝阻周武王伐纣的两个“反革命”(伯夷与叔齐)大加赞赏。此等矛盾,乃是“革命后遗症”。
给历史留下“文景之治”的两大贡献者之一的刘启,身为皇帝也想纵深探究此问题,结果大学问家辕固和黄某吵了个一塌糊涂。刘启只好抹稀泥,说:“吃肉没吃到马肝(传说味极鲜美但有毒),不算不知味道;搞学问人不研究成汤推翻夏桀、周武王推翻商纣问题,不算愚蠢。”
有鉴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革命后遗症”之难以解决,曹操没有选择与黄巾军合作,用武力推翻汉刘统治的方法。同时,他也没有急于采取宫庭政变的方式篡权,因为他深知那将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军阀间的冲突。不是吗?即便到他儿子曹丕采取程序化的温和政变取代汉刘时,声称为汉刘后裔的割据军阀刘备在成都宣布自己为汉刘的合法继承人,当了皇帝。至此,连同割据江南的孙吴军阀势力,中国历史上才正式出现三足鼎立的分裂局面。是为三国。
曹操的图谋是:第一,不让黄巾军等力量抢去汉刘江山,由他来监管这笔巨大的政治资产;第二,耗掉所有可能耗掉的对抗力量如吕布、袁绍、刘表,为儿子那代人创造出夺取的软环境。简单地说:汉刘江山不能落到别人手中,只有他曹家从容取来。这是曹操的原则。
从他在济南破坏汉刘意识形态符号之一的刘章崇拜起,到他最后无法消灭剩途的两大军阀而实控北方、直至死去为止,他都是践行这一简单的原则。
今天的人们远未了解曹操,人们关于曹操的知情权还十分缺乏。或者说:人们习惯了说曹操,而曹操从未“到场”。说曹操,曹操没到,意味着这一文化现象隐藏着大量的知情密码。我们只有通过消除对历史的误读,才能准确地获得历史知情权。
二0一0年,农历春节初三晨,綦彦臣写于绵逸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