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影响中国最深远的人,这一个称号被使用了2500多年,在他之后很多没有他影响大但在各自己领域有过杰出成果的人物也被尊称为某子如孟子、孙子,甚至连孔子之前一些人物,如老子也获得了同样的尊称(老子这一称号明显是战国时代甚至更后的汉朝人加上的,在春秋上最多被称为老聃)。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却震惊的发现“孔子”这个称号在当时却并不是一个好的称号,甚至有污辱性。
当然,在春秋时代“子”的确是对某个人物的尊称,但能被称为“子”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爵位被封为“子爵”的小诸候,而对这种情况,如果在位的国君直接称为某子,如果已经去世,则要再加上一个谥号,但不会称为某子,而是某某公,如邾国国君夏父本是子爵生前称为邾子但在死后谥号却是邾文公。而且作为子爵的小国在春秋时代是个没人看得起的国家,甚至称为某子本身就一种污辱性称呼,如大国楚,其本身称王,但中原诸候却从不承认,私下甚至史书都用周王给其的封号称其为楚子。可见“子”这个爵位在国君这一层次是非常低下的,甚至还不如更低的男爵。
另一种是大家族的掌门人,如晋国六卿都可以被称为“子”,但第二种在平时使用中是不能使用家族名称,如晋国大贵族赵武在生前人们只能称其为武子,而不能称其为赵武子或者赵子,三个字一起用那是只能是其死后的谥号且要与家族称号一起使用,如赵武死后被称为赵文子,武是他的名,文才是他的谥号。但无论如何“子”在非国君贵族中是一种尊贵的称号了,不是一般人才能使用的。而孔子的身份虽然他的祖先是商国后代宋国的后人,但其家族已经逃离了宋,混得比平民强不了多少,不仅没法在死后承受“孔某子”的称号,甚至生前也没有资格称“子”的,否则按惯例应该称为“丘子”而非“孔子”。象孔子的一个前辈曾经担任过大夫一职的某人被谥称孔文子,以致于连孔子的学生都不服,去问孔子,那个人有什么资格,孔子只能说了句“不耻下问”来应付过去。而孔子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死后根本没有“孔某子”的谥号。只被国君给了个“尼父”的称号,尼是孔子名丘字仲尼中的一个字,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回过头再来说,世间多认为“孔子”是对孔子的尊称,如果熟悉春秋礼制的人就会笑掉大牙。孔子的姓是“子”姓(孔不是孔子的姓而是其作为子姓的分支的氏族称号,就如赵氏孤儿的赵武姓赢一样),“孔子”这一称号将家族名称与姓放在一起使用,在春秋时代是对出嫁女子的称呼而且还是对嫁为国君小妾的称呼,如晋国国君献公女儿伯姬(晋国是姬姓,伯是大女儿的意思,伯姬是姬姓国君大女儿的意思)嫁给秦穆公在穆公生前被称为伯姬,在其死后称为穆姬,表明其是国君的第一夫人。而同其一起陪嫁的其他晋国公室之女则只能称为晋姬(即是从晋国来的姬姓女子),表明其只是小妾身份。同样,文姜是对鲁国国君文公夫人的尊称(文姜是齐国姜姓国君的女儿),而其他来自于齐国姜姓的小妾只能称为齐姜。当然你可以说子本身就有另一个意思,孔子当然是另一个意思了,这本身说不过去,春秋时代虽然已经是个不很讲“礼”的时代了,但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显然是很讲“礼”,当然不会容忍,除非是不得不接受的,就如同我们现在某人外面给他起个王二麻子的称号,虽然不愿意接受,但因为或者起的人比自己有势力或者叫的人多了就不得不听着,甚至不再这么叫连自己都不适应了。
第一个称孔子为“孔子”的人是谁已经不可考了,但笔者好象记得在史书中有个鲁国国君是这么称呼过他的,显然不是什么尊称,有点“孔家那个小子”的意思,或者国君本人还觉得是尊称,但对孔子却显然不是如此。而且此后这一称呼在孔子学生中并不没有被使用,他们主要称孔子为“夫子”,虽然这个称号仍然犯了春秋时代不能直接称呼贵族“姓”的禁忌,但稍强一些,而且符合当时对老师的称呼。虽然孔子这一称号在其生前还被小范围使用过,但主要是大人物对其的称呼,显然有污辱性。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孔子他一个破落贵族而且还是私生子,这一身份要挤身鲁国上层,本身就遭到排斥(如季家的管家阳虎就看不起孔子,将他从宴席上赶了下去),而这一称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居然被孔子门人给接受且成为尊称,要么是孔子本人也没料道,要么就是孔子极端自卑心理发展到极端自尊心理,干脆接受它并用实际行动将污辱性的意义让人们彻底忘记掉。如他给自己最出众的12个学生分别起子夏、子贡这样的别名可以看出来,这种称呼在南方的楚国是个尊称,但是加上孔子的姓就变了味道了,而孔子作为周礼的继承人显然是看不起楚国的南蛮文化的,甚至去楚国找官作在其内心想法也是要用周礼改造楚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