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那么大,光靠皇帝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所以要有一批人帮着他,帮着他治理国家,帮着他开疆守土。这些人就是“官”,说白了就是文臣武将。这些人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其一是:“拼爹”,也就是看你出身如何,如果你爹是高官,或者你是出生于名门旺族,那么想要当官是很容易的。
其二是:“举孝廉”制度,即由官员向皇帝推荐民间有才能的人,但这对普通百姓来说,被选中的可能性实再是太小了,有几个草民能跟官员拉上关系呢?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要想通过这条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能性也不大。
其三是:“从军”,如果你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那么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能从弱小而变得强大,最终统一六国。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只要你好好种地,多产粮食多织布,国家就会奖励你,给你个官做做。当然,秦朝更看中军功,只要你在战场上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国家就会给你一级爵位和一定数量的房子和土地,你斩获敌人的首级越多,你所能得到的爵位、房子、土地也就越多。做为一个普通的百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好好种地,要么上战场杀敌立功,所以秦军好战、善战的原因就在于此。汉朝也是奖励军功的,虽然奖励的力度不如秦朝,但汉朝确实是奖励军功的,当年的“白马之盟”说过: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大功不得封候。那个年头何来大功啊?唯有上战场杀敌了。所以两汉继承了大秦的尚武精神,两汉时开疆拓土,名将辈出。之后的隋、唐也都是如此。
隋文帝开创了“科举取士”的考试制度,从天下读书人中选取人才,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与汉时的“举孝廉”相比要公平、公开、公正得多,它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竟争的机会。大唐就作得很好,科举取士,从读书人中选取文官来治理国家,同时也奖励军功,鼓励军人开疆拓土,征战沙场。崇文尚武,相得宜彰,也造就了盛唐。此后,“科举”制度日渐完善成熟,成为国家先取官员的最重要一方式,就算时至今日,还能看到“科举”的影子,不仅是我们国家,就连世界各国也引为已用,真可算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但凡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科举制也是如此。那么“科举取士”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呢?
科举考试每隔两三年就要考一次,每次都要录取几十至几百人,那么国家该如何按排这些人?一个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对官员的需求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官员的数量是有限的!因为生老病死,违法乱纪,或者其它的原因,也许每年都有一些官位空出来,但是,这些空出来了位子与那些等着座上这些位子的人的数量相比,真的是太少了。如果让他们都去当官,国家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去按排他们?如果不让他们去当官,那么国家实行科举考试又有什么义意?
于是只能增加机构,以便按排这些人就业。于是就开始机构重叠,机构重叠必然冗员增多,冗员增多必然效率低下。重叠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不仅要消耗大量了国家财富,而且极容易引起官员之间的派系之争。同样,机构重叠和大量的冗员也导致了官员工作效率低下,有事时相互推诿,有人没事干或有事没人干。而官场的风气却日渐败坏。更要命的是,官僚机构日渐臃肿,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场风气越来越腐败,这些可以说对社会没有创造任何价值的人却利用手中的权利,从百姓身上获取着最大化的利益,直到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
唐、宋、明、清,不都见证了“科举”制度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