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进攻,二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因为利益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限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 ,波兰完全陷落。在此其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对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为“假战”或“奇怪的战争”。
失算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 ,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奇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 发动进攻。这让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 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 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命令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1940年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 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 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德军空军却在进攻。被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
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不利装甲部队前进,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遭受损失。德军总司令部曾计划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24日,希特勒在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伦斯德 司令部的战争日志记载了会面时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国军队时使用。同时纳粹德国空军 司令戈林 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克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
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媾和。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不过此说和希特勒24日下达的13号指令不符,在13号指令中,希特勒下令b集团军和空军配合,尽快消灭包围圈中的英法比荷军队。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著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机会。联军在为生存而战斗,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虽然同年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但是古德里安的回忆(《闪击英雄 》)也提到24日之后他的部队并没有停止攻击,而卡莱斯的英军更是一直坚持到26日下午16点45分才投降。而当天希特勒已经下令恢复攻击,因此停止命令究竟对a集团军造成多大影响,还有很多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