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扬州八怪是谁?名垂千古的扬州八怪

在清朝初期,在皇家的大力扶持之下绘画之风盛行。与此同时,便出现了很多主流派的画家,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在当时最出名的还是后来的“扬州八怪”。

在绘画之风盛行之时,位居画坛主流的就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他们主要以描摹古迹为主旨,虽然技巧功力深厚,笔墨中带有趣味,但是内容上却缺乏生气。万事万物有正也有反,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区,有以“四僧'为代表的反正统派画家,还有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以弘仁,查士标,梅清为代表的“新安派”等。而这些派别都是明朝的遗民,在政治上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在艺术上更加主张抒发个性,所以说他们的作品中都带有着一种强烈、新颖、不受拘束的韵味。但这些毕竟是反正统派,所以一定会受到一定的打压。在康熙末年至乾隆嘉靖间,随着政权的巩固、疆域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东南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而扬州位于江、淮之间,濒临运河,处于交通要道,在以后便逐渐发展为东南一大都会。在当时一些财力雄厚的商人附庸风雅,花费大量金钱建筑园林、演奏乐曲、收藏书画古玩、举行诗文宴集,所以说扬州城内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才子文人从各地奔赴扬州,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绘画新潮。

八怪因历代提法不一,所以说没有确定的指称,而较为公认的有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这八位画家。这些画家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有的经过科举入仕,但最终以卖画谋生,生活贫苦,在经历了世态炎凉之后,形成了孤傲不羁的性格,行为狂放,所以借绘画抒发胸中的感慨,表达清高的人品。他们的作品中经常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所以他们的绘画作品风格独特,且韵味深长,饱受后人的追捧。接下来小编就“扬州八怪”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八位大家。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人,他博学多才,精通于篆刻和鉴定,在参加博学鸿词科落选之后心情抑郁,周游四方,结交了好多文人雅士,其中就有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他的绘画作品中有山水、人物、花鸟,但他的墨梅更为出名。他画梅花的时候,常以淡墨画干,浓墨写枝,再添加其他物象,就带有一种质朴苍老的风格。他有《冰雪之交梅画册》和《山水人物画册》存于世上。金农的绘画在当时影响颇大,被称为八怪之首。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曾担任过知县,因为开仓赈灾而被诬告罢官归家,后来他到扬州以卖画为生,擅长水墨写意,画兰竹石,最精通的还是画墨竹。他笔下的竹,有一种挺劲孤直的不驯之气,就如他自己思想和人格的化身,刚正不阿。他的绘画中体现了他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瘦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同时他的画作中注重诗、书、画三者结合,有其独特的韵味。留有代表作《墨竹图轴》、《兰竹图轴》。

黄慎,福建宁化人,早年他拜上官周为师, 多画工笔画,中年后变粗笔写意,画人物山水花鸟。但他最擅长的还是画人物,其中多表现为怡然自得的情趣。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和郑板桥一样同属江苏兴化人。在康熙那年26岁中举,30岁曾从奉内廷,后来出任山东一个县城的知县,但最终落得了罢官归家的下场。罢官之后他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他幼年学画,在扬州从石涛笔法中得到了启发,就以破笔泼墨作画。他画的花卉随心所欲,不受拘束,从中倒显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趣味。

李方膺也以画梅花著称,他所画的梅花消瘦硬挺,苍劲矫健,暗香波动,同时他作的松兰竹石也简逸传神,很受后人追捧。

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安徽人。他一生清贫,居住在扬州以绘画为生,他特别喜爱梅花,常到扬州城外梅花林赏梅写墨。他所著的梅花以画花蕊和繁杂的枝桠见称,清淡秀雅,从中也不难看出他清高淡雅的心境。

罗聘,安徽人,他是金农的入室弟子。他擅长多种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他都擅长,而且他的笔调奇创,超逸不群。他最擅长画的还是《鬼趣图》,他画的鬼态极尽其妙,他借此讽刺世人。

高翔,在艺术上深受石涛的影响,以画山水画著称。他画的梅花有立体感,与金农、汪士慎、罗聘并称为画梅圣手。

扬州画派是清代绘画艺术的高峰,对绘画意境的开拓和笔法的革新都有成效,而当时的“扬州八怪”便将绘画之风引领到极致,从而带动了其他绘画流派与绘画风格互相竞争。各个画派之间取长补短,更加推动了清代画坛的兴盛。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