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一代开国皇帝,都有其过人之处,今天我们就说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他被称为南朝第一帝,定乱代兴之君,战神君主,以两千步兵击败三万精锐骑兵,可惜后来失传。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他虽然其祖上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但时过境迁,其中还经历了三国乱世,到刘裕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沦为家境贫寒的普通人家了;他的母亲更因分娩后疾病去世,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给刘裕哺乳,一度打算抛弃他,但幸好刘裕命大,得人援助才幸存了下来。
据载刘裕早年因家境过于贫寒,落魄到靠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为生,有时为补济家用而去赌博樗蒲。由于一向贫穷,遭乡里贱视,当时的人多不能赏识他。不过,刘裕才能出众,且有大志,当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就十分敬重他。刘裕长大后,为人雄杰,气度宏大,身高七尺六寸,风神奇伟,不拘生活小节,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
终究,家境贫寒的刘裕还是选择了参军,而且还成为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北府军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精锐部队,曾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前秦的苻坚;而刘裕在从军期间屡立战功,后被桓玄任命为中兵参军。刘裕在历史上的传奇战绩有很多,其中有一项战绩,就连史学家和军事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刘裕发明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却月阵”,而且这“却月阵”对骑兵作战破有奇效。
但构成“却月阵”的条件稍显复杂,具体包括地理条件、兵器、兵种和兵力配置。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水军,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良好的视野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平坦地势则可以使敌军失去地形优势,而晋军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具体方式是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杖士卒,共计700人;布阵后,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下面,就来看刘裕的经典成名之战——北伐。
东晋自从偏安以来,时时刻刻面临着来自北方的成胁,祖逖、庾亮、般浩、桓温等虽都曾率兵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公元404年,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之后又拥戴晋安帝复位,自此控制东晋朝政。
公元409年,南燕主慕容德死,他的侄儿慕容超逆袭皇位,随即挥兵肆虑准北,携去晋两郡太守,驱掠千余家百姓。
刘裕眼看机会来临了,马上上表北伐,并于当年三月统领晋军,征讨南燕。
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见晋军来势汹汹,提议慕容超扼据大岘(今山东沂水县),但遭到拒绝。于是刘裕冒险越过大岘山隘,一举攻克临朐(今山东掖县),一路势如破竹。
之后,慕容超单骑逃往城南左将军段晖营中。刘裕随即下令追击,大败燕军,包括段晖在内的很多将领都被晋军处死。接着,慕容超逃往广固,刘裕又乘胜追击北上,攻克广固外城。慕容超转而退守内城。被困在广固内城的慕容超先后派遣尚书郎张钢以及尚书令韩范向后秦求援。当年七月,后秦主姚兴派卫将军姚强率步、骑兵一万,与洛阳守将姚绍一道,驰援南燕。与此同时,援军方面派遣使者向刘裕宣称,后秦在洛阳囤积了十万兵力,倘若晋军撤军,他们就长驱直人,攻取洛阳。
不过,刘裕没有被姚兴的虚张声势吓住,继续围攻广固内城。之后不久,姚兴被夏主刘勃勃击败。慕容超见后秦援兵迟迟不到,想割让大岘山以南的土地给东晋以求和,但遭到刘裕的拒绝。此后,南燕大臣张华、封恺、封融以及尚书张俊相继降晋。
当年九月,刘裕截获前往后秦借兵的韩范,随即押着他绕城行走城内南燕守军见后秦援兵无望,惊恐万分。次年二月,南燕的贺赖卢公孙五楼等率军挖地道偷袭晋军,结果被打回内城。之后,刘裕对内城发动猛烈攻势,南燕尚书悦寿开城门迎降,慕容超则率数十骑突围逃走,但最终被晋军追获,送至建康斩首。至此,南燕宣告灭亡。
公元400年,后秦击败西秦,接着又于隆安五年击灭后凉,国力日盛,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最强大的国家。416年,刘裕率军自建康出发,吹响了出兵灭秦的号角。
当年九月,刘裕率军进至彭城,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镇守在洛阳的后秦征南将军姚洸见晋军步步紧通,随即派人到长安求救。
于是,后秦主姚泓命越骑校尉阎生率骑兵三千、武卫将军姚益南率步兵一万增援洛阳。结果阎生和武卫将军姚益南还在奔赴洛阳的途中,就听说姚洸出城降晋,洛阳失守的消息,因此停军不敢再前进。
刘裕原本命令前锋主帅王镇恶攻取洛阳后,待后续主力到达再一同西进。但王镇恶等见后秦内乱迭起,潼关守军薄弱,果断下令不等刘裕大军到达,便兵分两路,继续西进。之后,王镇恶军进抵渑池,在蠡吾城生擒弘农太守尹雅,迅速抵达潼关城下。另一路檀道济、沈林子部则从陕北渡过黄河,向蒲阪方向进攻。后来,晋军与前秦军交战多番,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一年后,刘裕亲率大军离开彭城,从准水、泗水进入清河。王镇恶请求率领水军从黄河入渭水,进通长安,被刘裕采纳。之后,刘裕大军越逼越近。后秦主姚温见长安告急,觉得自己还有数万军队,应该可以抗击晋军,遂命姚丕军防守渭桥(长安城北),胡翼度军防守石积(长安城东北),姚赞军防守霸东(霸水东岸),姚泓则率军守卫道遥园(长安城西)。
八月二十三日,王镇恶乘艨艟小舰进至渭桥,弃船登岸。当时由于渭水湍急,很多舰船都被水流冲走。王镇恶随即身先士卒,率军攻打姚丕。结果,姚丕战败,姚泓随即率兵来救,结果与姚丕败兵互相践踏,乱成一团,不战而溃。此役过后,姚丕战死,姚泓则单枪匹马逃回宫内。接着,王镇恶军从平明门(长安北门)攻入长安城,姚泓率群臣至王镇恶军营投降。
至此,后秦宣告灭亡。
这其中在公元416年,刘裕北伐北魏时,朱超石担任前锋进入黄河,就布下了“却月阵”;而北魏的长孙嵩则派出三万多精锐骑兵来攻,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但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晋军弓弩逐渐失去作用。
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所以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一时奔溃,死者相积”,刘裕军大获全胜;刘裕凭“却月阵”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可惜,却月阵对地形的要求非常的大,一旦有失误,就有被对方骑兵从侧翼穿插或者从后翼大举突进的危险,所以不是寻常人能使用的;故而在刘裕死后,“却月阵”也就此失传,而朱超石这次结阵,以两千余步兵击败三万余精锐骑兵的壮举;虽然“却月阵”就此失传,但历史上从不缺乏,在千年之后的明朝,戚继光借鉴战车的方式,创建了“车营”,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
姚兴曾评论道: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