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勉县2009年4月将举办“中国汉中第六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届时将公开展评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再现作品”。目前,当地已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12月27日网易)
这类事是比较好批评的,例如刻薄的时评家可以信手甩出一句“屁股指挥脑袋”,或者作苦口婆心状:“发展经济不能靠噱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广大西部广袤地域中,陕西省汉中市及其下属的勉县,并不具备其他层面上显著优越的资源禀赋,不发掘文化资源,似乎很难找到“站着说话不腰疼”者认可的快速发展道路。发掘有据可查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实很正当,全世界人民都是这样做的,批评者一边喜欢四处旅游,挥一挥衣袖,留下好多非回收垃圾,一边阴阳怪气满腹怨气,未免有点矫情过甚了吧?!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的政绩型大拆大建,伤害了大江南北许多城市的人文脉络,而在依照低价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无序透支环境发展模式面临前景枯竭的今天,这些城市才发现已经无法找到可供差别化、个性特色发展的文化身份,这就有了所谓“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全国各地近年来急切的“掘古”与“造古”,并不真正细致诚恳的架设现实与传统之间的联系,而是尽量符号化的寻求变现机会。
倘若以悲观的推断,3个多月之后的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按照之前各地举办会、节、展的窠臼,很可能也会变成一幅不伦不类的掘古、造古图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很显然,征集“木牛流马”,是活动主办地为炒作文化旅游节而特设的一个由头。倘若争议中已经为汉中和勉县带来了大的名声,或者像之前很多地方那样“引进了有资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企业或战略投资者”,两千年前蜀汉丞相为北伐设计的运输工具大概就会重新回归被冷落的位置,只是每逢关键时节出来招惹一次游客的注意力而已。
历史文化资源很宝贵,实际上也很有经济价值,只是我国好些地方满足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借文化羊头卖招商狗肉,不少单位习惯于学术话语解构历史并营造学科门槛,这个领域如何有效的产业化、产业化特别是结合年轻人追捧的文化潮流进行“深加工”、“品牌化”、“衍生化”包装,却没有实际性切入。三国文化近年来越来越火,与国内各地祭祀诸葛亮刘备曹操等尴尬庆典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愿意为这类题材付费的年轻人却玩得是日本光荣公司设计的各款三国游戏,其设计人物影响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渗透到影视、关联实物产品等领域。
因此,当汉中勉县举办“诸葛亮旅游文化节”、面向海内外征集“木牛流马”设计作品消息传来的时候,我们不必想当然的叫好或是激昂的反对。《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广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确实拿孔明先生作榜样,遵照商业和文化规律精心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