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后汉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家,一生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数十场的战斗/战役,其中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渭南之战”这三场战役规模最为宏大。对于大家来说,与前两场大战相比,曹操平定关中诸将的战役显得稍微陌生了一些,但该战役对后赤壁时期的政治格局及曹魏势力的巩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且操本人在该战役中所运用的军事指挥策略对后世影响也是相当深远。
关中,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自战国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华夏最为发达的农耕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是秦、汉两大帝国的根本所在,号称“八百里秦川”。然而,富庶的关中地区自历董卓、傕汜之乱后,早已不复往日之繁盛,各地军阀林立,马腾、韩遂等便是其中最大的两支。关中诸将虽说各有武装、攻伐不断,但他们形式上还是遵奉东汉朝廷的。在官渡之战时,在钟繇的劝说下,马腾就曾协助曹操抵御袁绍从西部对河东的进攻。到赤壁之战前,马腾已携家入京为官,马超则留在关中接管了马腾的部曲。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传令:命镇守长安的钟繇讨伐张鲁,并派夏侯渊出河东会合钟繇。此时,夏侯渊和徐晃刚刚平定太原商曜的叛乱,军队可以沿汾河出河东。如若讨伐张鲁,曹军将有可能途径关中诸将马超等人的势力范围。对于这一敏感举措,高柔特意提醒曹操,此举有“假途灭虢”的嫌疑,关中各部很可能因此而发动反叛,曹操却未予理睬。结果,马超等十部果然尽皆反判,聚众将近十万,进军屯据潼关,阻止曹军西进。曹操令曹仁统军拒敌,并令其坚壁勿战。是年秋七月,曹操亲统大军西征,大战一触即发。
初看起来,关中这场叛乱,是曹操没有听高柔的劝谏而导致的,是由曹操疏忽大意的错误所致。但是,许多史学家(如,宋末元初的胡三省先生)则认为,曹操就是要逼反那些表面上遵奉朝廷、实际上却各行其政的关中诸将,为名正言顺地剿灭他们制造政治借口。从理论上讲,这两种可能都是成立的,飞刀也不便做太多评价了。
八月,曹操大军经函谷朔黄河西进,到达潼关。潼关,为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始建的军事关隘,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靠陡峭的黄河河岸,南为华山山脉,是沿黄河南岸西进关中平原的唯一路口。潼关虽险,却不是剑阁一类的狭关,须动用大军才可以屯守。此外,潼关东面有一渡口,如果想绕过潼关进入关中,须经此渡口北渡黄河。如果沿黄河北岸直接西行,将很快到达黄河拐角处的河东岸,岸西便是关中平原,但因此处河岸陡峭,难以西渡,故须继续沿黄河东岸北行,越过黄河北岸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脉西端,进入河东平原,才可以通过蒲阪津渡口西渡黄河。但是,黄河不同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宽阔,千里岸线皆可过渡。两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数量庞大的大型战舰,数万大军可乘船蜂拥登岸,这不禁使我们又想起了赤壁大战时的恢弘场景。然而,黄河河岸陡峭,其渡口只可容纳少量渡船,一次最多只能渡过数百人,对岸若有敌方数千守军,这渡过去的数百人瞬间就会被守军屠戮殆尽,河东岸纵有十万大军,也难以成功强渡。正因为潼关有着这种种特点,曹操因地制宜,亲帅大军紧逼潼关,摆出誓从潼关攻入关中的架势,马超等关中联军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在潼关的防守上。这期间,关中各部不断向潼关增兵,曹操听说,不忧反喜。事后曹操解释说:“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眼见联军的所有力量都已集中到潼关,曹操暗中却派西凉军出身的名将徐晃率步骑四千人渡过浦阪津,利用其熟悉关中民情、地理的优势,先据河西为营,之后接应曹操大军由河东进入河西。
闰八月,曹操率军从潼关东面的渡口北渡黄河,并让大部队先走,自己带了几百个精兵亲自断后。此时,马超发觉曹军的异动,于是带领将近一万人进行追击,也就发生了“演义”中“许褚勇救曹操”的惊险一幕。
马超看到曹操北渡,自然知道曹操是想从浦阪津渡河进入关中,遂派梁兴带五千多人前去抢占浦阪津渡口西岸,通常情况下,这五千人足以阻挡曹操渡河。但马超没有料到的是,徐晃已经抢先占领了浦阪津渡口西岸。经长途急行军赶到浦阪津渡口的梁兴军,自然不是以逸待劳的曹军对手,被徐晃打得大败。待消息经几百里路传回潼关马超大军处时,马超再想派大军去重新夺回渡口,时间早已来不及了。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事后解释时说:“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总之,徐晃部深入河西,既可断敌退路,袭敌后方,截敌粮草,又可接应曹操大军渡河,挺进关中。从史实上分析,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曹操正是利用奇正变换之机、声东击西之策,示形于潼关之下,暗动于黄河之滨,使得关中联军的指挥者出现防御松懈,而马超等人军事防守的时空错位才是曹操成功巧渡黄河的根本原因。
曹操大军顺利地进入河西,也就是踏上了关中大地,易守难攻的潼关对曹操就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此时,横在曹军面前的正是流经关中平原、东西走向的渭河。该河在潼关附近的黄河转弯处,汇入黄河东去。与黄河不同,黄河流急,两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数渡口可以过渡;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曹军进入河西,南下已无险阻;渡过渭河,东去直叩潼关背后,西去则直取长安,战争的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后动的曹军手里,先发制人的关中联军反而陷入全面的被动,借用中国象棋的一个术语,这一情况应该叫做“反先”,也就是“反夺先手”的意思。
西渡黄河后,曹操沿河连车树栅为甬道向南推进,意欲切断关中军的退路;而马超恐曹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只得放弃潼关,退屯渭口,防止曹军渡河。
曹操再次多设疑兵,吸引马超的注意力,暗中却从黄河把船驶入渭河,连夜用船搭起浮桥,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在渭水南岸立营的过程中,曹军一则没有合适的建筑材料,二则屡受马超骑兵的突击,一时间难以立营。后乘天气突然爆冷,曹操在下属的建议下,连夜渡兵在南岸浇筑起冻沙城。天明时,冻沙城建筑才算完毕。
九月,曹操大军全部从容渡过渭水,马超见状只得移屯渭南。至此,曹操已经完成了全面攻击的准备,接下来就是静静地等待决战的时机。如何选择决战时机自古就是打赢会战的关键,敌军将士战斗意志最差的时候无疑就是最佳决战时机。虽然天气原因影响了赤壁之战的进程,导致曹军大败而回,但是此次上天却也眷顾了曹操一会,是时天气突然大寒,马超率领的关中联军御寒装备不足,难以在野外继续对峙下去。由于在春季三月时,关中联军十余万众就在潼关屯守,加之用于长途输送粮草的人力,其各部当年的农业生产几乎全废。此时,秋季已过,冬季将临,马超等却征收不到新粮,全军有断炊之虞,因此,联军各部急于散兵就食。此时,马超也感觉到自身处境的不利,主动向曹军遣使求和,可是善于捕捉战机的曹操又怎会答应呢?
随后,曹操在贾诩建议下使用离间计,情节与演义中“抹书间韩遂”一节大致相同。结果,离间计使马超、韩遂等互相猜疑,但是,还没有演变到演义中那样自相残杀。离间计施用完毕,曹操立即与马超约期会战,而马超也急于结束对峙状态,遂发生著名的“渭南决战”。如《三国志•;武帝纪》所述:“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也就是,曹操先以轻兵与马超进行试探性进攻,并拖延时间,待关中联军阵势松动之时,利用虎骑突然夹击敌军,从而获得全胜。之后,韩遂为部下所杀,马超则南下,依附了汉中的张鲁,关中地区就此平定。关于渭南之战的策略,曹操后来说到:“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纵观整个战役,起初曹操以佯攻潼关的本部部队为正兵,牵制关中联军主力,而以抢占蒲坂津的徐晃部为奇兵,开辟第二战场;在抢滩成功后曹操又变换奇正,以徐晃部作为正兵,挡住马超的梁兴部援军,并以本部兵马北渡黄河,作为奇兵,奔袭联军后方;之后,接连变换奇正、分兵取势,并抢先在渭河南岸成功立营,彻底打乱了马超的战略部署,使其陷入被动。正如《唐李问对》中所讲:“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因为曹操充分地发挥了自身作为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自身军事实力,通过改变己方正兵与奇兵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运动,才使得曹军形成了有力的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牢牢地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如此,曹操稳健的指挥风格和高超的军事学素养也就可见一斑了。是役,曹操将伐谋与伐交、阵地战与奔袭战、奇兵与合战的巧妙结合,也使得“渭南之战”的胜果标榜史册,堪称华夏战例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