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书圣王羲之被淹没的品德和才智

提起王羲之,人们就会想到《兰亭序》。因为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最受历代敬仰和尊崇的书法作品,是国宝。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堪称盖世无双,他的书法造诣无人能敌,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敬仰和尊崇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品德和才智,因为这些丝毫不亚于他的书法成就,但却被掩盖在其书法成就之下,从而被人们所忽视。 拒绝做官 王羲之虽然官拜右军,但其一生对仕途比较淡定,最后弃官隐居。《晋书》说:“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很多朝廷重臣听说他极有才识和度量屡次请他出仕做官都被婉言谢绝。扬州刺史殷浩曾用激将法邀他出仕,殷浩给王羲之写信说:一个人应该以国家兴衰为己任,怎么可以在国家存亡之际而选择隐居呢?怎么可以置国家社稷与不顾而满足一己私利呢?王羲之回信说:我对做官一直没有兴趣,以前我对王丞相发下誓言,绝不出仕,如今誓言手迹尚存,我怎能出尔反尔。我选择隐居并非故意躲避,而是在早有打算,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远见卓识 殷浩做宰相后于恒温不和,王羲之说:国家的安宁在于内亲外和。极力劝说并协调两人关系,无奈殷浩刚愎自用。后来殷浩决定举兵北伐,王羲之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北伐必败,所以就写信给殷浩,劝他不要统兵出战,但殷浩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毅然兴兵,结果失败。之后殷浩图谋再举,王羲之再次写信劝阻,为之分析形势陈说利害,信中说:区区江左都经营成这个样子,天下人寒心已经很久了,加之新败,人们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自南迁以来,文武百官没有深谋远虑,一味的疲竭根本,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向行事,消耗了国家资财而无尺寸之功,又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如今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为政者怎能不感到痛心而推卸责任呢?现在应该任用贤能、施行仁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以解救倒悬之急。他同时还向会稽王建议说:以区区吴越之地去图谋收复十分之九的土地,能不失败吗?《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而有些人竟然倾国以济一时之功,因此希望您能命令暂停北伐。军队可以驻扎淮河沿岸,待立定脚跟时机成熟再行北进。从当时情况来看,王羲之对形势的把握相当准确,上述言论分析到位、见识精当、策略中肯,反映了其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思想,可惜最终未被采纳,导致了东晋一蹶不振。 忧国忧民 战争不断,饥荒也随之而来,东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位老妇人卖扇,此时正当初春,王羲之觉得奇怪就问缘故,答曰:儿子被官府征调,老伴卧病在家,为了生计编竹扇卖之。王羲之便在每把扇子上书写五个字,然后对老人说:可以卖一百钱一把。老妇人还在犹豫之际扇子竟一抢而空。回去后王羲之便开仓赈济百姓,但是朝廷赋役沉重,王羲之又屡次上书尚书仆射谢安说:官仓屡屡被盗,应该斩其首恶而使其断绝。现今因为战乱和征役使死亡和反叛者增多,朝廷又想以株连的方式予以制止,结果造成亡叛众多,百姓流亡,户口日减,死亡绝户者屡见不鲜,建议将罪行较轻的犯人充当兵役或劳役,将其家眷迁徙至都邑,稳定内乱局势才是为政之本。 看到东晋战乱而百业俱废,王羲之心怀忧郁,上书谢安说: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希望朝廷下达命令,年终考核,对玩忽职守者撤职查办或贬至边疆,以示惩戒。对于官场复杂的程序和官吏的腐败,王羲之深加痛斥。他在上书时说:如今各部衙门文件和符命如雨,互相违背交织繁杂不可胜数,应该改变这种状况,要有统一的法度简单易行不可互相牵制。 史料中还可查出不少相关记载,但上述几件史实足以证明书圣王羲之少为人知的远见卓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宋人洪迈曾评价说,王羲之与温峤、蔡谟、谢安为同一层次之人,虽然在功名上没有可值得一提的,但是他视钱财如粪土、不愿谄媚的高尚品德以及见识超群议论宏博精当则是很少有人能与之比拟的。洪迈还为《晋书·王羲之传》中只称赞其书法,而对他的为人处事则无一字评说感到极为惋惜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