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大多以抒情为主。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色彩,是继屈原以后中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中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存诗近千首,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那么在当时如此有才华的李白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
一,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确实,李白有资本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对于翰林院那般酸秀才直接视为“小儒”,一个也瞧不上;自比当代谢安、姜子牙,对满朝的大臣根本不放在眼里,动不动就讥讽嘲弄;更牛X的是对皇上也时常“天子呼来不下船”,表现的轻慢无礼,好几次皇帝喊他来作诗,都借酒装疯,发泄自己没被提拔的不满。如此这般,逐渐在宫中就将自己给整成了个孤家寡人。李白曾踌躇满志地说:“天生物材必有用”,但他不懂不管一个人的才学有多高,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有互相学习帮助,取长补短,方能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他更不懂,一个人的成长,如果仅仅只是凭借一己之力是远不够的,脱离了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信赖,纵然是天纵之才,也难以有施展的天地。
二,说话无遮拦,放浪不羁
作为一名领导者,说话有分寸,举止有规矩这是最起码的,可李白天生就不是这样一号人。不管在领导还是群众之间,想到啥就说啥,甚至对皇室的那点私事也是不分场合地乱加议论,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他不分昼夜,不分上朝下朝,日日饮酒作诗,且回回烂醉如泥。试想,如此一位狂人,倘若真的让其主持一个部门或地方上的工作,焉能不乱了套?
三,缺乏自知之明,眼高手低
李白虽有盖世文采,但他一没通过科举的考核,二没基层锻炼的履历,三又拿不出像样的治国方略,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是个合格的领导者。可即便如此,唐玄宗仍看中其才华,破格将其安排进了翰林院。这个部门虽然没啥实权,但可以较快地熟悉朝廷的大政方针,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总结以往的经验,研究治国安邦的策略,为日后的晋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一个初入仕途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好的平台。可李白呢,高估自己了,不说整个当朝宰相当当,最起码也得安排到六部大臣一类的岗位上吧,甚至把自己当成了“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的救世主形象。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太大了,结果就是整日愤愤不平,借酒消愁。见他如此,原本对他高看一眼的皇帝都觉得没戏了,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介只会舞文弄墨的书生而已,治国安邦,还是算了吧。所以对其慢慢也失去了兴趣,最终给了俩钱让其回农村算了。
四,明珠暗投
李白虽有安邦济民的大抱负,但在政治上是真的糊涂。如果说因为在官场上的一再失意,他除了喝酒舞剑之外没别的动作也没啥,日渐沉沦而已,可他不,或许是急于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磷请他做官,屁颠屁颠的就去了,根本不辨青红皂白。原本以为从此就可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负了,可万没想到这是一支与朝廷为敌的叛军。结果还不到两个月,李磷兵败被杀,他也随之锒铛入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