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现在众人皆知,但其实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夸大传说,且已埋没在历史废纸堆中几百年,西方文化舶来后,很多国人出于什么都要跟西方比个高低的虚荣心理,又挖空心思把这些历史陈迹刨掘出来,精心包装成所谓的“伟大成就”,甚至夸张到了比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还要“伟大”的历史地位。
其实,整个“郑和下西洋”这么庞大的一个夸张宣传,仅仅就只是来源于古书中寥寥数语的若干记叙,很多国人就凭着这么简略至极的寥寥文字,拼命夸张附会,“推论”加想象,极尽全力编织材料往里填充,最后终于扩充成了这样一个被夸大到千倍万倍的虚妄故事,甚至有洋人也受惑而来凑热闹瞎起哄。但很多人却刻意地小心回避那原始资料上的真实内容。
首先,郑和下西洋从航海意义上和历史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之处,也许这在中国这种陆地传统国家来说是很少见,但在世界航海史上来说只是平常事。他走的那条海路只不过是早几千年来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都走过了无数遍的日常老路,人家早就在这条海路上来来回回航行到中国来做生意一千多年了,中国人的航海技术还是跟阿拉伯人学的。甚至《三国志》记载两千年前汉代时罗马人就曾航行到过中国。而两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和埃及人已经实现了环航非洲。
郑和下西洋走过的海路自始至终都没有超过阿拉伯人的航海范围。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把别人走了几千年的一条老路重走了一遍而已,既没有任何开辟性的地理发现,也没有任何航海技术上的突破。
所谓的“郑和宝船”也是一个荒唐传说,以下重点就所谓郑和“宝船”的尺寸大小做一些简单研讨。
这个荒唐的“郑和宝船”,现在被夸大到了几近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地步,各种庞杂的所谓“研究成果”“宣传资料”汗牛充栋,中国官方甚至根据这些“研究资料”用所谓“传统工艺”仿制出了跟所谓郑和宝船一样形制的现代版宝船,不过尺寸都还小了一半,并声称要用这个仿制的“宝船”重走一遍郑和当年走过的航路,以证明郑和的航船和航行是真实可信的,不过这个所谓的仿制版“郑和宝船”上面安装的是导航雷达和GPS。
这个庞大的产业养活了中国至少数以万计之人,但很少有人想到,整个这么庞大的一个宣传产业,仅仅只是来源于古书上寥寥数言的这么一段话:“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而且这个尺寸大小描写还只是一个孤证,此外并没有任何别的原始资料。
这段话最初来源于郑和的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1416年,永乐十四年),后来明末顾起元撰写《客座赘语》(1617年)照抄了一遍,清顺治年间谈迁撰写《国榷》又照抄一遍,清代张廷玉撰写《明史。郑和传》又照抄了一遍,所谓的《郑和家谱》也照抄一遍。
很多国人实在是搜罗不出别的什么原始资料,甚至把明末罗懋登写的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中的照抄加发挥也拿来当证据。
按照这个匪夷所思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的尺寸,换算过来就是138米长,56米宽,数万吨排水量,甲板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
现代的万吨钢铁油轮能够建造到这么大体积,是因为使用了现代科技的高强度钢材,而且需要靠焊接才能拼接出这么巨大的船体,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仅仅只是用铁钉绳索木头是根本不可能拼装出这么大体积的,即使勉强拼接出来了,也是松散的,一下海遇风浪就会漏水或散架。
早在1876年,荷兰汉学家W。P。格伦威尔德就指出郑和宝船的尺寸绝不可信。
还有学者根据材料力学计算出,当船长超过90米,木质的船体已经无法承受纵向的弯曲力矩。并与现代钢船对比计算出宝船需要“船底板与甲板板厚约为钢船的20倍,分别为340毫米和380毫米”,而这是“难以办到”的。(杨槱,杨宗英,黄根余:《略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度》,海交史研究,1981年,总第三期)
致命之处还在于这个龙骨,用木头拼接出来的这么细长的龙骨,一下海遇大风浪受横向阻力就会折断,更不用说脆弱的木壳船体。
还有这个宝船的长宽比,只有2。46,也就是一个大方盒的形状,也不符合造船法式。这样粗大的船身,在海水和风浪中受力面太大导致阻力很大,速度很慢,且很难控制,容易打转。
以及这个“宝船”的船型,海船要经得住海洋风浪,必须要是吃水深的尖底船,但是史书上记载的不管是郑和宝船的制造处南京还是出海处的江苏太仓刘家河,其航道宽度和水深,都不足以容纳这个郑和宝船的尺寸大小,特别是水深远远不够。而若郑和宝船是一个吃水浅的平底船,那么它就根本不能承受深海大洋处狂风巨浪的冲击而会被掀翻。
而且,郑和宝船真有这么大体积的话,它下西洋一路上停靠在哪里呢?数万里航程上的各国各地不可能都预先给它建造一个专门的港口来容纳它吧?而且郑和船队的停靠地多是像东非蒙巴萨这样偏僻之地的小港口。而按照记载的尺寸就连在它自己的建造地和出发地都无法容纳它的体积,更何况是异域他国呢。
其实,恰恰根据在这个郑和宝船制造之处南京所发掘的《南京静海寺残碑》记载:“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撸船”“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撸船”,可推算得出郑和宝船的最大可能尺寸是长约十八丈,宽四丈,排水量一千余吨。
“《天妃经》卷首插图显示郑和下西洋船队雄姿,图中的船型和《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中记载船型,当是下西洋主要船型,却均不是九桅大号宝船,而是六桅二千料海船型宝船或更小的海船”“古文献插图可证明二千料六桅海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主要船型,才被描绘在明代及有关史藉中。而大号宝船既巨大,又重要,理应充当“主角”,不被描绘,只能是因为它确实未出海,不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船型。”(郑明《郑和宝船复原考析》)
而且,根据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出来的所谓郑和宝船的舵杆长度,铁锚大小,也差不多对应这个尺寸:
“南京下关中保村附近,于1957年出土的“宝船舵杆”11。07米,原来认为是44丈大号宝船的配套设施。2004年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中又出土2具大舵杆,长度与前相似。学者们在考证二千料海船时,分析该船型深为4。89米,三层艉楼总高约6。0米,舵是可升降的,最深水位时可降到基线下1。3米左右,以上三段高度已达12。2米。因此二千料海船舵杆长约12米,与出土“宝船舵杆”相似,一方面说明出土“宝船舵杆”属二千料海船配套,出土多具,更说明宝船厂曾批生产二千料海船型宝船;另一方面还说明44丈大号宝船是“七层海船”,“型深达10米”,连同艉楼高度,大大超过二千料海船,舵杆将远长于12米,所以出土“宝船舵杆”不是大号宝船的配套。”(郑明《郑和宝船复原考析》)
“按照木帆船的“法式”,规律,舵杆长一般等同于船宽。所以,那根舵杆只能配约11米宽的船”“与那根舵杆相配相称的船大概不过是长26。4米的船(11×2。4=26。4),只相当史籍所说的郑和大宝船的零头。”“舵杆要在船上带舵叶工作控制船的航向,至少得有型深长。这样,甲板上的舵手(们)才能操纵它,它带的舵叶也才能浸入水中拨水调整航向。郑和大宝船的型深,就算为船宽的一半约25米,11米长的舵杆也根本够不着,还差一大截。”“这根舵杆的长度仅为与史籍所载的宝船相配的那种特长大舵杆(估计应为约30米)的37%,它根本证明不了郑和宝船有史籍所说的那么大。”“。。。。。。所以全舵(包括舵杆和舵叶)不过重1571公斤。参加了下西洋的巩珍曾说:郑和大宝船的“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但这根出土大舵杆包括它配带的舵叶全重才1500多公斤,二三十人便能举动。所以,那根大舵杆并不是大宝船的舵杆”(《从考古文物实验辨析郑和宝船的吨位》张箭四川大学历史系)
“那个大铁锚。那不过是一个整高约2米的四爪铁锚,锚爪锚身纤细,重约二三百市斤。从形制上看倒像是明代的古铁锚。可稍有航海常识的人也一看便明了,那么大的铁锚只能匹配几百吨到四千吨的海船”“甲午战争中清水师主力舰定远舰的铁锚比南京阅江楼的所谓宝船铁锚高大得多,粗壮得多,重得多。其重量估计是阅江楼(郑和宝船)铁锚的四倍。但我们知道,定远舰不过是满载排水量约七千三百多吨的中型军舰。(《从考古文物实验辨析郑和宝船的吨位》张箭四川大学历史系)
另外,前面提到中国官方为了搞宣传建造了一个所谓的仿制版“郑和宝船”,声称是用的“传统工艺”建造,上面甚至安装导航雷达和GPS,就这样都不敢把这个仿制版建造到古书上浮夸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长”(138米长,56米宽),而是小心翼翼地只建了一半尺寸,71米长,排水量则只有一千多吨。由此可见古书上那个尺寸有多么不可靠。
其实西方史料中也有类似传说,如公元前1500年埃及据记载有总长折合约210英尺的尼罗河大木船,公元前三世纪末由埃及托勒密四世在亚历山大城建造的配有4000名浆手的双体战舰,长约128米(一说长宽为204×17米,40排浆手,400多船员,2850名士兵),不过西方历史学家从来对这些夸张传说持怀疑态度,不轻易采纳,但很多国人是从来不加分辨地全盘引用中国古书上的夸张记载,并不容质疑。
很多国人喜欢一面拿着这些古书上只言片语的夸张传说夸耀所谓“郑和宝船”的巨大无敌,古往今来天下第一,但是在遭到科学理论上的质疑之后,又一面拿古书上也记载有外国的巨大木船来作为证据,证明在古代是有可能建造这么大木船的:
“早在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记有“南海舶,外国船也。。。。。。。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朝时,木兰皮国(在西班牙南部与非洲北部)能造巨舟,“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又大食国更越西海,至木兰皮国,则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木兰舟)。到了明代,更有人记其国之舟可“容万人,酒肆果园俱备。”(明。查继佐:《罪惟录》传三六。木兰皮传)。明天启三年(1623年),意大利人艾儒略记当时西洋海舶,“中者可容数百人,大者可容千人”,“须装淡水千余大桶,以足千人一年之用,他物称是。其上近地平板一层,则舶内中下人居之,或装细软切用等物。地平板之外,则虚其中百步,以为扬帆习武游戏作剧之地。前后各建屋四层,以为尊贵者之居,有甬道可通头尾。尾复建水阁,以为纳凉之处,俟贵者之游息。舶两旁列大铳数十门,以备不虞,其铁弹有三十余斤重者。上下前后有风帆十余道。”“桅之大者长十四丈,帆阔八丈。随手二三百人,将卒,铳士三四百人,客商数百”(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五。海舶)”
既然如此,人人皆有,那“郑和宝船”也就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了。
其实像这类夸大其词的玄幻传奇在历史废纸堆里成千上万,但是由于跟西方文明没有可比性,国人一般不会有兴趣去一一挖扒出来加以包装贩卖,但是像是“下西洋”“宝船”之类能跟西方科学文明攀附得上关系的就有了挖掘炒作的价码,所以才有了这个“郑和下西洋”的荒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