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炳,与崇祯皇帝同辈分。
崇祯皇帝生母孝纯皇太后是刘文炳父亲的姐姐。只不过,虽为皇亲国戚,什么加官进爵,赏赐金银,那都是后来了。
再往前追,刘家并不显赫。
孝纯皇太后,为万历皇帝太子朱常洛的嫔妃。在朱常洛即位前数年,她便因“失光宗意,被谴,薨”。至于到底是怎么死的,《明史》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她此时,才二十二岁。朱由检小朋友,不到五岁(《明史》:帝五岁失太后)。距他成为崇祯皇帝,还有十多年。
终于是时来运转。1627年,信王朱由检因其兄朱由校驾崩无后,被立为帝。刘家的日子,算是有了些起色。
崇祯皇帝即位,封刘文炳的父亲刘效祖新乐伯。崇祯八年,刘效祖去世,刘文炳袭爵。“九年进文炳为新乐侯,其祖、父世赠爵如之”,“十三年……追赠应元瀛国公,封徐氏瀛国太夫人,文炳晋少傅,叔继祖,弟文燿、文照俱晋爵有差”。
似乎是牛气起来了。然而,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外戚始终处于弱势。《明史》的编撰者们就说“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而高、文二后贤明,抑远外氏……自兹以下,其贤者类多谨身奉法,谦谦有儒者风。而一二怙恩负乘之徒,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非有军国之权,宾客朋党之势。而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寿宁兄弟,庸驽如郑国泰,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余力。故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比起汉朝飞扬跋扈的外戚来,明朝的,基本都算得上遵纪守法。哪怕一二不孝之徒,“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太没出息了!
正因乏善可陈,少恶可诉,煌煌一部《明史》,外戚竟然只有短短一传。而在这不长的篇幅中,刘文炳家的故事,差不多占了十分之一。
他们做了些什么事,让清朝人都忍不住击节而叹“然而惠安、新乐,举宗殉国,呜呼卓矣”呢?
我们一件件来摆。
其一、替朱由检解思母之愁。
五岁没了妈妈的可怜娃娃,在作王爷之时,就常悄悄问近侍,母亲的坟墓在哪里。并偷偷拿钱让他们帮着去祭拜。即位之后,追封母亲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毘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
他十分想念母亲,便问左右,是否留下遗像。大家想想,一个得罪了太子之后死掉的妃子,哪里有什么遗像呢?就算之前有画过像,也没人敢保存下来啊。然则有一跟其母同为淑女的傅懿妃,因平日经常相见,说自己还记得她的相貌,可以找一个长得跟太后像的宫人,再依之图形。崇祯也没其它办法,按计而行。画了两次,第一次画出来,把老宫女们都喊来认,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说像之时,朱由检眼泪直流;说不像之时,朱由检很不高兴。又有人出主意,太后的娘家人,或许能记得。于是——遣司礼监太监王裕民同武英殿中书至文炳第,敕徐口授,绘像以进,左右咸惊曰:“肖。”帝大喜,命卜日具卤簿,帝俯伏归极门,迎入,安奉奉慈殿,朝夕上食如生。
还是娘家人记得真切啊。按他们的记忆画出来,大家都说像。
有人可能要说了,崇祯皇帝为何要问别人像还是不像啊?原因在,母亲去世之时,他才五岁啊,懂什么事呢?早就不记得母亲的容貌了。
其二、替风雨飘摇中的崇祯皇帝出主意,守城池。
前面我们讲,明朝家法极言,外戚少有干政机会。但到了朝不保夕之时,还管那么多做甚?先保了江山再说啊!
崇祯十七年正月,“帝召文炳、永固(附马都尉巩永固)等回国事。二人请早建籓封,遣永、定二王之国。帝是之,以内帑乏,不果行”。 三月“十八日,帝遣内使密召文炳、永固”。
前一次召见,他们出的主意是快点让皇子们到自己的封地去,或许还能保全一二龙种。最后却没去成,为啥?崇祯皇帝没钱啊!路费都没有,去个什么?
第二次呢?则是商量守城事宜。
三月初一日,“贼警益急,命文武勋戚分守京城。继祖守皇城东安门,文燿守永定门,永固守崇文门”。刘继祖是刘文炳的叔叔,刘文燿是他弟弟。都守城去了。一家出了俩,刘文炳没派上任务。
但到了十八日,皇上又想起他了。
当我读到此段之时,不禁觉得,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是何等幼稚啊!
他竟然问——“二卿所纠家丁,能巷战否?”
家丁能巷战?你真以为他们的护院,个个都是武林高手吗?
——文炳以众寡不敌对,帝愕然。
朱由检怔住了,不知道怎么办。
永固奏曰:“臣等已积薪第中,当阖门焚死,以报皇上。”帝曰:“朕志决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两人皆涕泣誓效死,出驰至崇文门。
——好吧,上至皇帝,下至附马,中至表兄弟,要能用得上的主意,全没有——但,我们全都不怕死!
其三、全家自杀,以殉明朝。
李自成攻入城了。刘家从上到下,早做好了一死的准备。甫攻城时,即已命仆人们在楼上以丝结缳,并于楼下堆满柴荷,只待城破,便上吊的上吊,自烧的自烧,绝不愿落到“闯贼”手里,受侮辱。
三月十九日,城陷的消息传来——母遽起登楼,文照及二女从之,文炳妻王氏亦登楼。悬孝纯皇太后像,母率众哭拜,各缢死。文照入缳堕,拊母背连呼曰:“儿不能死矣,从母命,留侍太夫人。”遂逃去。家人共焚楼。文炳归,火烈不得入,入后园,适湛然、尼麓至,曰:“巩都尉已焚府第,自刎矣。”文炳曰:“诺。”将投井,忽止曰:“戎服也,不可见皇帝。”湛然脱己帻冠之,遂投井死。继祖归,亦投井死。继祖妻左氏见大宅火,亟登楼自焚,妾董氏、李氏亦焚死。初,文燿见外城破,突出至浑河,闻内城破,复入,见第焚,大哭曰:“文燿未死,以君与母在。今至此,何生为!”遂觅文炳死所,大书版井旁曰“左都督刘文燿同兄文炳毕命报国处”,亦投井死。
之所以引用这么长一段,实在是若翻译出来,难以体现当时形势之紧张,刘家人殉国之从容与坚决。
是日,一家四十二口死难。
与他们的贞烈比起来,崇祯皇帝周皇后的父亲周奎的作为,无疑就显得像个小丑。
——李自成逼京师,帝遣内侍徐高密谕奎倡勋戚输饷,奎坚谢无有。高愤泣曰:“后父如此,国事去矣。”奎不得已奏捐万金,且乞皇后为助。及自成陷京师,掠其家得金数万计,人以是笑奎之愚云——他或许在想,早知会被李自成抢去,还不如给女婿呢!
屏山石(感悟历史,犀利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