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到枭雄,他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但是对于这段历史小编一直有一个疑问,其实他完全可以自己称帝,为什么到他死的时候都没有称帝呢?难道是因为他不喜欢当皇帝吗?关于曹操是否想称帝的问题上,历代历史学家都有歧义。对于称帝这件事,曹操唯一一次正面回复,就是那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这句话说得,和他设立72疑冢的目的差不多,就是为了把人搞迷糊。
周文王作为商朝末年最强的诸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侍殷商。从这方面理解,曹操好像是不想称帝的样子。
但是,周文王虽然没篡位,但是他打下的基业,却帮助了他儿子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从这方面理解,曹操似乎又是在暗示曹丕去篡夺汉献帝的江山。
后来读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看他说自己先是相当郡守,后来想做将军,再后来想封公爵,觉得说得很坦诚。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完全暴露了曹操的内心。汉献帝虽然被曹操控制,但是他内心是很想亲政,而且也很想做个明君的。他平时经常读书,而且还早在科举没被创立时就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有一天,有一个叫赵彦的议郎,给汉献帝讲了一些当时的天下大势,还大致制定了一点方针。
结果,这件事被曹操的眼线报告给了曹操。史书记载:“曹操恶而杀之。”所以,曹操和诸葛亮的区别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虽然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都是丞相、开府,但是,诸葛亮却巴不得有更多的贤臣辅助刘禅,而曹操对哪怕一个帮助汉献帝的人都容不下。
当然,在那样的乱世,谁都有做皇帝的梦想。就连曹操也不例外,就算曹操没有称帝但他其实也和当皇帝没有什么两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