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春秋时期名相管仲是谁 管仲的故事有哪些

在我国春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管仲,他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正是因为他协助齐桓公才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国才成为了春秋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但有很多人对管仲并不是很了解,那么管仲到底是谁?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管仲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所以他经商主要是为了赚取生活费用赡养老母亲,但他的志愿并不在经商上,他一心想要辅佐明君,帮助国家变得强盛,帮助百姓脱离疾苦,干一番大事业。

管仲是谁?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本是一名商人,后来弃商从官辅佐公子纠争权,公子纠失败后。他在鲍叔牙的举荐下做了齐国的丞相,后来在他治理下的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管仲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著有《管子》一书。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将法家的思想传播给齐国君主齐桓公,确定了法家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相,他为齐桓公提出的治国方针广为流传,他和诸葛亮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丞相。

现在您是不是了解了管仲,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更是一位治国的好丞相。

管仲的故事

管仲,字夷吾,是春秋战国晚期人物。管仲是一个拥有大才能的人,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除了他的好友鲍叔牙对他赏识有加,不断帮助他之外,没有其他人对他认可,其才能也没有办法得以发挥。

在齐襄王统治期间,齐襄王十分的残暴,齐襄王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以及公子纠为了保命,纷纷外逃。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谋士,而管仲是公子纠的谋士。在逃亡期间,公子纠与管仲在鲁国避难,受到鲁国的尊敬。但是,不久后齐襄王被公孙无知杀死后,公子小白早先一步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并追杀一直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

鲁国得知消息后,派出军队将公子纠以及公子纠的护卫召忽给杀了,将管仲囚禁起来。鲍叔牙知道了管仲还没有被杀,只是被囚禁起来之后,赶紧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齐桓公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要以管仲为宰相。齐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谏言,告知鲁国将管仲送回齐国。

在管仲回齐国的前几天,齐桓公斋戒沐浴三天,并且亲自到城门前迎接,与管仲共坐一辆马车,请教治国之道。管仲到齐国后,管仲被封为齐桓公的宰相,为齐国献治国之策,为齐国百姓安定富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保障了齐国国泰民安。并且也为齐桓公的霸业出谋划策,让其他的诸侯国屈服于齐国,使得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名垂千古。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

管仲和隰朋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齐桓公的部下,而管仲和隰朋一起随从齐桓公远征孤竹国的时候,由于是春天出征,冬天回国,所有人都不认识会齐国的路。齐桓公十分的着急,粮草并不充足,再加上天气又十分的寒冷,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个时候,管仲站出来了。管仲让将士将军中的老马牵出来,让老马走在前面,给军队带路。果不其然,在老马的带路之下,军队找到了会齐国的道路,安然无险的回到了齐国,保证了军队以及齐桓公的安全,众将士对于管仲的渊博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此期间,齐国的军队在回齐国的路途当中还出现了水枯竭的情况,很多的将士都已经喝不上水了,军队派出了很多的将士外出寻找水源也没有找到。隰朋知道了情况之后,对众将士说道,蚂蚁在冬天的时候是住在山南,夏天的时候是住在山北,只要找到了蚂蚁窝,然后顺着蚂蚁窝挖下去,就快要挖出水源了。将士亭林隰朋的指点,找到了蚂蚁窝,然后和蚂蚁窝往下挖,果然挖到了水。

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快要看出,向管仲隰朋这两个如此聪明的人,都知道向老马以及蚂蚁学习,我们没有管仲、隰朋聪明的人还有后面理由不学习呢?而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既见识浅薄,又不愿意向他人虚心请教,那不是错的一塌糊涂吗?

管仲破厚葬

在春秋战国晚期,齐国十分流行厚葬,齐桓公十分担心着一个情况会愈演愈烈,于是就跟管仲说:如果厚葬之礼再这样继续下去,齐国的衣帛就全部都用来做丧服,齐国的树木就全部用来做棺材了,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一个问题?

管仲对齐桓公说到: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厚葬,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益,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应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个问题。

于是齐桓公就下令,说从今以后如果还有人施行厚葬之礼,就要派人侮辱去世之人的身体,而办理丧礼的都要抓取治罪。在命令通达下令之后,齐国境内的百姓以及高官贵族都不敢在进行厚葬之礼。因为主理丧事的人家如果实行厚葬之礼,去世之人不仅得不到名气,还会名誉扫地。办理丧事的人也不仅得不到利益,还会被抓取治罪。所以,一时之间,厚葬之礼就被遏制住了,齐国的衣帛以及木材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管仲对于齐国厚葬这一个习俗了解的十分的透彻,从人们想要厚葬的根本原因出发,告知齐桓公只要抓住了这些根本原因,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厚葬之礼,让齐国的物资不受到浪费,可以充分的发挥这些物资的作用,为齐国的百姓造福,增强齐国的综合国力。

看完了管仲破厚葬的文章之后,我们也应该向管仲一样,学会抓住事物的根本原因。从根本原因出发,才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否则都只能事倍功半,白白耗费财力物力。

管仲不谢私恩

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两个为了争夺王位,可谓是水火不容。在齐襄王死后,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回到齐国,坐上王位,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下令追杀公子纠。当时的公子纠正在鲁国,鲁国国君迫于齐国的实力,从而将公子纠与公子纠的随从召忽杀死,把公子纠的谋士管仲关押起来。

齐桓公的谋士鲍叔牙与管仲是多年好友,并且鲍叔牙十分了解管仲,知道管仲有大才能,从而向齐桓公举荐管仲。说齐桓公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要以管仲为宰相,否则难以一统诸侯。

齐桓公告知鲁国,要鲁国将管仲押送回齐国。在管仲回齐国的路途当中,管仲十分的饥渴,但是又没有粮食,于是就向镇守城池的一个官吏讨要食物,而这一个官吏对于管仲也是十分的恭敬。之后,这一个官吏悄悄对管仲说:如果你回到了齐国,侥幸没有被齐桓公处死,你会怎么样报答我?管仲直言到:如果我回到了齐国而没有被处死,我一定会知人善用,让有才能的人成就高官,除了这些,你还要我怎么样报答你呢?

官吏听到了管仲这么说,知道了管仲并不会因为自己给了粮食而以公谋私,给予官爵,于是这一个官吏一直都记恨这管仲。这一件事情说明了管仲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并不会因私废公,影响国家的安定。这也正说明了,鲍叔牙一直没有看错管仲,后来管仲也为齐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乃至如今齐鲁大地的人们还在享受着管仲通过才智所换来的一切。

管仲三熏三沐见齐桓

管仲相齐的故事广为流传,管仲是春秋时期最杰出的丞相,因为在管仲的帮助下齐国逐渐富强并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政治改革,改革后齐国国内的气象焕然一新。我们都知道管仲相齐在齐国大展才干,但很少有人了解管仲三熏三沐见齐桓公的过程。

齐襄王死后管仲本来是帮助公子纠来争夺皇位,可惜最后是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胜利,齐桓公登上皇位后在鲍叔牙的举荐下不计前嫌决定重用管仲,管仲对于齐桓公很是感激。

当时的管仲由于曾帮助公子纠与齐桓公作对所以逃到了鲁国,齐王的使臣到鲁国以问罪的名义将管仲带回了齐国,可入国后齐国人为管仲三熏三沐来表达尊敬之情,在当时的齐国人们对沐浴很看重,三熏三沐更是沐浴中最高的礼遇。齐桓公对管仲的礼遇和尊敬让管仲很是感动,从此以后他作为齐国的丞相一心辅佐齐桓公,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最终使得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盛的国家。

管仲三熏三沐见齐桓的故事被记入史册广为流传,齐桓公不计前嫌的任用贤才,礼贤下士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君主的榜样。管仲三熏三沐的故事不仅仅表现了齐桓公是一位明君,而且还向读者们展示了春秋时期齐国对沐浴礼节的重视,事实证明只有懂礼的君主和懂礼的国家才能逐渐变得强大。

管仲遇封人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成为齐国宰相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让齐国迅速富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遇封人讲述的是管仲还没有成为齐国宰相之前的一个有趣故事。

当时齐国内乱,在国外的两位公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取时间会过即位。当时为了给公子纠争取时间,管仲率领兵车去截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装死后逃过一劫会过即位。掌握大权后公子小白就命令鲁国君主交出管仲。

鲁国国主被迫交出管仲,管仲被捆绑后压上囚车,在从鲁国回到齐国的路途中又饿又渴,于是在绮乌时向哪里的边防人员讨饭吃。绮乌的边防官吏对他很尊敬,竟然跪着喂他吃饭。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边防的官吏私下里对管仲说,你是侥幸回来的,你不会被处死,还可能被任命为宰相,那么到时候你要是做了齐国的宰相,你要拿什么来回报我呢?

管仲开始的时候对这个人很是感激,但是听到他这么说就很生气,于是就说:我要是真的能够做到宰相,那么就会任命贤能的人,对有才能的人才使用,对有功劳的人进行公证的评定,这些就是我用来报答你的。这个人听过以后内心非常怨恨他。

本来管仲讨到了吃的非常感激这个人,但是他这样一说以后管仲反而对他的动机产生了厌恶,所以就不再想报答他的,也为后来人起到了警戒作用。

管仲非仁者与

《管仲非仁者与》文章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弟子对管仲的一些评价和议论。文章开头子贡向孔子提问,关于管仲能不能算得上是一位仁人的问题,子贡很困惑,齐襄公死后管仲本致力于帮助公子纠取得王位,但公子纠最终败给小白,小白最后成为了齐桓公而且杀了公子纠,而管仲不仅没有为公子纠殉死反谋,而做了齐桓公丞相。

对于子贡的困惑孔子解释说:“如果不是管仲利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齐国变得强盛,那么齐国的百姓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生活,就连你和我也会穿着胸口敞开的衣服死在山间的沟壑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在这篇文章还记录了公孙丑和曾西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公孙丑问曾西,如果曾西在齐国任职的话有没有可能能够和管仲相提并论,曾西和管仲谁更贤能呢?听到公孙丑的话曾西非常的愤怒,他告诉公孙丑:“管仲得到了君主的信任,行使着国家的政权,但他为国家所做的功业却太少了也太过卑微了,所以我不屑于和管仲比较。”

这一篇文章中记载的两次讨论,孔子与子贡的论述肯定了管仲为齐国所做的伟大功业,通过管仲为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而确定了管仲的才能。而公孙丑与曾西的讨论对管仲的功业却是相反的态度,曾西认为管仲为国家所做的根本不算什么。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管仲一生的功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

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管仲之器小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管仲这个人器量很小,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管仲呢?

管仲作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名相,他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霸主,同时也帮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对于齐国来说,管仲为他们国家出谋划策才使得他们国家变得富强了,既然如此,那么作为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最有名望的孔子为什么会觉得“管仲之器小哉”呢?

《论语》记载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段话充分翻译为: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真是小啊”问:“管仲知道俭吗?孔子回答:“管仲有三位妻子,怎么会知俭。”问:“管仲懂礼节吗?”孔子就回答:“皇帝门前的门塞他家门前也有,君主用来设宴招待外国使节的酒杯,他家也有,如此说来管仲要是懂礼节的话世上就没有不懂礼的人了。”《论语》中的这一段话表达了孔子认为管仲之器小哉。

无论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是不是正确,管仲的才学能力都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在他的帮助下齐国成为春秋霸主也是事实,《论语》中“管仲之器小哉”的评判也无法完全否认管仲。

管仲夷吾者

管仲夷吾者这一句话出自《管晏列传》,该列传是选自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巨著《史记》,《管晏列传》记录的是春秋战国后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与晏子的两人的合传。

管仲,字夷吾,是春秋战国后期的颍上任人。管仲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和鲍叔牙交往,两人的感情十分的深厚,并且鲍叔牙认为管仲此人具有很大的才能。也正是因为如此,鲍叔牙对于管仲的生活十分的关注,并且在政治生涯当中也竭尽所能去帮助管仲。

以前管仲家中十分的贫穷,但是鲍叔牙却对管仲十分的好,经常让管仲占自己的便宜,不曾有过半句怨言。但在政治上两人所辅佐的人是不一样的,鲍叔牙拜的是公子小白,而管仲拜的则是公子纠门下。不久之后,公子小白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为了解决后患,避免公子纠造反,争夺自己的皇位,于是命令鲁国公杀死公子纠。管仲作为公子纠的谋士,自然也被抓起来。

鲍叔牙知道了管仲被抓了起来,于是赶紧向齐桓公推举管仲,希望齐桓公将管仲收于麾下,帮助齐桓公谋划天下大事。

最终管仲同意帮助齐桓公执政,并协助齐桓公能够称霸,这其中少不了管仲的功劳。之后齐桓公赵凯丽多次诸侯会议,使得其他弱小的诸侯国忌惮齐国的实力,使齐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也是管仲献的计谋。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